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只能在别人故事里风流
唐伯虎到了晚年,家里变得“僮仆据案,夫妻反目,归有狞狗,当门而噬”。画家在给文徵明的信中说:“昆山焚如,玉石皆毁,下流难处,众恶所归,海内遂以寅为不齿之士,握拳张胆,若赴仇敌。知与不知,皆指而唾,辱亦甚矣!”可谓晚景凄凉。此画为唐伯虎临摹宋代画家李公麟的《饮中八仙图》,将八仙的风 流倜傥表现得非常传神而生动。
唐伯虎《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伯虎,不是高富帅,不是富二代.唐伯虎祖上虽然有人曾做过将军和太守,但到了父亲这一辈,已经沦落成平民布衣,靠经营着一家小酒馆维持生计。中国古代,“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是排在最末的,更有甚者,商人的孩子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受到社会歧视,是家常便饭。
唐伯虎花鸟画的代表作是《枯槎鸲鹆图》。其构图用折枝法,枯木枝干由右下方弯曲多姿地向上伸展,以枯笔浓墨画之,苍老挺拔。以积墨法画一只栖于枝头的八哥,正引吭高鸣,树枝似乎都在应节微动,从而显现出自然界生命律动的和谐美。秃笔点叶,一两条细藤与数笔野竹同枯树上的老叶画在一起,增添了空山雨后幽旷恬静与清新的气氛。右上角题诗为:“山空寂静人声绝,栖鸟数声春雨馀。”诗画映发,对象的神态和画家的情趣融为一体,寄寓了超凡脱俗的思想。这幅画在画法上属小写意,一路运腕灵便,以书法人画,以写代描,笔力雄强,造型优美,全画笔墨疏简精当,行笔挺秀洒脱,形象饶有韵度,从中可以窥见唐伯虎在探讨写意技法和开拓花鸟画新境界方面的卓 越建树。
关于唐伯虎的春宫画,后世有不少记录。明作家陈继儒所辑著的《太平清话》中指出唐伯虎写有与妓女嬉戏的记录,书名《风 流遁》。《太平清话》云:唐伯虎有《风 流遁》,数千言,皆青楼中游戏语也。此书已经失传,但从中可以看到,唐伯虎作春宫画是有他的生活基础的。另外,在《风 流全集》一书的序言中,指出该书的春宫图是根据唐伯虎的《竞春图》绘成的。在《鸳鸯秘谱》中也提到唐伯虎有另一套差不多的作品,叫"六奇",这也许就是唐伯虎的所谓"花阵六奇"。此画已不可见,但描述这些画的文字却保存了下来。《风 流绝畅图》影响很大,其影响直至海外,其中人物姿态画得十分精美,栩栩如生,据说是唐伯虎所画。
唐伯虎与官场打过两次交道。一是弘治十二年(1499年)科场案,二是正德八年(1513年)应宁王朱宸濠之聘赶往南昌。这两次经历也算是普通人难得的际遇。“科场案”的背后据说有朝廷政治斗争的阴云,天性疏狂的“大嘴巴”唐伯虎一路招摇进京,在路人侧目之中,不知危险将临,最 后被抓进大牢,差点丢掉性命。后因此案成了个没有确切结果的“葫芦案”,原告、被告各打五十大板了事。唐伯虎本是一个配角,却成为争议的焦点,在众多时人和后人的笔记文章中被议论来议论去,绵延数百年不休。
要说唐伯虎才华横溢,这个肯定不假。但唐伯虎除了有才,却没有权也没有钱,真实的唐伯虎一生坎坷潦倒,完全不是稗官野史中所说的那样过着豪华阔绰的生活。唐伯虎生于苏州,据史料记载,他自幼天资聪敏,过目成诵,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闲暇时也学画山水花鸟。后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学画画。除了画画很厉害,唐伯虎读书也不得了,他16岁时秀才考试得第 一名,曾轰动了整个苏州城。因才华出众,唐伯虎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被并称为“江南四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