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稀饭

故乡的稀饭      

□朱金林

苏北淮阴是从1958年以后才开始种水稻的。原来旱田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高粱、黄豆、山芋等杂粮。人们的饮食是黄河流域的山东、河南人的习惯,每天都离不开用小麦或玉米面糊烧的稀饭。

稀饭是这样做的:主妇们先将小麦或玉米淘洗干净,放在盆中用清水浸泡上二个小时左右,使盆中的小麦或玉米膨胀变软后,再将其放到两个人配合使用的石磨上磨出面糊来。做饭时,先烧一锅水,锅里放进洗净的块状山芋或山芋干或胡萝卜或胡萝卜干或白菜或干白菜等等搅拌。我为什要用这么多“或”这个不定词?因为这口稀饭锅里在那个时代可放的东西太多了,尤其是饥荒年代,稀饭锅里还放鲜(干)山芋叶,胡萝卜樱,野菜呢。稀饭锅里放这些东西,原因很简单,主粮不够吃,用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目的是让稀饭碗里有点捞头饱肚子,让这“硬食”在人们的胃里多待一会,不然光喝那照见人影的稀饭是不经饿的。

我上初中时,母亲早上第一件大事是早早起床生炉子烧一大锅水,锅里放上山芋或山芋干。最困难时,也要千方百计弄点豆渣或豆饼放在锅里做成稠一点的稀饭。那时煤质不好,含硫量很高的黑烟弥漫在房里房外,用一把沾满煤迹的芭蕉扇在炉门口快速使劲地扇风,让空气中的氧气更多的吹入炭火中,使其燃烧更旺,发光发热,目的是赶紧把那一大锅冷水烧开。母亲这时还没有洗漱,沾有煤灰的双手不经意摸到脸上,她的脸上会留下一道道黑手印。她也顾不得这些了,能让我们迅速地吃上饭去上学是头等重要的事。我们像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终于盼到锅开了,让它沸腾一会,好把锅内的“干货”煮熟,再往锅内舀面糊。面糊下锅后,盖上锅盖,再使劲给炉门扇风,使炭火再大一点,锅开的更快一点,因为上学的时间快到了。锅里的稀饭啊,一点不着急,鼓着泡泡咕噜咕噜的发出响声,不紧不慢。我看此景,急的不行!不等了,我和大哥赶紧盛上几碗稀饭漂放在水缸中散热。稀饭能进口里了赶紧喝上三两碗,拿起书包,匆匆忙忙赶往学校。那紧张程度一点也不亚于部队夜间的紧急集合。大哥的胃不大好,有时不适应这杂粮稀饭,喝下去反胃吐出来,家里又无别的食物充饥,他只好空着肚子去上学。母亲生前一提到此事,她老人家就心疼不已。母亲病故前住院都不要大哥回来伺候她,她对我说:“你大哥从小身体就弱,吃了不少苦,不要麻烦他了。”我完全理解母亲,也理解我那辛劳的大哥,我立马向母亲表态同意她的意见。

我们走读在家吃稀饭上学,住校生早晚也是吃稀饭。每个班有一个带把的木桶,开饭时,食堂大师傅根据每个班就餐人数,用大铁瓢把滚烫的稀饭舀到木桶里。这沉重的饭桶一般由男生轮流去抬,一名女生端着咸菜盆子走在后面。这群正值青春年华的同学你一碗我一碗的喝了起来,此起彼伏的呼啦呼啦喝稀饭的声音,如同校园里清晨的一首交响曲,有苦涩,有欢乐,也有希望!

稀饭毕竟是稀饭,消化很快,又没多少营养。45分钟一节课,上午要上四节。第二节课上完,去了两趟厕所,两泡尿一尿,肚子空了。上第三节课时,就有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提不起精神来了。到了第四节课,竟然能有一半学生趴在课桌上听老师讲课。老师也理解同学们肚子饿了,不过还会用黑板擦在讲台上敲几下,要大家提起精神,坚持一下。作家马腾驰在《背馍》一文中写到那个年代家长为住校孩子送馍的事情。我的许多住校同学家长也会将家中省下的粮食搞成干粮送到学校给孩子吃。我印象最深的同学何玉珍,她是烈士的女儿。他爷爷经常用一条白布口袋给她送糟面饼(小麦面做的),何玉珍比我大3、4岁,象姐姐一样会把饼给我吃。何玉珍大姐对我的好,一辈子都忘不了!

我是从小吃稀饭长大的,对故乡的稀饭钟爱有加,时常挂念。1966年,我作为学生代表去北京接受毛主席检阅,接待站的人说我们是毛主席请来的客人,所以在京时天天吃大米白面还有肉和粉肠。来去大约10天左右没有吃到家里的稀饭,很不习惯,很想它。回家跟父母一说,父亲笑曰:“草肠子命喔!”父亲的话没有错,尽管我离故乡50余年,但每次回故乡,早餐还是想喝上两碗小麦或玉米稀饭,离家时还会带几斤玉米面。有一年我带几斤玉米面在南京上飞机被安检扣下查问,塑料袋里装的何物,他们怀疑是毒品。结果一看是不值钱的棒面。他们看我一手提的密码箱,一手提的棒面上飞机,都笑了起来。

我爱故乡的稀饭,但老婆至今却不爱吃。1982年春节,我一家三口回老家过年,妻子是武汉人,对我家早上煮一大锅黄橙橙的玉米面稀饭十分好奇,趴在桌边和家人一起喝了起来,咸菜是酱豆子。她的胃不适应,反酸难受,回汉后叫苦不迭。我问她,为什么不早说?又不是没有别的吃的。她说,第一次跟我回老家不好意思挑三捡四的。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如今故乡人吃杂粮稀饭习惯依旧。我几次回淮陪母亲小住,早上都会到王营星光菜场边上卖早点的小餐馆里吃早饭。稀饭、包子、豆腐卷、烧饼、油条、卤鸡蛋等等,品种繁多,任由挑选。我发现,现在的稀是纯稀饭了,里面没有杂七杂八的东西,最多是里面放点淮阴人喜欢的干白菜。我喜欢到故乡小餐馆这种接地气的地方去,在那里可以听到故乡人喝稀饭的呼啦呼啦的声响,尽管不太雅,但我听起来如同亲切的乡音。来这里就餐的每一位故乡人,端着一碗稀饭,不是在喝了,更多的是在品味和养生,因为在桌上还摆有可口的汤包呢。他们显得那么自信,从容淡定,满满幸福感!

2020/06/16于丁桥

作者介绍,朱金林,江苏淮阴人,现年70岁,现居住在杭州。做过知青,是一名退伍军人,对部队生活情有独钟。喜欢写作,当兵期间就经常写作报道连里的先进事迹;现在经常写一些见闻,体会,感想等,是一个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

(0)

相关推荐

  • 2021年国庆早餐食谱,7天不重样,简单没难度,天天一大桌

    国庆中秋双节快乐,朋友们! 每到节假日,除了开心,最重要的就是吃吃吃,一日三餐吃什么着实很让人犯愁,今天小厨给大家带了国庆假期7天的早餐做法,7种搭配,7天不重样,简单没有难度,每天一大掉换着做.祝大 ...

  • 散文||煳 味

    煳   味 邵孔发||安徽 如今偶尔忘记煤气灶上烧着食物,以致烧煳:从前吃煳食闻煳味,家常便饭. 乡间春荒难熬,青黄不接,饥饿的孩童野外四处打食.折下灌浆的麦穗,掰下嫩玉米棒,扒出嫩头青的山芋.尚未收 ...

  • 散文天地 | 刘持跃:玉米糁稀饭

    文: 刘持跃  / 图:堆糖 古往今来,老家人一年四季的早饭,多数人家都是喝玉米糁稀饭.为啥叫喝玉米糁稀饭?而不叫吃玉米糁稀饭?因为:一是玉米糁稀饭的饭稀,不稠糊:二是玉米糁稀饭的味淡,不放盐.饭稀, ...

  • 《文学的故乡》第二集阿来

    我觉得我对于故乡的爱,不是盲目地说爱或者不爱,我按照它本来真正的面目,去认知它,书写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认识自己故乡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成了我的信仰.--阿来(来源:央视网) 我觉得我对于故乡 ...

  • 混迹在宿舍的好声音,缅甸佤邦小哥唱《故乡》,唱出漂泊的感觉

    混迹在宿舍的好声音,缅甸佤邦小哥唱《故乡》,唱出漂泊的感觉

  • 我和我的故乡

    最近老家盖房子的人家特别多,村里年轻人大都在外面打工,可父辈们还是给他们盖,大部分的年轻人出去奋斗的不错,都在城里买了房安了家,老家很少回来,只有些留守老人了,可他们从不闲着,地里的庄稼种着,家里的房 ...

  • 【赣雩文艺】作者:宋建勤《这片热土——写给第二故乡湖北宜城》(柔巴依·组诗)总第923期③2021年第129期③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这片热土 (柔巴依·组诗) 写给第二故乡湖北宜城 作者:宋建勤(青青草) 一.序篇 当踏上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 一股暖流不自主从心底涌出 我多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诗人 为你写 ...

  • 唱给妈妈、唱给故乡的两首歌曲,勾起无数人的童年回忆

    < 人文之窗 >人文综艺掌上微刊 <妈妈的吻>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初,由王付林作词.谷建芬作曲.讲述了非常朴素的.中国式乡村的人文情怀,表达了一种来自乡村母女之间的真挚感情. ...

  • ​故乡的四月花香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是白居易对四月的描写.要说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应该是四月的春天.都说阳春三月好风光,但故乡的三月常有乍春寒的时侯,偶而还会春雪飘絮,棉衣裏身,枯萎的树枝没有绿色.四 ...

  • 韩淑玉诗歌:梦回故乡(外二首)

    清风朗月,不期而遇 早安心语 这世界真小,一条路,一个转角,一段音乐,一部电影,都能让人想起曾经的熟悉.这世界真大,一句再见,一句谢谢,一句意味深长的对不起,都能将原本亲近的人,生生拉开天涯海角的距离 ...

  • 《文学的故乡》第三集迟子建:北极村里藏着她的创作秘密

    因为我写作是写这片土地,是生命和这片土地滋养赋予我的,我生命和文学的根,其实就是冰雪根芽.--迟子建(来源:央视网) 因为我写作是写这片土地,是生命和这片土地滋养赋予我的,我生命和文学的根,其实就是冰 ...

  • 宝岛台湾看南阳,诸葛躬耕之故乡

    宝岛台湾看南阳,诸葛躬耕之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