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野生大红袍/梁翠丽

想来对茶的癖好如同对人一样,非有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才能上得了眼。这到底失去了一些平和之意,可是,这是我真实地与对方对接的一种方式。我知道,从小到大,不曾改变过,这样的秉性,让我确信有前世与今生。

对于野生大红袍的喜爱,亦是经了万水千山的等待。自小时候沾染茶味开始,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茶龄,可这并不代表我是懂茶之人。真正的懂,是心里的柔情蜜意,一时不见,便是心慌。我于茶,只是随性,欢喜则是,挑剔则是,却并不痴迷,一直遇到了野生野生大红袍。

野生大红袍茶,撩人的是一个“野”字。那个字带来的是远山的旷达、舒朗的自如、自由自在的闲散和厚重大气的沉稳。我是那么致命地爱上那种“野味儿”,仿佛由来已久,再缀上大红袍的品名,简直觉得是一款上等的柴烧瓷器了。或者,我们的相见,只是为了赴一场前世的邀约,否则何以一见倾心、再见相守了呢。

我还记得,那是一个有阳光的春日午后,在朋友的茶室,挑战了他家几种高端茶的霸气,兴奋自是有的,可并无眷恋。龙井、普洱、滇红一应俱全。好茶自己确实会说话,连说话的艺术亦别具一格。龙井的清纯、干净,普洱的厚道温柔,滇红的贴心贤淑,无一例外符合我的审美,但自始至终的距离感,让我意兴阑珊。

朋友见喝得有些倦意,自说自话地打开一款茶,说这款野生茶,放的时间有点长,差点被遗忘掉了,今儿打开尝尝,会不会让你的味蕾跳舞呢。我笑,他知道,我从不吝啬对好茶的赞美,常常说,呵,那是一些让舌尖跳舞的味道啊。

打开的一瞬间,并无异样。朋友说,什么样的茶,都得过水,不过水,怎么考验它的再生能力呢?这话倒是有些哲学,牵动了人心里一些情绪。

依旧洗杯、注水、洗茶、冲泡,一溜程序下来,空气中已然弥漫这一种说不出的香气,仿佛一种清新剂,立刻让人兴奋。喝上一口,呵,舌尖被一种古朴、憨直、清新、还有一种散漫的阳光气息所霸占,那种体心贴意,那种直至内心,那种如愿以偿,还有那种掏心掏肺的简单直白啊,简直要拽出人心里的眼泪了,好喝的不得了。

茶中浸染多年,我从来都知道,茶各有品性,会在水的协助下,最大限度地呈现他们的韵致,比如茶香、比如茶形。可是,这款野生大红袍,却好似没有准备好就上了考场的小学生,不经意间,就考了个满分,懵懂之间,纯粹的笑意,彻底摧垮你心中的块垒,一副没心没肺的爽朗直白啊。

这不是我一直在等待的么?

我喜欢这样的好,彼此之间肝胆相照,没有藏私,没有裹挟,没有冲突,不进行利益分割,好就是一个简单的呈现,没有任何的附加。

就那么一直喝啊喝,喝到时间成了我的伴侣,喝到晚鸿归巢。在沉静、内敛、低调、深情的对视中,我们已形成彼此深深的审美,那审美,是镌刻了记忆的,前世、今生和来世。喜欢,是一种干净的契约,无关风月。

朋友说,这是一款被忽视了的茶,太多人可不待见它的“野味儿”哦。

我说,若没了这野味儿,便是没了英雄气概。茶啊,温柔和顺的太多、中庸敦厚的太多,遇见一种“野味儿”却不易,恰如世间男子,得的便是那股英气。那英气,自带天地风华,有着不能比拟的君子之风。

和朋友说了野狐禅。他深有感悟地说,看起来,“野”太多时候,源自于心。而他更不知,我对于“野”的理解,竟那么多的涵容。既在世间,难免因果;既有因果,何必受困?坦然去面对,便是“野”有所至了。这样的洒脱,不恰是英雄气概么?

我深知,一款原始的野生茶,可以有不同的未来。有的时候成为普洱,有的时候会成为正山小种,还有时候成为黄茶或者白茶,却总是以为,配以大红袍是再也恰当不过。“野生”总是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脱俗,可成了大红袍,就有了温柔的红尘味道,那“尘”味也是妥当的,可以适当地化掉“野”字的凛冽,成了不偏不倚的世间味道,是适合人心的,如同人家屋顶的炊烟,不尽的是温馨,不尽的是安详。

自此,它成了我的至爱,成了我的日常。日常,是最要命的,那是一种空间和时间的霸占,可是,心头好啊,必是有了因缘的,何须拒绝?得“野”之意趣,亦是一场清欢啊。

人到中年,与这野生大红袍的相知相遇,我相信这是冥冥中的安排,它让我的精神里,从此有一种亮亮的、弥散着野趣的洒脱。那是一种提醒,更是一种释放。

恰恰好啊,没有早一点,否则,年轻的孟浪与躁动,何以读懂这样的野趣;没有晚一点,在我的味觉还有敏锐的分辨里,会珍惜这样一份“野生”的心意。这是中年里的缘分,是自然而然的遇见;是茶的江湖烟雨,亦是我的花开富贵,得之,是地久天长的情分了。

这是生命的宗教旗帜么?

且不去管,且无需管,我只知道,自此,这一款野生大红袍与我,两两相知,在时光流转中,同唱一曲人间清味。

作 者 简 介

梁翠丽,女,副教授,山东荣成市作协副主席、威海市文化名家,出版散文集《一路花开》,散文作品多次获奖,现供职于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0)

相关推荐

  • 秦淮桑 | 吃茶去

    吃茶去 向来不习茶艺. 茶之一事,在我看来,是越简越好. 室庐雅洁,窗明几净.时令草花二三,插瓶清赏.茶盘以木竹为宜.茶壶可白瓷,可紫砂.再有公道杯一,小茶杯二三四,可也. 客来,则捧出核桃山楂云片糕 ...

  • 大红袍茶叶广告宣传语

    志中大红袍"一字千金"广告语征集大赛活动启动,只要您敢秀出您的才华,十万元大奖等您来拿,给你的创意更多动力!要求作品必须传递给客户价值感.并且与市场差异化:语言精练.具有吸引力.内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荆条/梁丽平

    牡荆,是书本上的学名,在民间叫荆条,是马鞭草科落叶灌木,其叶对生,幼枝.新叶为绿色,花成串,生于当年生枝条末端,淡紫色,花期6至7月,荆花最亦酿花蜜,在中国北方地区广为分布,常生于荒坡山地阳坡之上,常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一些不眠的夜晚/韦汉权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一些不眠的夜晚/韦汉权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春满思源/刘景常

    美丽的思源,花事正浓,行政楼后面樱花大道两旁的樱花树枝干壮实.排列整齐,大朵大朵白色的樱花早已挂满了枝头.就连前一阵子长出绿油油小叶片的海棠也开得像一团锦绣一样,一片灿烂.学校医务室西侧金黄色的麻叶绣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路上,爱在杭瑞线之间/董金官

    那年初夏,没有太多行囊,只有一个黑色的单警装备包.里面装载着我的十七年寒窗,父母佝偻的背影,还有往后那一身藏青色戎装的责任.我记不清自己是如何把它从那辆大巴车的储物仓,挪到警校培训学员的宿舍,只记得自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道口街的老澡堂/马双喜

    豫北名镇道口镇,在历史上曾被冠于"小天津"之称的美誉.这是因为晚清光绪年间,道清(道口至清化)铁路.卫河水路和土路(道口至濮阳.清丰.长垣.内黄等地)相交于此,因此道口成为豫北重要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飘雪的日子/李增强

    印象中的青龙湖,冬季有一种颜色始终让人向往如初.亦如三月的垂柳永远钟情于和煦的春风. 青龙湖是个人工湖,偏安于小城的西北部.原先是一座废弃的砖瓦窑厂,后来蓄水成就了今天的青龙湖.如今,这里遍植绿树红花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杏祭/郭建荣

    时下正是杏子黄熟时节,看着满树橙黄的杏子,在绿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鲜艳剔透,忍不住流口水的记忆,又静静的漫步在脑海里. 小时候最喜欢这个季节,因为杏子熟了,它是冬去春来,山里孩子迎来的第一种水果,孩子们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淳朴民风在早集/陈广德

    爽利的一夜,在甜梦正酣的三更时结束.从临街的窗,又听见若有若无的阵阵"踏踏".哦,久违了,家乡早集的脚步. 这是窑湾,苏北小镇,京杭大运河从这儿流过.古时这河里有船,岸上有纤,纤家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牡丹梦之旅/王慧

    春天正是各种鲜花竞相开放的季节,先崭露头角的是灿烂的桃花,桃花虽艳,但是花朵未免太小,香气稍欠,然后杏花.梨花.海棠花也不甘落后,纷纷跟桃花争妍斗奇,把初春点缀的像一个惜春的少女,帽子上.衣服上点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