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修之于家,其德乃余”?老子如何看待“家”的概念?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经文“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是悟道的秘诀,能够让生命焕然一新,所以《大学》说“新民”,还你一个脱胎换骨的生命。实证了修道之真,修之于家则其德乃余(绰绰有余),修之于乡则其德乃长(生生不息),修之于邦则其德乃丰(越长越大,丰沛如天雨),修之于天下则其德乃普(长大直至遍虚空法界)。
真、余、长、丰、普五德,真是唯一者。老子高举道的大旗来捍卫德的大旗,以道力运化人间,其德周遍人间的每一个角落,无人不被其泽。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老子把修身推广到修家,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儒家的学说不是以身为核心,而是以家为核心。家是血缘生命代代相传的基本单位,是漫长人生的生存港湾,个人与家是不能分离的,修身与修家直接关联。老子首先宣说修身 ,接着宣说修家。世人误认为道家不重视家,此段经文作了不同的回答。
道家对家的关注值得重视,这是儒道同源的八大特征之一。华人对家和家族的情怀极其深厚,背后倾注了华人的信仰。祭祀是家族的信仰,是后世子孙与先祖的神圣契约,是子孙与先祖的对话。生命是祖先赐予的。
今天世人对生命的认知是极其荒谬的,认为自己只是父母精卵结合这样的生物学现象(甚至化学现象),却不认为是父母的神圣结合诞生了生命。文化与非文化对生命的解读完全不同,用非文化来解读生命是极为片面的,是对生命的误导。
听老人讲过有关祭祀的一件往事。一百多年前,一位女子已经订婚,但还没有过门。这位女子突然身患不治之症,夫家就接她提前过门成婚。她在临终前告诉夫家,她生是夫家的人,死是夫家的鬼,祭祀时不要忘记她,她一定要吃“祭祀饭”的。她的在天之灵会保佑夫家子孙满堂,兴旺发达。后来这户人家果然子孙满堂,兴旺发达,家族祭祀中也一定摆上一副碗筷,并念诵她的尊称。这就是华人的祭祀文化,华人的祭祀文化极为丰富,值得体会。
经文:修之于乡,其德乃长。长是生长,与余、丰、普一致,都是德的外化。乡与家相比,更加重视邻里和睦。家庭、家族、宗族和睦是“修之于家”的主要内涵,邻里和睦是“修之于乡”的主要内含。乡是家的扩大,二者互相补充,人类社会组织不断生长。只要修道,人类从阴阳合德,父母精血神圣结合,生命就代代相传。社会组织越来越大,在道的指引下,无论社会组织多么大,都会井然有序,和气充盈。
回报家乡是“其德乃长”的另一个内涵。春秋时期的齐国管仲说“邦有四乡”,邦国分为四个大乡。家乡情结是人生不可遗忘的,衣锦还乡是古代成功者的最大愿望。很多成功者在外面打拼成功后都会回到家乡,回报自己的家乡,修桥补路,办学堂。邵逸夫先生在中国大陆捐助创办了医院和大学教学楼,也是家乡情怀的体念。邵逸夫的德是绳绳绵长的。
尊老爱幼是“其德乃长”的第三个内涵。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将家庭、家族、宗族的华人文化延伸到整个邻里乡村,再延伸到整个邦国,再延伸到四海之内,最后是“四海之内皆兄弟”。
经文:修之于邦,其德乃丰。河上公注:“修道于国,则君信臣忠,仁义自生,礼乐自兴,政平无私。其德如是,乃为丰厚也。”河上公以古代君信臣忠的低要求来注释此章,但老子的理想国是无人形之君的。修身之真扩展到邦国,邦国是乡的扩大,是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
在老子时代的现实世界,邦国是周天子分封而形成的地域社会组织,包含了完善的各种社会成分。现实的邦国是等级制的,而家与乡是平等民主制的。修之于邦,德的平等性普及到邦的每一个角落,邦国之内都是祥和太平。
经文: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古代华人有天下的概念,天下就是四海之内。中国之名出现在《庄子·秋水》中,中古古代《尚书》有九州只说,中国就是九州之中。九州是天下的一种细分表述,中国是天下之中,不仅是地利之中,而且是文化之中。
文化之中,就是中国的文化是最高的,是天下都向往的。所以老子说“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普就是修道从中国开始,传遍全世界。更高的意义上说,修道之德遍及虚空法界,不仅人类享受道之恩德,有情众生都享受道之玄德。玄德是不可见之恩德,但真真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