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通过港交所聆讯:OMO战略成果初显,累计已为超5540万人次学生服务

按总计净营收计算,新东方为中国最大的民办教育服务提供商。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IPO早知道消息,新东方通过港交所聆讯后的招股说明书于10月23日周五晚间正式在港交所官网披露,瑞信、美银和瑞银担任联席保荐人。

这意味着,新东方最快于11月中旬完成在港二次上市,将先于好未来成为实现“回家”的教育科技公司。2006年9月,新东方以“EDU”为股票代码成功登陆纽交所。

自1993年俞敏洪在北京建立第一所学校、为大学生提供TOEFL备考课程以来,经过近30年的营运,按所提供的服务及产品,新东方已成为中国最全面的民办教育服务提供商;截至2020年5月31日止财年,按总计净营收以及学校及学习中心网络计,新东方亦是中国最大的民办教育服务提供商

二次上市前,新东方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俞敏洪持有12.3%的股份;此外,前新东方CFO、前蔚来汽车CFO谢东萤担任董事,包括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前网易CFO李廷斌等人则担任独立董事。

新东方在招股书中表示,二次上市募资净额将主要用于通过持续创新及技术投资、改善OMO系统的功能效率、以及其他学习平台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业务增长和地区扩张;潜在的战略投资和收购;以及一般企业目的及营运资金需求。

主打OMO战略,累计已为超5540万人次学生服务

目前,新东方提供从幼儿园到成人各个年龄阶段的教育服务及产品,包括K-12校外后辅导、海外及国内备考、成人语言培训、学前及中小学教育、教材及分销、在线教育及其他服务。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8月,按所提供的教育服务的类型数目计算,新东方在中国排名第一。

截至2020年5月31日,新东方的线下网络囊括全国104所学校、1361个学习中心及12家书店——主要以「新东方」品牌在中国91个城市提供教育服务,同时以「新东方在线」、「东方优播」及「多纳」品牌的在线学习平台提供教育服务。

此外,新东方还以建立一支成长型股票基金,以把握各教育子行业的投资机会,从而与现有业务产生协同效益

得益于丰富的教育服务产品和良好的口碑,自成立以来及截至2020年5月31日,新东方已为超过5540万名学生人次提供服务。

其中,截至2019年5月31日止财年,新东方的学生人次约为840万人,较2018财年的超630万人增加32.4%;截至2020年5月31日止财年,新东方的学生人次再次由约840万人增加26.3%至约1060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4年起,新东方已重点发力OMO(线上与线下融合)战略,以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

具体来讲,一方面线上教育系统可为线下学习活动提供补充及支持,并增强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则可对线下教学专业知识、资料及资源的数字化、集中化及进行分析,更好地完善教育服务产品。

当然,OMO战略的实施仍需规模庞大的营运体系和学生人次作为基础,进而通过大数据分析和AI赋能不断产生正向反馈;而这俨然已成为新东方的核心壁垒之一,可为每一位新增的学生人次提供强大的网络效应。

新东方在招股书中指出,线上、线下教育的整合,将有助于其在保持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迅速扩张并进一步渗透到新城市中、通过提升学生与教师的比例来实现规模经济、提高教室的利用率及满足低线城市的过剩需求

截至2018年、2019年及2020年5月31日止财年,新东方的净营收分别为24.47亿美元、30.96亿美元和35.7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9%。

2021财年第一季度(2020年6月至8月),新东方的净营收为9.86亿美元;其中,K12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约8%,来自优能和泡泡少儿的收入则分别同比增长约9%和3.5%;而在这一时间段内最为重要的“暑期大战”方面,新东方针对三年级和七年级入口年纪的暑期促销课报名人数同比增长31%至107.9万人次,促销课留存率为60%。

以此来看,在竞争颇为激烈的K12年龄段上,新东方俨然已找到自己的核心方法论,其预计,2021财年第二季度K12业务将实现同比约25%的增长

某种程度而言,这也意味着作为一家已运营长达27年的“老牌教育公司”,仍有意愿并有能力迅速调整自己的战略打法,以巩固自己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市场仍高度分散,二次上市或助其巩固领先优势

综合国内K12校外辅导服务、备考和语言培训的市场环境来看,诚然一级市场教育领域的各细分赛道均存在不小的“融资热潮”,但具备良好声誉、扩张能力、全国教学网络以及广泛产品矩阵的成熟教育服务提供商仍相对较少。

其中,高速发展的K12校外辅导服务市场更是处于高度分散的情况。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按2019年的收入计算,前五大玩家占中国K12校外辅导服务 整体市场(包括幼儿及儿童英语语言培训)的比例为8.5%

而就这一现状的本质而言,其主要由四大因素而导致:

其一、已积累足够声誉的品牌,可保持高客户黏性及吸引新客户并留住现有客户的能力。

毕竟,教育行业主要依赖口口相传的品牌效应。多年成功运营所建立的声誉对于保持高客户黏性并因此以较低的客户获取成本实现可持续的内生增长至关重要。新入行者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来建立此等声誉并吸引新客户。

其二,是否具备覆盖全国以及快速扩张的能力。

对于新玩家而言,现金流的把控往往至关重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有限的资金来完成大规模布局显然并不是一件易事;此外,课程、服务、运营体系的标准化同样对快速扩张提出较高的要求。

第三、产品的丰富程度如何保证。

对于教育赛道内层出不穷的新入局者乃至新兴“独角兽”而言,其通常仅专注于一个业务领域,而老牌机构则相对而言提供更为广泛的产品。这也就导致,老牌机构能够为学生提供覆盖各年龄阶段的一站式教育解决方案,并因此而产生更多交叉销售的机会

第四、科技创新能力。

在这一点上,新老玩家的差异性相对较小,每一个已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教育科技公司都具备不错的技术研发团队和产品迭代能力,AI赋能和技术驱动都烙在每家公司的DNA里。这里唯一的区别是,老牌服务商或具备更多的试错机会和更充裕的资金储备,而新玩家一旦错失某个机遇或发生决策失误,其要想翻盘的难度则必将陡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