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饺子馄饨面条能译成英文吗?

这几样东西,都是中国人生活里最基本的食物,在美国也经常碰到。他们的名称能够翻译成英语吗?翻译以后,别人能弄得懂吗?

家门口的“山西面家”,锅贴、面条的字样每天可以见到。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一个词要流行起来,谁也挡不住,就像“坑爹”这个词,每一天在网上想躲都躲不过,虽然至今我还没弄明白它的准确含义。反过来,有些词大众不接受,就必定要死亡的,就像“五四”时期的“德律风”、“梵婀玲”这些翻译过来的舶来词早就被人们遗忘了。眼下中国搞的这个菜名的“标准翻译”,且不说这些英文翻译本身准确性怎么样,更不用说很多同样的菜,在中国不同地域的汉语表达也不一样,单说文化这一层,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菜名,“翻译”了以后,别的语言文化背景的人能搞得懂吗?而且,客人真这么点菜了,服务员能听得懂吗?这样的统一规定带有强烈的官僚主义色彩,必定会无声无息地消失掉,成为又一个劳民伤财之举。
   今天6岁的儿子Tommy上学前的早餐是五谷杂粮,后来应他的要求,在蒸锅里又给他热了一个包子。吃饭时,我用英文跟他说今天我们吃了4样东西:玉米,鸡蛋,土豆和红薯。他指着蒸锅说,我吃5样,还有一个“dumpling”。我听了这个英文词十分地惊讶,dumpling这个词怎么会进入他的词汇量里的?
   在他现在的生活里,要么说中文、要么说英文,反正是碰不到这个词的。对于我来说,是国内的英语课本把这个词作为“饺子”反复地灌进我的脑子里的,我每次在美国说到它听者的脸上都是一片木然。去年春节给隔壁拉丁裔的邻居送了一袋冻的饺子,他们夸奖说“好漂亮呀,象雪球”,说明他们应该不知道里面还有馅儿的。
   Google一下,这个词的定义是:“dumplings are cooked balls ofdough”,等于说是“做熟的面团”。详细的解释说可以有馅儿,可以蒸、煮、炸,可以是甜的或辣的,然后列举了非洲、欧洲、亚洲等等地区不同的dumpling做法。下面3款图是Google百科列出的图片,相信中国人很难把第3张图片(伊拉克料理)和中国的饺子联系在一起。同样,我在美国跟人说dumpling,他们也必然是云里雾里的,他们很难把这个词和他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Google上的“dumpling”图片,煎的饺子,很接近锅贴。(图片来自Google网页)


把小笼包叫“dumpling”的不少,和Tommy把包子叫“dumpling”应该算是同一个逻辑。(图片来自Google网页)


这个在Google上的说明是伊拉克料理,不知在中国学过“dumpling”一词的人怎么理解。(图片来自Google网页)

出于专业的好奇,我自然想搞清楚6岁的Tommy怎么会这么说的?前几天我给他煎锅贴,他问我是什么,我跟他说是锅贴,中国的英文叫“potstickers”(贴在锅上的东西),我们常去的一家日式快餐店叫“Gyoza”,家门口的一家中餐店“山西面家”把它叫“dumpling”,不知是否这个时候dumpling这个词进了他的脑子。或是我们每次路过山西面家我都会指“Dumpling”的招牌给他看,反正他记住了。而用在包子上,就肯定不会有人教他了,因为我的英文是死活把dumpling和饺子连在一起的,我用不到包子上。
   这时儿子一说dumpling,我略微楞了一下,说是谁教你的?是爸爸吗?是在学校吃过吗?他说不出所以然来。这正是儿童语言发展中的奇妙之处,他们自然地习得。孩子的语言生成能力是很奇妙的,不过我的专业是第二语言习得,姑且不去说他的第一语言发展的事情。中国的英语教育系统中,类似饺子这样的词汇完全没有必要出现,跟英语的实际生活环境是脱节的。学了也用不到,用了别人也难听懂。把这些“国粹”的内容加进外语的教学里是在浪费学生的生命,国粹不是这样推广的,至少从语言学上行不通。
   我当时想告诉他“包子”英文应该怎么说,大脑里搜索了一下,哇,在美国这么多年,从没用英文说过,倒是初中课本里学过的一个“bun”冒了出来。我跟Tommy说,包子一般叫bun。因为我们家里的中式餐饮习惯,bun这个词他也很少接触,于是我就解释说,bun就是麦当劳里汉堡外面的那个圆圆的面包。儿子就更糊涂了,“是面包吗”?
   “包子”是美国生活中没有的东西,所以英文说不明白,除非这个东西进入美国的生活,就像我们在日式快餐店吃的锅贴叫Gyoza(美国英语大概发音是“搁油杂”),就是直接从日语过来的。嗨,对了,如果以后包子能更深入地进入美国的生活,我知道它会叫什么了。叫:“Bao”!


在“吉野家”的菜单上,这个东西就叫“Gyoza”。(图片来自Yoshinoya网页)

前一段陪儿子看了动画片《花木兰(二)》,里面有一段有个老兄大呼小叫地卖“Bao”,广东话包子就叫“包”,如果一样东西进入了另外一个文化,最贴切的表达就是把原文化中的发音带过去,这就最准确了,原汁原味原文化。
   对于儿子来说,包子的英文没有必要知道,天生不存在也用不到。就是用到,在特定的语境里孩子们也会有办法对付过去。对于学英语的成年人呢?首先是在自己母语环境里(比如在中国国内)完全不要去学这些东西,根本脱离目的语的生活。如果教材里有,是大纲的编制水平出了问题。到了第二语言的环境里(比如说英语的国家),就是一个入乡随俗的原则了,当地人叫什么,跟着叫。当地人如果不知道,你就算是说给他们听,也不过就是说一个故事,随便描述,不会影响交际,反正听者知道你在说一个东东就好了,他/她不可能建立一个准确的语义理解的。如果一个东西在当地如果足够普遍,直接就会有音译的词汇出现,比如豆腐在我身边(加州吧)都叫Tofu(没有人叫BeanCurd),馄炖一个词也大量地叫Wonton(应该是广东话的音译)。既然生活里有,就很好解决了。
   我老爸在澳洲生活过,有一次无意跟我说到很多人不知道吧馄饨叫“ShortSuop”。我说我就不知道。原来在澳洲的中餐馆里把面条叫“Long Soup”,馄饨叫“ShortSoup”,倒是十分的形象。那也好,既然大家有这个叫法,跟着学跟着用就可以了。
   也不知是否早年间的粤菜里馄饨都是做汤的,美国的中餐馆馄饨也往往和汤连在一起,叫WontonSoup,好像全美国中餐馆里的馄饨汤也有一个固定的做法,大致要加肉片、大虾还有酱油,我去过好多个州都是这样。我的学校UCLA附近有一家餐馆,他们的WontonSoup是远近闻名,大家都专门赶去吃。当然他们的菜单上也有一道“炸馄饨(FriedWonton),看来Wonton这个词是普遍接受了。
   面条好像容易一些,就叫“noodles”。其实中国的米粉、粉丝在英文里也都叫noodles,这些生活用词就没必要去寻找一一对应的翻译,语义是不对等的。在日式料理里面,面条有Udon(乌冬面)、Soba(荞麦面)和Romen(应该是拉面了)等,也是音译的。个人认为音译最为有效,也是最有利于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手段。


这条小龙名字叫“Mushu”,源自美国对于木须肉的翻译“MushuPork”。一道菜名被广为接受、还成了一种文化的“代言人”,这才是修成正果了!(图片来自网页)

洛杉矶是一个多文化融合的都市,什么国家民族的餐馆都有。在这里为了能让其他文化背景的客人可以看懂菜单、有效点菜,一般都会在每一道菜的下面加一句说明,标明用的是什么食材、什么样的烹饪方法,这样客人才可以了解这道菜,然后用指菜单或者模仿菜单上的菜名的发音的方法来点菜。这个做法是“实战”出来的,国内的餐馆要想国际化,很值得借鉴:用拼音翻译菜名,然后加一、二句话的简短说明。相关部门不妨在这个简短说明上花一些功夫,做出一个对各方面都有帮助的手册,让商家有案可查,又有利于游客学习中文,可以真正提高中国的国际化程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