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书法的特定关系
文学靠形象感染人,用真情实感感动人。好的文学作品,无论小说,散文,诗歌,都包涵着浓郁的情感,也带着作者的性格特征,带着风骨和精神。书法也是这样。书法作品,要不要震撼人,感动人?《兰亭序》,带不带作者的情感?《祭侄文稿》,带不带作者的情感?文学讲性格,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性格,就像有朋友说的,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然也有一千种语言。说到性格,咱就顺便说说语言。官员或者权威说话,当然和草根百姓不一样。同样的书法作品,官员权威总是高高在上,总要高屋建瓴,提出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意见。比如有人劈头盖脸说“你的书法还很稚嫩”,又不给你说怎样稚嫩,让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劈头盖脸把你说得一无是处,尽管那些话强词夺理,你也不必生气,因为那些人就是那样的性格,对草根百姓说话就是那调子,是人家的强势的一点点外露。还有,那些不着边儿的一二三四,看来说得言之凿凿,其实都是熟练成自然,性格使之然,大可不必当真。还有,动不动就是多学习古人,多临帖啦,那些,是不是官腔呢?咱草根,当小百姓的,谦虚些,本分些,实在些,那是咱的习惯,当然对学习书法有利。
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这些年文学大家从西方引进了不少这流派,那手法,文字越写越晦涩,理论越来越复杂,咱小小老百姓,压根儿就看不懂。到头来诗歌有人写,无人读。其实书法,也有这一套。时下,理论研究越来越高深,高深到了咱看不懂,理解不了那地步。前些时有人说了:写楷书,进步太慢,总是写不好,写草书去,写写草书,性格就会张扬,楷书就会有开悟。这话说给说给草根,草根的楷书功夫有多少?停下楷书,去写草书,回过头会不会写楷书还不一定呢!
扫以下小程序不占空间免费收看国学大师讲座
写作的功夫分里外。外功,就是我们上语文课上学到的那些语言,修辞,结构技巧;内功,才是一个人的内在素质,是一个人对现实生活的感知,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文学作品欣赏,绝对不是只看语言华美不华美,只管文章结构巧妙不巧妙,只看修辞形象不形象,手法新奇不新奇;更需要看作品的人物,境界,思想感情,更进一步,要看作者的风骨和精神!书法,当然也有两方面:一是书法的基本功,老老实实的基本功;二是书法作品的风骨,精神,境界。学习书法,点画用笔,有些人掌握了,结构分间布白会安排了,那就要创新了,就要写出来与众不同了。其实,他离创新还差很远,更重要的事情还没有做。这些,就像写作只学会了文字的语言、结构、写作技巧,还有很多的事情在后面。王羲之,颜真卿都有哪些性格?他们的书法具有什么精神?表现出什么风骨,有什么样的境界,怎样表现的?学习这些,才是练内功。颜真卿的内功是忠厚大气,端庄豪迈,气势开张;柳公权的内功是正气凛然,刚强耿直。学习书法,要创新,要不要从书法里吸取古人的精神,把它变成自己的感悟和素养,然后再写出来?单单把笔画写光洁(甚至有些人笔画都写不熟练),结构写匀称,那就要创新,就要写出自己的风格,古人的风骨你就传承不下来,除了有时候基本笔画和结构的一二分刻意相似,古人的精髓你扔光了。就是作者自己,行书对于楷书没有传承,草书对于行书没有关系,这创新,叫创新吗?那样的创新,不往丑怪找出路,往哪儿走?
文学的标准,真有些乱了。其实,文学的标准很清楚,就是打动人,感染人。能让人感动的,就是好作品。书法也是这样。一副书法作品,别人看了没有受震撼,没有感动,那就说不上好。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等于什么性格都可以强加给哈姆雷特,那悲剧性格应该是中心。有些朋友惊诧,说行家写的字老百姓不喜欢。你感动不了人家,人家凭什么喜欢你的作品?书法欣赏,不是单单的标新立异,不是看谁怪,看谁狂,而是看谁有功夫,有精神,谁能让大伙儿受感动,受震撼,最起码看了顺眼,看了舒服。办不到这些,书法还有啥价值?至于有人刻意要把书法的实用功能和艺术分开,那绝对是忽悠。书法假如连实用价值都没有,要它有啥用?那艺术不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了吗?书法,顾名思义,就是写字的方法,字写好了,就是书法,不管它是台阁体,还是隶书魏碑,还是真草隶篆;字写得不好,拴着日头也说不上书法。事情就这样简单,并不复杂;相反,复杂太很的东西往往有玄虚。
《昭仁寺碑》宋拓本
创新,时下是个时髦的名词,书法用得最多。其实,有些创新并不明显。莫言的作品,创新就是讲黑色的幽默故事;当然,人家写得深,写得透。书法朋友创新,往往标新立异,大大地新奇。其实从初唐四家到颜真卿,书风的变化多吗?那《昭仁寺碑》,至今有人以为是欧阳询所书,有人认为是虞世南所书。那风格差别有多大?还有,赵孟頫的小楷和王羲之的楷书风骨有多大差异,难道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创新,不在于你有多新奇,只在于你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创造和发展,当然发展越多越好,但是必须是继承基础上的创造发展,不是自己异想天开的杜撰和拼凑。言之凿凿说模仿学习是抄袭,那有多么武断!没有所谓的“抄袭”,继承从何而来?怎样创造发展?学习书法,最谦虚的办法不是心急火燎地创新,而是老老实实地继承。当然,学一家,是一家,学精了,学透了再说兼收并蓄,再说集诸家之大成,应该是正道。这事情,可得拿捏好,随随便便听那些大家理论,会不会误入歧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