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往事:那些年,上河边的捕鱼神器!只有老镇江人认识的“搬罾”
看到这两张陈大经老师七、八十年代的照片时,心猛然一动。
照片上是一种水边过去常有的捕鱼用具,现在城市里面是肯定看不到了。不过我们小的时候,沿着平政桥到西门桥一带,是能看到这种神器的。印象深刻的是上河边的运河畔,有过这么一个很大的渔网。
八十年代的时候家住中华路一带,晚上常常和家人逛到迎江桥附近,看过运河边的人家如何把大网拉上来,那些河里的小鱼虾在渔网里不断的蹦跳。
大网提上来的那一刻,常常伴着尖叫和鼓掌,是童年最快乐的时刻,这种简单的快乐,现在已经很少能有了。
扳鱼网捕过路鱼(陈大经老照片)
守网待鱼不急慌(陈大经老照片1979)
01
老镇江把这种“玩意儿”叫搬罾(zēng),这种捕鱼方式叫搬罾捕鱼。
搬罾捕鱼的原理很简单,几根竹竿绑成十字再挂上渔网用来捕鱼,现在的年轻人能看到搬罾捕鱼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但对不少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记忆里依然十分熟悉。
渔歌晚唱,归帆联影,浅滩潮退,堤外罾棚。这都是自古以来人们所欣赏的诗意场景,过去可能是太熟悉了,熟视竟无睹,待到景观被变走了,才会感叹时间去哪儿了。
查了一下度娘,“罾”字是一种形声字,“罾”字上面就是一个网。
《汉书》里说,罾,鱼网也,形如仰伞盖,四维而举之。搬罾就是要将四根长竹杆(细、长又结实)的一头扎在一起,另一头按十字形分别撑开系住渔网的四角,再用另一根较长的粗长结实的黄竹(苦竹)做罾杆,另外还需要一根长绳,通过罾杆系在四根竹杆的交叉部位。
下罾的时候,罾杆的一头固定在岸上,人则在岸上利用杠杆原理拉住长绳,将罾网平放入水中。
而渔网的中部会放上酒糟(酒糟有香气,用以诱捕),为了防止酒糟浮走,或者被鱼全部吞食掉,上面还要盖上一块瓦片。
放罾网下水,这个也有技巧,脚抵罾杆,慢慢将罾网平放入水中。手要稳住,不能放偏,否则搬罾就会放歪了。
放罾的位置是有讲究的,一定要在有流水并且有回旋的地方。上河边刚好是运河上一个拐弯的地方,所以适合渔夫在那边打埋伏。
罾网下好后,大约两三分钟用绳子拉起来看一下。
那时候的运河里的水还是很清的,河里有不少鱼,鱼从网里游过,一下子就被捕起来。
搬罾捕鱼是一种原始的捕鱼方式,早在宋代《清明上河图》里就有记载。
02
印象里面在运河边搬罾的是一个个子蛮高的中年人,这是个体力活,水的阻力巨大,没有很大的力气一个人很难才能将网“搬”起来。
起罾也是利用同样的原理,抵住罾杆的底端,迅速的拉动绳子。
看着鱼虾在渔网里不住的翻腾跳跃,捕鱼人的心情也会变得非常愉悦。看捕鱼人的心情也一样很好,人们的快乐有时候也很简单。
搬罾的时候,要带着一个鱼舀子或鱼兜子,罾网上的小鱼虾都要用它给舀起来。
实际上搬罾就是要不断地搬动“罾”这个特殊渔网的动作,搬罾捕鱼就是搬动“罾”这种古老的捕鱼工具的劳作形式。
运河里的鱼虾大的不多,小鱼小虾都或送或卖给养猫人家当猫粮的。偶尔打到几条大的鱼,打鱼的都舍不得自己打牙祭,用篓子装着,让孩子给中华路小学的老师尝尝。
郑和下西洋将搬罾捕鱼的方法传到了印度的马拉巴尔海岸一带,那里称“搬罾”的渔网为“中国渔网”(Chinese Fishing Nets),当地人叫做Cheena vala,流传至今。
1990年3月1日澳门邮政发行《传统行业(二)》“渔夫”邮票制作的“搬罾捕鱼”
03
“勤搬罾,慢撤网”,搬罾捕鱼需要经常守护,不断地搬罾出水才能捕获到鱼。如果懒,尽管鱼已游到上面。如果不及时起罾,鱼就会又游到别处去了。
就如生活一样,机遇是随时都有的,只有永不懈怠,收获和财富才不会擦肩而过。
当今的城里,再看到有这样原始生活气息的场景是很难的,看到那两张老镇江的相片,似乎嗅到一丝过往的味道,那是童年运河岸边的水汽味儿。
运河边长大的孩子,这种水汽味儿曾经是熟悉的周边世界的一部分。
也不知道是怎么慢慢的,熟悉的生活变得陌生的,当它悄无声息地消失之后,熟悉的世界突然之间缺失了那么一小碎块。只有在很突然很突然的时候,猛然给你触动。
这种突然间的触动,让我感受到生命在流逝。
身边很熟悉很熟悉的同事调走了,突然不在你身边唠唠叨叨了。
那些买回来读了一遍的书啊,页面也在慢慢的发黄。
每一件场景的变化,每一个朋友的道别,都意味着我熟悉的世界在缺失、开始破碎。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从发现生命的破碎不可避免开始的。
人常说:人生是一种修行。人修的是什么呢?
我隐隐的感觉,修的就是让人习惯熟悉的世界渐行渐远。
我知道得到的不会长存
我知道放不下的是执念
我知道我在意的一切都会成为过眼云烟
但我就是愿意,在这一切的变幻中深沉的体验……
这正是:
看这些镇江的记忆,却已淹没在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一张名片,
如感兴趣,大家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哦,
最好再留个感言,万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