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医生的孩子生病时,他们会怎么办?
孩子生病了,最重要的不是第一时间跑医院,而是要仔细分析孩子生病的原因,同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杏林孙行者
最近宝宝生病,突发高烧,没有其他任何症状,一看温度计狂飙到40.4℃,宝儿妈急坏了,一定要去医院,但我仔细查看了宝宝的情况,除了发热,没有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好说歹说,宝儿妈同意先中药治疗,多喝水,同时要密切观察,但喝了几次中药仍有高热,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到医院扎手指验血排除特殊疾病。
后来验血结果证实是病毒感染,其实西医针对病毒感染没有特殊治疗,多是对症治疗为主,儿科医生考虑可能是幼儿急疹,但目前没有出疹的任何征象,也只能是交待回家观察,多喝水,必要时对症退热处理,所以宝儿妈悬着的小心脏也落地了,安心回家中药治疗为主,美林按需使用,细心观察。
回到家再进一步仔细了解了孩子发病的经过:一周前孩子因外出饮食不洁曾出现腹胀腹泻、呕吐,服中药虽然呕吐腹泻止住了,仍间中出现腹胀的情况,小腹鼓囊囊的,但又不拒绝吃,总喊着饿。晚上睡觉趴着睡还不停翻滚,半夜经常会突然惊醒大哭。
仔细了解了情况之后,我判断是食积+外感引起的发热,只是早期感冒的症状不明显,或是感冒的阶段很短,此刻其实已经传到阳明化热了,于是给予了三分之一的大柴胡汤。因考虑到该汤剂口感偏苦涩,一再叮嘱:药不要煮的太浓稠,一剂药尽量分三次喝完,或一剂药分两天喝。
生病第2天,中药也喝了,但仍有反复高热,高热时手足不温,宝儿妈担心这样的高烧会不会带来惊厥,纠结着要不要带孩子去医院急诊,但此时的广州已被南下的冷空气笼罩,外面的世界冷风夹着细雨,更是冷到让人发抖。
仔细分析观察后,发现宝宝已经喝了三次中药了,如果判断食积是正确的,那不应该继续高烧啊。问下服药后二便情况,却得知孩子一次大便也没有。我脑子里飞速的检验自己的判断,不应该啊?哪里出了问题?
追问服药情况,不问不知道,一问才知道症结所在:原来说因为药太苦,一喂药孩子就开始哭闹,甚至因哭闹和药物对喉咙的刺激引发呕吐,所以宝宝妈妈就喂了一次,而且只喂了不到10毫升。再追问,得到的答案是:心疼宝宝,实在下不了狠心喂药。
我再次说明宝宝疾病的原因与解决方法,强调一定要遵医嘱,药不用煎得太粘稠,取200-300毫升左右,分三次服用或分两天服,每次至少50毫升,否则药力不够,腑中积滞无法外排,就会反复发热,就像一堆垃圾堆积时间长了就会腐烂发酵发热,必须把垃圾清除了才不会发热,所以服中药后必会解大便。也一再跟宝宝妈妈及姥姥交代:你们不狠心喂药,孩子病将会受更多的苦。再三强调遵医嘱按量喂药。
按医嘱喂了中药,待第二天中午时分,孩子已经拉了三次,全是黑糊糊的烂便,并且带有很重的酸腐味道。至晚上9点,共拉7次烂便,淤泥样甚至有条状粘液,小便也开始增多,之前喝美林出汗不多,现在服中药+喝粥后开始全身出汗,并且胃口明显好转,开始主动找吃的了,口干明显,饮水也较前增多,体温逐渐已降,体温已经没有超过39℃了。
第3天,根据宝宝的情况调整了中药处方,宝宝除了脸色稍偏黄外,其他都和平时一样。至傍晚,宝妈发现孩子的面部和腹部开始有玫瑰色的小红疹子出现,幼儿急疹的典型表现逐步显示出来,体温也降至正常,大便日解2次,仍然是酸臭烂便。
从中医角度分析,出现皮疹是体内的邪气由里出表,由阴出阳,说明体内的寒湿、瘀热由里到表解透了,是好事情,继续密切观察,给宝宝清淡饮食,多喝粥水,小米粥、大米粥均可,邪气外排,尤其需要防寒保暖,防止再次外感,导致邪气内陷。
第4天,孩子没有再出现发热,但有流鼻涕和咳嗽,尤其是清晨和傍晚气温偏低的时候。这些都是和出疹子一样,邪气从表而出的表现,只要注意防风保暖,清淡饮食, 就没有什么大碍了。直到这时,宝宝的病算是痊愈了。
而这次宝宝的生病,让我深思了良久:其实小儿生病无外乎两个因素:食积和外感,或其中一个单独出现,或两个同时合并,古人明训“要想小儿安,留得三分饥和寒”,但为什么我们聪明的现代人却怎么也做不到呢?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非常发达,物质生活尤其丰富,再也不会饿肚子了,相反,现代人从出生到离开这个社会的那一刻,都在吃吃吃,很多病都是吃出来的,小孩子也不例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孩子的时候,生怕孩子吃不饱,吃了正餐,还有大把零食等着,孩子一哭闹,给一把零食,哭闹秒停,确实是哄娃神器,但这也是孩子生病或体质不好的重要原因,宝宝这次生病也与食积有很大关系,所以孩子喝中药后才会解大量的淤泥状酸臭大便。
孩子生病了,最重要的不是第一时间跑医院,而是要仔细分析孩子生病的原因,同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同时生病了吃药是正常的,药是苦的也是正常的,但现在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喂药痛苦,不忍心,也狠不下心喂药,孩子的病怎么会好呢?另外,孩子生病时候,家里需要营造一个安静平和的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恢复健康。
关于儿童健康,大家必须要明白这样的道理:人永远都会生病,从婴儿、幼儿、小儿、少年、青年、中年以及老年,我们随时会受到疾病的威胁,谁都不可能永远避免生病。我们无法回避这个话题,但我们可以找到一个解决的思路。
1
生病是正常的,远离焦虑
免疫学说小孩子刚生下来的头几个月,他的第一次咳嗽、肺炎、拉肚子、发热……都是他最初的免疫系统的反应模式。就像是物理题的公式,在第一通过这样的途径获得了正确答案,那第二次还会以这样的模式去表达。如果解题过程中很顺利,那就不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也就是不会生病,但每次遇到的解题已知条件是不一样的,那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先调整,找出对的有用的条件,再往前走一步。调整的过程可能就会出现新的问题,表现出来就是不舒服,可能就是疾病。不光是免疫系统,包括我们整个的生理系统,以及我们的人格,都是这样一步步的建立起来的。
一个人生病,还有小孩子的成长、发育、修复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最简单的表现就是我们每生病一次都会获得一次免疫力,比如幼儿急疹。生病的时候,我们主要是帮助孩子恢复他本身的免疫力即可,不能去打压抑制他,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好心帮坏事。
所以,孩子生病时,身为父母,不要慌张,更不要无谓的过度焦虑。当你去医院看诊时,医生告诉你要回去多观察时请不要生气,而且你要感谢他,在安全的前提下,不过分的强制用药物去干扰孩子免疫系统的建立,这是对成长的尊重。
2
注重观察,不盲目学习
说起学习,这是我们现代人最大的进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主动或被动的利用一切现代化科技设备去学习片段化的知识。
宝宝生病第一时间,很多爸爸妈妈都会去百度症状,筛选答案一一对号入座。所以,很多时候,带孩子去医院看医生时,父母们说出来的不是症状,而是病名,还有“解决方案”。
“医生,你说这个会不会是手足口?要不要上抗病毒?还是要用抗生素?”“医生,宝宝高烧但手脚冰凉,百度说这样很容易抽搐惊厥,需不需要住院观察?”“医生,我宝宝发烧却不怎么肯喝水,会不会电解质失衡?要不要打点滴补液?”……
孩子生病时家长学习能力的表现可不止这么一点点。甚至很多时候,在看诊前,已经被药物处理过了。但这些家长未必有系统的医学知识,很多是靠百度或者所谓别人的经验。
我之前遇到一个宝宝家长,孩子一发烧就给他吃抗生素,理由是之前两次发烧都是医生给开了抗生素吃了好的,还不如自己主动点吃。但她却不明白,孩子前两次发烧的原因都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而这次却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不应该使用抗生素,除非合并细菌感染,否则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而且还可能带来其他并发症。
所以孩子每次生病,他都会出现哪些症状?生病前都有过哪些异样的饮食或者作息?在症状出来前有没有不正常的表现?比如睡觉安稳不?吃饭胃口有无变化?大小二便是否正常?我们应该从观察孩子的日常中去学习,而不是在疾病面前凭空的想象和臆想的诊断,更没必要无谓的焦虑和不安。
3
反思所谓的为孩子“好”
我们的学习能力提升了,但大家却失去了反思的能力。
生活之中,很多我们以为是对孩子好的事情,事实可能是对孩子的害。相信很多孩子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吃点好吃的东西时候,会想着让自己的孩子也尝一下,但我们却忽略了这些美味吃进去,孩子的脾胃是否能消耗得了;怕孩子抵抗力低,多给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如猕猴桃、西瓜、草莓等,却不知道这些生冷水果过量食用会加重孩子的肠胃负担,导致寒邪损伤脾胃,不仅不能增强免疫力,还可能会损伤孩子的阳气;怕孩子着凉,故意多穿衣服,却不知出汗后吹风更容易受寒;我们怕孩子吃药苦就给他擅自减少剂量,却不知这样根本达不到治病的效果,只能让孩子遭受更多疾病的折磨……
如此的例子枚不胜举,不管是吃还是饮,或者穿,或者行,我们自以给孩子的“好”,实际上却是给成长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我们认为好的,却不一定是孩子需要的,合适孩子的才是最好的,这才是真爱……
当孩子生病的时候很多人把原因归结到抵抗力低上,是有外来的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一旦生病就先抵抗病毒或细菌,却忘了身体这个“本”。“稚阴稚阳”是小儿的生理特征,同时也决定了他们易受外邪侵袭和饮食所伤、易受惊、生病的疾病特征。
对孩子而言,所谓的免疫力,也就是中医所讲的正气,一部分是来自于父母给的先天之气,另外一部分就是他自己脾胃运化化生的后天之气。所以脾胃这个后天之本尤其重要。而脾胃和生活中的各个细节息息相关,只有正确的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让孩子少生病,不生病。我们要铭记古人的明训:欲要小儿安,留得三分饥与寒。
所以,以上三点作为前提,我们共同学习。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善于学习的眼睛仔细观察,时刻反思,相信,我们能让孩子远离疾病,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