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水 · 散文】 刘少青:烙印在灵魂深处的饿

                 烙印在灵魂深处的饿
                       文/刘少青

       少年时代抹不掉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饿!
       我出生在六零年正月,正是祸不单行的年代:国家给苏联还债,又连遭三年自然灾害,全国陷入了低标准时代。据父母讲,我出生后,本来还是个胖乎乎、白嘟嘟的小帅哥。由于饭量大而母亲奶水少,又买不起奶粉,饼干之类的食品,主要靠喝稀米汤、玉米糊汤,吃包谷面馍,所以我就慢慢瘦了:头大脖子细,肋子一条一条的,象只带皮没带肉的排骨,一个活脱脱的“小萝卜头”。姑姑到现在还经常笑着对我说:那时侯的你,整天没精打彩的,闷闷不乐,爱在门墩上坐,一坐就是半天。不说话,也说不成话,因为嘴里含着一口饭半响不咽,好象生怕咽到肚里后就再也没啥吃似的……。
       七八岁的时侯,我记得生产队的碾麦场,很大,很平整,也很干净。七八月的每天晚上,吃毕晚饭,家里热,又不像现在这样有电扇,有空调。妇女们都拿着扇子坐着小板登在自家门前与邻居乘凉拉家常。男人们则陆陆续续夹着被子带着凉席带着手电来大场睡觉,也有和我年龄相仿的伙伴和他们的父亲一块来大场睡觉的,我和叔父睡在一张席上。
        大场的西边有一个柿树园子,大概有十来株柿树。本来是朋他家的,朋他家被订地主成份后,队里就没收了他家的柿树园。
       白天,柿树园的树杆上主要用来拴生产队的牛。牛吃饱喝足后,被饲养员从饲养室一一牵出,来到约二十米开外的柿树园,反刍,消食,休息。我和黑向,向育,虎,吉院,建昌等光屁股伙伴,在站着、卧着的牛中间穿来窜去。手里拿着蝇拍子,眼晴盯着牛身上大大小小的牛虻拍打。但主要任务则是用耳朵时时刻刻逮着柿树上早软的半大子柿子是否掉落的声音。由于天旱,柿子肯落,大多柿子还青涩不能吃,被风吹着沙沙响的婆娑晃动的树叶中间,也会不时露出那些变红将落的软蛋柿子。每当软柿掉落,即使跌落碰破,汁液流出,我们几个也会一窝蜂地扑向猎物。捷足先得者沾沾自喜,欢天喜地,捏起柿子,哧溜一吸,仿佛吃的是鱿鱼海参般的美味;腿慢空手者则垂头丧气。有时两三人同时抢到,则软柿会被五马分尸似的,几人手上都沾上粘稠的柿汁,但小伙伴们仍然会很香甜地吮吸着手上的柿汁,尽管个个弄得满手满脸满嘴红红的汁液,也在所不惜。不拴牛时,我们就扔石头或用弹弓击打树上未掉落但已发红半软的柿子。
        到了晚上,当大人们在大场里的凉席上天南海北狂谝的时候,我则一手拿手电,一手枕头仰望繁星,耳朵则象声呐一样,警惕地捕捉着柿树园那边软蛋柿跌落的声音   ……,
        每天早上我们小伙伴都起来得很早,都跑到柿树园捡拾昨晚后半夜跌落的柿子,到柿树园旁大皂荚树下捡拾从树上落下的饱满的皂角,皂角籽粒搁水盆泡上十天半月后煮食很香。
       到九岁上小学的时侯,我对食物的渴望仍丝毫未减,饥饿的感觉时常困扰着我,所以每当放学后或周六曰,或暑假秋假,找“食”吃就成了我们一伙少年的主要任务:
      七八月时,钻到外村或本村生产队的豌豆地里偷摘豆角。扁扁长长绿绿饱满的豌豆角,用手掰开,两排间隔错落对称的豆荚,放到嘴里,嘴唇一抿一捋,七八颗圆圆的嫩豆豆就留在了嘴里,牙一咬,口齿含香,余味无穷。然后把取过豌豆后的嫩皮根部一折叠,左手拿住皮,右手大母指和食指捏住反方向一推,揭出们嫩皮皮很好吃。
        九十月时,我们分组行动弄吃的:一拨人钻到生产队的玉米地、豆子地,或洋芋地、红苕地,拨几株黄豆搬几穗玉米刨几窝红苕洋芋。另一拨人从生产队大麦秸朵趁人不备扯上几堆麦秸,溜到闲置的瓦窑,架火烤豆角,烤玉米,煨红苕,煨洋芋。
        至于翻墙进院摘萄萄、折黄瓜,爬在西瓜地头偷西瓜、摘甜瓜,上树卸杏折桃更是保留“节目”。
         那时侯吃啥都觉香。蒜苗,葱段从来都不是在锅里炒,而是用铁勺在锅灶里的火碳上“烂”,那从灶膛里飘散的油烂蒜苗的香味真是诱人欲醉,绕梁不散。那时侯我常想,什么时候能炒上一老碗“油烂菜”,让我美美咥一顿该有多好。
       最惊心动魄的一次是姑姑中秋节前给我家送了一盒点心,母亲舍不得吃,准备过年给舅家拜年时当礼送,为防我把点心锁在柜子里。我整天打这盒点心的主意,有一天,趁母亲出去串门,我找来一根铁棍撬开柜子,取出点心刚解开准备享用,不料,母亲回来了,见此,大声喝斥让我放下,我一看事色不对,拨腿从后门就跑,母亲在后边穷追不舍。眼看就要撵上了,我急中生智,停下,先打开盒子从里面取出一块在边上猛咬了一口,狠嚼起来。母亲赶上,在我屁股上狠狠地拍了几巴掌,然后搂着我嚎啕大哭,我也边嚼点心边哭。“俺娃,等咱几时有办法了,妈给你买十盒,让你尽饱吃!”现在我家也算有办法了,食品堆成堆都没人吃了。我倒想让母亲美美地吃,尽情地吃,可母亲十七年前已离我而去……。唉!子欲孝而亲不待啊!
       后来这盒点心转到我舅家,小姨孩子不乖住院,又被舅家转到小姨家,春节小姨给我母亲拜年,又转回到我家。点心盒周游列国似地转了一圆圈,连纸绳都没解开过……。
        “饥寒生盗贼”,“贼娃子不打三年自招” 。现在想想年少时的许多“劣迹”,感到脸红耳赤!但实话实说,现在从街道、超市买的烤玉米,烤豆角,烤红薯,烤土豆;从路边买的挑杏,基至炒的蒜苗,再也尝不出昔日的美味了!现在桃、杏、柿子熟了无人摘,软了落了一地都无人拾无人吃;瓜果在家放坏都不想碰,什么原因呢?
       也许象东汉光武帝刘秀喝麦仁那样,是“饥饭好吃"的缘故吧?!
作者简介:
       刘少青,蓝田白鹿原人。自幼爱好小说,诗歌,散文。近期接连在丝路原创文学发表小说《初心》《老三上坟》《沉重的黄昏恋》,在滋水·美文上发表散文《我的四次改名》、微型小说《药》、散文《烙印在灵魂深处的饿》,在西部文学发表散文《怀念老鼠》和小说《第二次面试》,在乾陵文苑发表散文《告别香烟》。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主编:小蚂蚁

公众号ID:mxy2722801

(0)

相关推荐

  • 散文||砂炒苕果儿

    砂炒苕果儿 秦和元|| 湖北 儿时年关,我们唱着歌谣,欢天喜地地满村跑,一天天盼望新年到.大人们则有条不紊地一天天准备着年货:打扫庭院,浆洗被褥,拆鱼刺,做豆腐,砍年肉,打糍粑,打扬尘,剪窗花,贴对联 ...

  • 再见,老家院子里的果树!

    今年二月份,按城市建设规划,在我老家要修一个大型的幼儿园,和明德小学扩建相连,整个印山足下五十三户人家都将拆迁. 对要拆迁老家,未必是坏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国家以一赔一的政策给予修建新的安置房,每 ...

  • 【西南作家•散文】梁玉东/手擀面

    西南作家·散文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手     擀     面 梁玉东(四川) 又是麦天,已远离麦田二十多年的我,却实实想起了母亲的手擀面. 麦天是忙碌的.田里的麦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秋天柿子红/黎孝民

    每年九月,母亲门前两棵老柿树上的柿子便开始成熟了. 这两棵老柿树,就长在母亲门前菜园的篱笆边. 小时候,一进入九月,母亲总是对我们兄弟念叨着:"七月枣子,八月梨,九月柿子乱赶集". ...

  • 细读会醉┃灵魂的烙印

    灵魂的烙印(五首) 希淼(清月) 作者简介     古诗词和现代诗歌的爱好者,业余诗人 ,作品风格偏于风花雪月,借景抒情.也曾在一些报纸和文集中发表收录一些作品,中国微诗协会会员,香港诗词协会会员. ...

  • 赵军 | 红苕情结

    红苕情结 作者:赵军 有首歌叫做"如果就这么老了",没错,我已经在变老,变老的路上有好多值得回味,以至于回味得无法收拾,恨不得那流年重拾浮现,让我们再回到快乐的童年-- 年前我去城 ...

  • 毛竹|关于红苕

    关于红苕 文|毛竹 时至今日,每当吃红苕之时,我总会想起一句流行于七八十年代的所谓的毛主席语录:红苕很好吃,我就爱吃红苕.有人问我毛主席到底说没说此话,我只是笑着说你大可不必这样较真,不管毛是否说这话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 龙多村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龙多村 重庆 文贵杰  一 "潘家湾的土,合坎院子的田,李家湾的豌豆.胡豆不需放油盐.&q ...

  • 故乡的秋【散文】

    作者简介 李跃峰,笔名(网名)山野俗人,陕西省大荔县人,生于1966年10月,酷爱文学.是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江山之星.曾在国家各级报刊发表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多次.其中,中篇小说<梁燕妮> ...

  • 【滋水 · 散文】刘少青:停不住的脚步——记文化学者张效东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44期︱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停不 ...

  • 【滋水 · 散文】刘少青:妈,您在天堂还好吗?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11期︱ 审稿|谭长征  编审|马晓毅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 ...

  • 【滋水 · 散文】 刘少青:我家的“开心果”

    我家的"开心果" 图.文/ 刘少青 妞妞是我孙女,是我家的"开心果". 她出生于2016年11月28曰,至今一岁九个多月大了.妞妞细细的个儿,不高不低匀称苗条, ...

  • 【滋水 · 散文】 刘少青 : 我的四次改名

    我的四次改名    文/刘少青 姓名,它不仅是一个人的代号.称谓,而且有更深刻的寓意:它既寄托了起名者--父母的美好愿望和理想,更传承了一个人的情.意.志,蕴含了一个人的精.气.神,还深深地打下时代的 ...

  • 【滋水 · 爱故乡】刘少青:马永红——陕西益路人公益事业的拓荒者

    滋水美文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33期︱ 编审|小蚂蚁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

  • 【滋水 · 诗歌】刘少青:虎门炮台随想(外二首)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18期︱  审稿|谭长征  编辑|小蚂蚁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 ...

  • 【滋水 · 诗歌】刘少青: 《邂逅美丽的你 》外一首

      邂逅美丽的你      文/刘少青 你像春天的河柳 亭亭玉立 微风摆动你轻盈的裙子 婀娜多姿 你的美让我怦然心动 我为你失眠 为你茶饭无思 你像崖畔上的一支红梅 在寒冬绽放美丽 不与群芳争艳 报到 ...

  • 【滋水 · 诗歌】刘少青: 《 怀揣梦想去朝“圣” 》外二首

     怀揣梦想去朝"圣"       文图/刘少青 当懵懂的少年挥霍了 大把的青春年华 当生命的时钟转入 人生的下半场 深圳 我来啦 你是我朝思暮想的"圣地" 迷人 ...

  • 【滋水 · 诗歌】 刘少青:《老家的石碾盘》(外三首)

    刘少青诗歌四首 老家的石碾盘 在我的心中 有一个封闭的角落 深藏着石碾的"吱吱咛咛" 我童年的乐趣 伴随着拽碌碡的 驴蹄蹬蹬 门前的东南角 有半人高的石碾子 青白色的碾盘 青白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