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复苏的不只是万物大地,还有一些人身上瘙痒难耐的湿疹。湿疹一发作让人感觉到瘙痒难忍,有的人一晚上会被痒醒几次,对生活和工作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挠抓不仅不止痒,还容易对患处皮肤造成损伤,可是不抓痒又让人倍感煎熬……湿疹在中医中相当于“湿疮”、“湿疡”,常常表现为皮肤发红、丘疹,表面粗糙、脱屑,伴渗出结痂。如果长期反复发作,局部皮肤会增厚粗糙、干燥的表现。每年春季,也就是3-5月高发。我们的脾胃就像一口锅一样,将吃进去的东西变成正常的能量、水液,代谢到全身运化掉。如果脾胃出了问题,身体的水排不出去了,聚集太久了就会变成像胶质一样的痰,通过皮肤发出来,就是湿疹这种形式。二是饮食不节,比如吃多了辛辣、鱼腥等食物,又或者喜欢饮酒爱吃甜食。长期如此,容易湿热内生,加上湿邪的入侵,内外合邪,从而导致湿疹发作;三是素体虚弱,脾胃长期不好的人,则可能容易发展为慢性湿疹。“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可以非常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好坏。正常健康的舌头淡红而润泽,上面有一层舌苔,颜色是薄白而干湿适中,不滑不燥。但是如果说舌头不能够达到这些标准,那么就说明身体的机能就已经出现一些问题了。如果舌苔粗糙或非常厚实、看上去发黄发腻,那么说明体内有湿气热气;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了。一些宝宝之所以反复出现湿疹,主要是薄弱的脾胃受到外邪(如风湿热邪)所致。中医认为,婴幼儿的体质特点为“肺脾肾常不足”,婴幼儿群体发生湿疹的概率非常高,甚至很多小孩子每个月都发生,迁延不愈,难怪了父母。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有口臭、大便也臭,就觉得肯定是湿热引起,选择一味地清热利湿。但中医认为,多数清热利湿药为苦寒之品,苦寒折中,更伤脾胃,小儿弱弱的脾胃难以承受,腹泻与湿疹常常反复发作。中医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现代女性盲目追求以“瘦”为美,导致后天的脾胃功能下降,容易生湿蕴热。再加上怀孕期间需要将大量的气血精微物质供养胎儿,自身气血更加亏少,无法濡养自身血脉、肌肤,因而在孕妇气血虚弱之时,容易被风邪燥邪侵袭,浸淫肌肤而导致湿疹发作。
很多城市白领因生活压力大、节奏快,总是熬夜,加之思虑过度,久而久之自身脾胃功能就会变得虚弱,无法正常运化水谷精微,湿邪由内而生;
再加上现代人生活自由度增加,饮食不忌口,寒凉食物不避时,食入大量性味寒凉的青菜、水果,空调久吹,损伤脾胃阳气。内外夹击,时间久了,湿邪聚集在体内会郁而化热,湿热蕴蒸于肌肤就发为湿疹。最好能消除精神紧张因素,避免过于疲劳,注意休息。居住条件要干爽、通风,平时保持大便通畅,睡眠充足。让皮肤保持干爽、清洁。特别是在春夏这样的高发季节,每天都要清洁皮肤。如果天气很炎热,一天可以洗两次澡,但洗澡的时候一定要快,要淋浴不要泡浴,洗完澡要快速擦干。得了湿疹就不要游泳了,游泳池人员非常复杂,很难保证干净、卫生,一些过敏源会引起湿疹加重。如果湿疹发病,积极治疗是必须的,千万别迷信或误信网红产品,也别自作主张瞎抹药。及早赶赴医院就诊才是硬道理。发病期间,应严格限制或禁食鱼、虾、蟹、羊、竹笋、香椿、公鸡肉、狗肉等腥发之物,以及葱、姜、蒜、辣椒、香菜、酒类。如果平时怕冷且容易腹泻的人群应该少吃生冷类的水果,包括西瓜、梨、柿子、香蕉以及萝卜、白菜、苦瓜、竹笋、蚕豆等寒凉蔬菜,还有冰棒、冰淇淋、冷藏饮料或果品等冷冻食品应少吃。可以适当吃一些健脾胃、比较平和的中药,如茯苓、淮山药,薏仁、白术,选一两样组合一下煲汤,用这种方法把脾胃调好,自然对防治湿疹有用。材料:猪排骨300克,绿豆50克,莲子80克,芡实30克,陈皮1瓣,生姜、食盐适量。(2)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小时,调味即可。专家点评:莲子性平、味甘涩,能健脾益肾、养心安神,多用于心脾肾虚的遗精带下和心悸失眠。汤膳中还搭配味甘性凉、能清热、利水、解毒的绿豆,能理气化痰的陈皮,又有生姜调和寒性,可谓清补相兼,对于近期潮湿闷热的天气尤其合适,也适合近期皮肤新发湿疹、痤疮的人群,虚寒体质者请勿过量饮用。可通过揉肚子放轻松,顺时针做是养脾胃的,逆时针做是可以通便,增加肠胃蠕动;也可以“八段锦”来调理脾胃。土茯苓50g,苦参20g,野菊花20g,地肤子20g,金银花20g,白鲜皮20g,黄柏20g以上药物水煎,药水放凉后后分2次外洗,半天1次。诸药合用,可共奏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