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夫子医案34期 I 女性痛经十年验案一则
姓名:廖某
性别:女
年龄:29岁
就诊日期:2020年9月23日
二、病情信息采集
主诉:经行腹痛10余年,加重1月。
现病史:10余年前无诱因出现经行腹痛,以小腹为主,痛牵引至大腿、呈酸胀痛,因可耐受未诊治。1月前加重,于妇保就诊,自诉腹部B超无异常,予胶艾四物汤,服用4周后未见改善,经人介绍前来就诊。经前经后生活方式相近。
现症:平素月经多延后,4-5天净,经前腰酸、乳房胀痛,末次月经8月16日,5天净,量偏少,经期第1天腹痛,痛至大腿内侧、酸胀痛,有冷痛感,痛甚时伴畏寒、出汗,热敷后稍缓解,经色稍暗,有血块,月经素来延后,平时晨起易头晕、昏沉,无头痛,休息正常时无明显疲倦,饮食近来不敢多食,多食易腹泻,睡眠浅,多梦,小便色不黄,大便每日2次,成型,偶挂厕,白带正常,口干不苦,口气重,怕冷,食辛辣易长痘,平素易腹泻,厌内脏、油腻、蔬菜等食物。16岁初潮,19岁开始出现痛经,平时性情尚可,不急。
既往史:2020年2月诊断直肠癌,已口服化疗药。2月入院前血红蛋白70。
体征:
望诊:形体偏瘦,面色淡白
闻诊:语声清脆
舌象:舌暗,苔淡黄
脉象:脉细,略弦,偏沉,滑象不显。
现患者四诊信息俱全,请先试为分析。
再与下文之辨证论治解析相参校。
若有疑问,可于后文留言。
三、病象分析:
1.病史:
患者16岁来潮,19岁高中学习压力渐增后出现痛经-痛经为继发,病因不能忽视气郁。
血红蛋白70-血不足,或耗血过多或生血不足
直肠癌-阳明瘀毒,气郁或瘀或痰等阴邪日久成有形之邪
2.现症:
月经量偏少,素来多延后、眠浅梦多、怕冷-血不足
经前乳房胀痛、腰酸-血欲行而气不畅
经期第1天腹痛、下血后腹痛缓,经色暗、有血块,热敷改善-有瘀阻
冷痛感,痛甚时伴畏寒,热敷改善-邪气偏寒
平时晨起头晕、头昏-脾虚湿困,清阳不升
近年来不敢多食、易腹泻、大便成型但挂厕-脾虚有湿,湿性黏腻
食辛辣易长痘、口干-热
口气重-中焦郁热,或夹湿或夹积
3.四诊:
望诊:形体偏瘦,面色淡白—多为血虚或脾虚
舌象:舌暗,苔淡黄—寒湿或瘀入血分,中焦郁热
脉象:细、弦,偏沉,滑象不显-细主虚,或血虚或阴虚或阳大虚或欲愈,弦主气机受阻,或饮或气郁或寒或湿闭阻气机;沉脉主里,或虚或实
上述机理阐释存在个人观点,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指出以求共勉
四、综合诊断与处方:
1.独立分类(辨证三要素)
病因:
血瘀
--经前痛经,下血后痛缓,月经有血块、经色稍暗、经前腰酸、脉滑象不显
寒
--经前小腹冷痛、热敷可改善、痛时畏寒、
气郁
--经前伴乳房胀痛、高中学习压力稍大
湿
--头昏沉、大便挂测
郁热
--食辛辣易长痘、苔淡黄、口气重
血虚
--形体偏瘦、脸色淡白、经量偏少、易头昏头晕、眠浅梦多、怕冷、脉细、血红蛋白70
脾弱
--素来食欲欠佳、挑食、面色淡、易腹泻
病位:
足厥阴肝
--高中学习压力增大后出现痛经、月经常延后,月经量偏少
足太阴脾
--面色淡、食欲素来欠佳、挑食、平时易腹泻、晨起易头晕、头昏
2.综合判断:素体厥阴血亏,兼有气郁,脾弱夹湿,
肝脾气血不和,夹瘀
3.立法处方:
3.1治则:目前以调和肝脾为主,后期调理体质
3.2治法:养血疏气、活血通脉,兼健脾
3.3方药:
当归15g,炒白芍10g,柴胡10g,茯苓15g,炒白术10g,炙甘草6g,桂枝10g,牡丹皮6g,生姜10g,桃仁10 g
14剂代煎,一次一包,每日两次。
医嘱:避生冷、可吃羊肉。
五、疗效反馈:
2020年11月9日二诊:
服药24剂后,上次10月24日行经,痛经、腰酸胀除,经量较前稍增多,经色偏暗,血块体积较前缩小,乳房胀痛不显,经期第一天头晕,昏沉不清爽,平日未发,休息可缓解,无头痛,近3-4日午后嗜睡,饮食可,睡眠较前改善,梦仍多,口稍干,喜温水,停药后大便色褐,成条(服药期间大便色黄、偏干),尿频(10余年),尿意频,但尿量不多,近1周两颊长痘,发痔疮(肛门不灼热,但瘙痒,少量便血),2周前受凉后出现鼻涕、咳嗽,咽痒,喉中痰滞感,自服川贝炖梨、阿莫西林后咳嗽改善,偶夜间咳嗽,咽中痰滞感。
咽中有滤泡,不红。舌有红点,不淡,苔薄黄,脉弦滑、偏缓。考虑郁热渐增,气郁仍有,继续加强疏气,上方去生姜,牡丹皮加至10克,加乌药6克,制成1月丸剂以图缓治。
11月25日微信回访:患者11月19日月经来潮,无痛经,头晕几尽。
六、说明与发挥
1、临床经管医生现场辨治解答
学生1:考虑血虚有寒,夹瘀,用温经汤加延胡索、川楝子。
学生2:考虑血虚寒凝,用当归四逆汤。
……
刘夫子现场答疑:这些因素都有,但是要分清哪个是目前导致主诉的主要病机。患者食欲素来欠佳、脸色淡白、容易腹泻,肝脾不调恐为素有,所以素体应该是个血虚脾弱之人。但导致痛的直接原因,恐怕并非这个体质直接导致,我看直接原因非寒即瘀,甚至以瘀为主,下血后痛则缓,说明是偏寒之瘀。治疗上应以调和肝脾、调和气血为主战场,养血疏气、活血通脉,兼健脾。前医给胶艾四物汤不效,就有理可循了。温经汤可以考虑,但散瘀力度欠差。
2.类方鉴别:
温经汤与芎归胶艾汤出自《金匮要略》,均可治疗冲任虚寒所致妇人漏血、淋漓不尽。两方相较,胶艾四物病机较为单纯,因机为冲任虚寒不固,血液下漏,治以温调冲任,补血固经。温经汤也有冲任虚寒不固,其因机核心为厥阴寒凝血瘀,阴血虚而生虚热。温经汤病因夹杂,寒热虚实错杂;病涉多经,厥阴经与冲任为主,治以温调冲任,降胃安冲,温经散寒,养血活血,养阴清热。临床病证多以复杂为常,由此温经汤应用亦更为广泛。
逍遥散与当归芍药散皆有肝脾失和,血虚脾弱之象,两方相较,逍遥散为肝经气郁血虚,肝郁致脾弱,因机核心为木不疏土,论治重在疏肝健脾,组方以柴胡为君;而当归芍药散为肝经血虚、脾经湿盛,因机核心为血虚湿停,论治重在养血利湿,柔肝健脾,组方以芍药为君。
杨娟,中医硕士,
慕荷中医馆长,
刘夫子工作室成员,
师承刘英锋教授
临床擅长治疗妇科、儿科常见病、
多发病,尤其擅治呼吸系统疾病。
坐诊时间:周二、周四、周五上午
坐诊地址: 南昌市慕荷中医馆
文字整理:杨 娟
图文编辑:许家文
*《刘夫子医案》第三十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