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求真释疑之—峦头与理气

清朝雍正年间,曾任闽浙总督的风水奇才高其倬,奉旨与怡亲王、户部尚书洪文澜三人,为当朝皇帝选陵。位于河北易县的清西陵,便是他们的杰作。在清西陵,雍正皇帝的泰陵居中,以后两边还有嘉庆、道光、光绪和一些后妃、公主也葬在那里。清朝档案《起居注册》记载:“今据怡亲王、总督高其倬奏称,相度得易州境内永宁山太平峪万年吉地,实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

这位高大人,他考证了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杨公经典《撼龙经》、《疑龙经》、《青囊奥语》、《天玉经》、《都天宝照经》后得出结论:“世传杨公诸书,皆后人伪托。惟《撼龙》、《疑龙》二经是真书。”(见高著《疑龙经、撼龙经》评注)。他指出:“且杨筠松地理宗派,自宋迄明为人所道者,是峦体。则理气非杨学,略举数条,左证其伪。”随之他说了三点:一是《青囊奥语》、《天玉经》、《都天宝照经》这三书中有些词句如“颠颠倒,二十四山有珠宝;顺逆行,二十四山有火坑。”均出自宋朝人之口;二是当时江西风水名师如黄景文、杨南川、刘谦等人,都是杨公的正宗传人,但是他们均只讲峦头而不讲理气;三是在宋朝的许多相关史料中,均只能找到疑龙、撼龙二经,找不到《天玉经》等三本书目。

此外,丁茵朴的《风水祛惑》对这个问题作了详尽的考证后说:“风水之术,大抵不出形势、方位两家。言形势者,今谓之峦体。言方位者,今谓之理气。……今考杨筠松书,不免有疑窦。《撼龙经》专言形势,分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疑龙经》亦然,其所谓九星者,特取譬之假象耳。”

再者,廖金精、傅伯通、吴景鸾等杨公正宗传人的著作,也找不到《青囊奥语》、《天玉经》,《都天宝照经》等章句。卜应天说:“水若屈曲有情,不合星辰亦吉。山如破碎欹斜,纵合卦例何为?”刘伯温曰:“下地不装诸卦例,登山不用使罗经。”《太华经》里有:“何用天心何用卦,其余禄马皆闲话。”明代风水大家《神宝经》作者谢和卿云:“形势是正宗。”香港风水师协会首席名誉会长吕文艺说:“龙穴”为真,“理气”为空。而另有一说是“峦头无假,理气无真。”更有人骂“玄空是骗人的。”不少玄空学者在风水实践中觉得许多断验不准,深感“尽信书不如无书。”其实“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历朝历代,百家之书,使多少学者真假难辨,迷雾重重。所以吕文艺老师以反潮流的精神大声疾呼:“由于玄空风水学的理论错误,使得一代又一代的风水学者陷入了深不可测的泥潭,使得一代又一代的风水学者穷毕生精力研究实践都不能达到风水学的顶峰,使得一代又一代的风水学著作都在用错误的理论解释错误的理论。正所谓:医道不明,误杀一人,地理不明,误杀满门。传统风水学不能盲从,不能盲信,不能盲用!”

笔者学易、研易、用易几十年,尤其对风水各主要门派八宅、翻卦、三元、过路阴阳、沈氏玄空,蒋氏玄空、吕氏风水及世代相传的峦头风水进行了全面、认真的实践和探索,不为传统的观念和已有的知识所局限,对古人古书传承而不迷信,对专家权威尊重而不盲从,注重实践检验,勇于求实创新,遵循诚实和负责任的道德原则去寻求真理和服务社会。对如何认识峦头与理气的作用,我认为最好是用事实说话。

就以高其倬选办的清西陵为例:清西陵是雍正的泰陵居中,北靠峰峦叠翠的永宁山,来龙出脉清秀活泼如杨柳垂枝,东有古燕国下都遗址,西有紫荆关,南有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又有牙山为朝。据《永宁山扈从纪程》记载:“山势自太行来,巍峨耸拨,脉秀力丰,峻岭崇岗,远拱于外,灵岩翠岫,环卫其间,迄下山岗无数,如手之有指,每两岗间平坦开阔处,诸陵在焉,花之瓣,笋之箨,层层包护。”雍正安葬后,其真龙脉气也确实影响了乾隆开创了清朝盛世。

再以河北遵化县的清东陵为例:陵局以顺治皇帝的孝陵为中心,东边是康熙的景陵和同治的惠陵,西边是乾隆的裕陵和咸丰的定陵,共葬了五个皇帝和许多后妃、公主(其中有慈禧的定东陵)。清东陵北靠昌瑞山,东龙马兰峪,西虎黄花山,影壁山作案,金星山南朝,左右两水绕,堂局坦荡,景物天成。《清朝文献通考》记述:“山脉自太行来,重岗叠阜,凤翥龙蟠,嵯峨数百仞。前有金星峰,后有风水岭,诸山耸峙环保,左有鲇鱼关、马兰峪,右有宽田峪、黄花山,千岩万壑,朝宗回拱。左右两水分流夹绕,俱汇与龙虎峪,崇山巩固,为国家亿万年钟祥福地。”天下哪有万年一统的皇朝,也没有万年不变的风水。其实清东陵称得上“龙真穴的”最好的风水宝地是顺治的孝陵。孝陵以主峰中脉正龙为靠山,五道金水相生的靠山蜿蜒南下,层层剥换后在孝陵背后化出最矮也是最成正体的金星结穴。上述龙虎朝案砂水得天独厚。顺治安葬后出生的雍正和乾隆,开创了清朝盛世(先天风水决定先天命),受其真龙脉气影响,康熙当了61年皇帝,寿高69岁,创中国皇帝之最。而安葬咸丰的定陵则不然,定陵位于清东陵区最右方,但离白虎山也有一公里左右,左边是清东陵中央平原大明堂,空空荡荡,离左青龙山更远,后靠只见龙脉不见龙首低头化气结穴,据史料记载,后面还有来历不明的古墙(显然是旧地),中轴神道长达350米完全垂直正冲,难怪长子同治继位后19岁早夭,次子幼亡,江河日下。

多少风水贤达走遍大江南北,考查过多少名坟名地,都可以用大量的事实证明,“峦头为真”是不争的事实。但在风水实践中,为什么有时“玄空”也能解释得通,甚至有时“八宅”也看得对,那是主人有福!“吉宅不全吉,凶宅不全凶。”这是否就是风水其它门派生存的空间和理由?

世称:“一流地师看星斗,二流地师找水口,三流地师满山走。”真的要做一流的峦头地师,也并非易事,不是简单的知道一二三四要砂,六七八九要水就行了,所谓“看星斗”,其实是识星。星体不明,龙脉难辨,龙穴难寻。杨公在《撼龙经》里口口不离星体,廖公也说:“认得星辰形体时,祸福自能知。”晋代郭璞曰:“天分星宿,地列山川。”“天有一星,地有一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九星形体无非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上下相感,吉凶互应。天有北斗,地有龙脉;天有四垣,地有四神;天有二十八宿,地有官鬼罗城;杨公云:“请从垣外论九星,北斗星宫系几名,贪巨武曲并辅弼,禄文廉破地中行。”“大抵山形虽在地,地有精光属星次。体魄在地光在天,识得星光真精艺。”修成正果,谈何容易!

要识山体面背。杨公在《疑龙经》里说:“若是面时宽且平,若是背时多陡岸。”面平背陡,面秀背粗,面润背枯,这是面背的几个主要特征。吕氏风水的观点,真龙脉气主要是向山体开面处这边倾泻的。

要寻龙辨脉。杨公嫡传弟子曾文迪在《寻龙记》里说:“要识真龙有至法,最高峰顶踏。远望四山龙发枝,血脉要相随。节节生峰起祖宗,细认龙行路。”可见寻龙辨脉少不了也要登父母山顶峰。不翻山越岭寻来龙去脉,不登高走低看山水向背,怎么知道山水有情无情,怎么识得穴位是真是假?如果没有精深的水平,没有过硬的脚下功夫,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寻龙点穴那是假话。如今借助“谷歌”仅可参考,亲临其境,绝非一般。“三年寻龙,十年点穴。”夸张得有理由。

还有观砂、察水、看明堂、点龙穴,阳宅风水重外局等等许多学问大有文章。总之,峦头风水师,要具备画家的眼光和美学家的思维,要把一山一水都看活来,看出形象来,看出情意来,看出气质来,看出品格来。

吕文艺老师说得好:“风水学是科学,不是神秘学;风水学是客观辩证的,不是机械的僵死的;风水学是需要我们后人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不是古人已经研究到终极真理的;风水师如果不学习、不研究、不创新、只遵古训,那么风水师将是一代不如一代。”俗歌:“风水先生爱说空,指东指西说真龙,世间若有真龙穴,何不寻来葬乃翁?”这是对沽名钩誉者的讽刺。可以肯定的说,风水宝地是有的,一要看主人有没有福气,二要看地师有没有眼光,正所谓“主人有福,先生有目”。“龙真穴的”是罕见的,甚至是可遇不可求的,要不,世间能有几个帝王将相?又能有几多大富大贵!但是,“如果风水先生自已都在讨饭,怎么能让别人相信你是有水平有能力帮人改造命运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