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属于里虚寒  温化寒饮是关键

第一节 太阴里虚寒 中焦是重点
一、太阴病脉证病机与治则
太阴病为里阴证。病位在里,病性属于阴(寒),病状(病理状态)属于虚。
太阴病与阳明病同为里证,太阴病为里阴证,性质里虚脏寒;阳明病为里阳证,性质里热腑实。
太阴病的证候特点就是虚寒、畏寒无热。
太阴病里证的主要证候: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或溏泻不爽,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自利不渴。或口干饮水不多,或喜热饮。胃中和腹中寒凉喜温。头晕头痛,胸闷,心悸,妇人带下清稀,舌质淡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或水滑;脉象沉弱,或沉弦。
太阴病的病机:里虚寒饮(湿)盛。
太阴病的治则:温里散寒化饮(温法)。
二、太阴病提纲证
太阴病提纲证为《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这一条主要阐明了太阴病提纲及太阴病的治疗禁忌。
太阴病病变反应在三阴的最里层,为大虚大寒之证。
太阴病为里虚寒水饮盛。
阳明为腑,太阴为脏,皆是位于胸腹部的内脏。
三焦包括整个胸腹部脏器及功能,“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明·张景岳《类经·脏象类》)。
太阴病里证所反应的病位亦涵盖于三焦,重点是中焦,中焦是人身胃气的发源地,如《灵枢·营卫生会》所说:“中焦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
胃气立极于中焦,为脾、胃等脏腑整体运化功能所生,是平人之常气,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
《伤寒论》第398条曾有:“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之言,说明运化精微以奉生身的功能主在脾胃之气。
《伤寒论》第280条说:“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这里脉弱是太阴病的主脉,太阴病脉弱,自下利不止,即“自利益甚”,原因在于胃气弱,不能用大黄、芍药,否则会加重胃气虚弱。
由此可见,太阴病的关键病机就是胃气虚弱,辨治太阴病分上、中、下三焦,但关键是中焦胃气。
太阴病里阳虚 衰,阴寒内盛,气血水饮与阴寒互结于下焦则腹胀满,正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说“脏寒生满病。”
寒湿水饮内停不化,浊阴上逆于上焦则呕吐。
里虚寒盛,中焦水饮不化,运化失常,则食不下。
里虚寒盛,不能气化,寒湿水饮下注则下利。
寒为阴邪,其性收引拘急,寒饮凝聚,气滞不通,故时腹自痛。
太阴病病机为里虚寒饮(湿)盛,治法当以温里散寒化饮为主。若误用下法,则加重中阳损伤,胃气愈虚,阴寒气滞不运,下焦寒湿水饮无制而上犯心胸,则引起胸下痞结而硬。所以,太阴病禁用寒下之法。
三、太阴病本证条文解析
太阴病病机为里虚寒水饮盛,其本证以中焦虚寒饮盛为主,所以,以四逆辈温阳理中为辨治关键。
《伤寒论》第277条说:“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这一条概括了太阴病本证,也就是太阴里证的病机及治疗。
太阴里虚寒水饮(湿)盛,不能气化为津液,寒湿水饮下注则下利。
阳虚寒盛,水湿不化,寒湿为阴邪,不热不燥,不伤津液,则不渴。
三阳病的下利多有口渴,是热盛伤津之故。太阴病的下利没有口渴,原因是脏有寒。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辨证要点:下利而不渴,就属于太阴病。
太阴病是里虚寒水饮盛,应当以温里化水饮的原则和方药治疗,故说“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四逆辈应当是以附子、干姜为主要药物的方子,包括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干姜附子汤、理中丸或理中汤等诸多温阳化饮的方。
太阴病为里阳虚,虚寒必有水盛,用附子、干姜正对病机。
有人认为不应包括理中汤,说理中汤中有人参,人参能生津液但无回阳之功。
实际上,《伤寒论》中凡汗、吐、下后,津液有损者,均加人参以救津液,太阴下利津液多有伤耗,理中汤不仅治疗中焦虚寒,而且也能补津液,所以,理中汤应当包括于四逆辈的范畴。
四逆辈涵盖经方很多,都可据证选用,正如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所总结的那样:“陈修园曰:自利者,不因下而利也。凡利则津液下注,多见口渴,惟太阴湿土之为病不渴,至于下利者当温之,而浑言四逆辈,所包括之方原甚广。
王和安谓:温其中兼温其下宜四逆,但温其中宜理中、吴茱萸,寒结宜大建中汤。湿宜真武汤,渴者宜五苓散,不渴而滑宜赤石脂禹余粮汤。而愚则谓甘草干姜汤、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诸方,皆可因证选用也”。
四、医案解析
(19).泄泻(慢性腹泻)
焦某某,女,70岁。2013年7月16日初诊。
主诉:腹泻伴乏力2年余,加重3个月。
病史:2年前,患者不明原因而腹泻,每天大便3~4次,稀溏便,量多,自此一直持续发病。近3个月来,因生气而腹泻加重,每天大便5~7次,泻前肠鸣腹胀难受,腹中气体多。吃饭难以消化,食后即感胃中撑胀满闷难受,一直消瘦。曾去多家医院检查,排除了甲亢,糖尿病等,诊为慢性腹泻。为治疗该病,听到哪儿治得好就去哪儿,到处求医,常服西药,也服过100多剂汤药,疗效不明显。因长期治疗效果不好,患者心烦焦虑异常。听人介绍前来求治。
刻诊:精神差,乏力,腹泻,每天大便5~7次,稀溏便。泻前腹部胀满肠鸣,自感气体在腹中乱窜,频频矢气。腰腹部发凉,膈气频频,口苦,口干不渴,无恶心呕吐,无恶寒发热,纳差,消化功能差,心烦焦虑,舌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黄滑腻,脉细,寸关弦尺沉。
六经脉证解析:精神差,乏力,腹泻,腹胀满肠鸣,纳差,消化功能差,食后胃中胀满,舌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滑,脉细,寸关弦尺沉。为太阴病,中焦失运,水饮内停,下趋于肠道。
口苦,口干,肠鸣,心烦焦虑,苔黄滑腻,脉弦。为阳明病,阳明湿热,气机逆乱。
六经辨证:厥阴病。
病机:胃中不和,中焦失运,水热互结于肠道,气机升降失常。
治疗:生姜泻心汤合诃黎勒散加味:旱半夏30g,干姜10g,生姜30g,黄连5g,黄芩15g,白人参15g,炙甘草15g,煨诃子20g,茯苓30g,红枣8枚(掰开)。6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二诊:患者说,你的药中,吃了后腹部已经不恁胀了,腹泻也减轻了。效不更方,上方调整剂量又服5剂:旱半夏30g,干姜18g,黄连6g,黄芩18g,白人参18g,炙甘草30g,煨诃子30g,茯苓30g,红枣8枚(掰开)。6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三诊:患者说,我在哪儿吃药都没有你开的药有效,现在已经知道饿了,想吃饭了,就是腹部还胀满发凉,还腹泻,但每天只有1~2次。舌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