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姑太太,你们都是葛薇龙 | 杨早·早茶夜读500

500丨沉香屑

杨早金句

“多样化的、历史化的”去看待这些小说

而不仅仅是把它们或者奉为经典

或者沦为谈资,甚至变成标签

我就是姑太太,你们都是葛薇龙

文/ 杨早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之小说民国。我是杨早。

当我又一次在外地拿起手机录音的时候,这已经是今年的最后一次了。用一篇叫做《第一炉香》的小说来作为“小说民国”的最后一节,这也是很有隐喻和反讽意味的一件事,对吧?

《第一炉香》这篇小说,看过的话,你会知道情节并不复杂,讲的是一个叫葛薇龙的女孩子,因为要留在香港读书,寻求有钱姑妈的庇护,这位姑妈也就借此把葛薇龙变成了一个跟自己一样的上流社会的交际花,俨然是想用她来招徕那些自己因为丧失青春,已经招徕不到的客人,有时也把她当作一个礼物,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

这个故事特别容易让人想到同时代的另外一篇看上去截然不同的小说,那就是《小二黑结婚》。《小二黑结婚》里面那位三仙姑,也是舍不得把女儿嫁给小二黑,因为她要用她女儿小芹的姿色来引诱那些浮浪子弟。三仙姑也已经年老色衰,她以前那些老情人都当爹了,要吸引新的年轻人,靠谁?只能靠小芹——所以这两个故事,大家可以听得出来,几乎是同构的:就是一个老的服务人员,她需要新鲜的血液来延续这个行业。

《第一炉香》,很多女性读者都会看得很憋气,包括葛薇龙自己。葛薇龙第一天住到姑妈家里来,看到满柜的衣服,开头以为说姑妈不小心,衣柜没有腾空,后来一试,发现件件都十分合身,才知道这些衣服都是给自己买的。当时葛薇龙脑子里想的是:这跟长三堂子找一个讨人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葛薇龙把自己跟姑妈的关系,比成了当年上海高级妓院引进一位新员工。这个比喻,让葛薇感到内心很羞耻,因为她的本意(至少她这么告诉自己与父母),留在香港,是为了完成一年求学,到现在,要变成替姑妈做艳帜上最闪亮的那一块,难免心有不甘。

但是如果我们先摒弃掉这些道德化的思考,换个故事,比如说姑妈开的是一家茶餐厅,姑妈想把茶餐厅传给自己的侄女,为此花钱用心培养她,包括借她的青春美貌来招徕顾客,把自己的人脉也介绍给后生。这样听起来,是不是就成了一个怀旧励志兼传承非遗的故事?

不管长辈内心有多少的私欲,也就是跟晚辈的私欲正好碰到了一起。如果排斥掉里面那种(我刚才说的)道德意味的话,其实就是一个正常的企业交替传承的过程。姑太太其实没有那么可恶,因为她自己也是选择了这条道路,而且白手起家,走到了晚年。现在她让自己的侄女儿也来走,这里面你说有没有亲情?——当然张爱玲对亲情一向是淡漠的,但是,如果你站在姑太太这个立场,她也就是把自己擅长、熟悉而且从中得利的一种职业转给了她的侄女而已。更何况,总归是葛薇龙自己的选择。

所以我们从后世看,做一个道德性的批判,是很容易的。但是我觉得道德性的批判没有办法把小说的内核说清楚,更何况我们现在活在一个——我觉得是历史上名列前茅的没有什么廉耻的时代,道德似乎在回潮,对物质的欲望倒是前所未有的高涨——我觉得我们也很难批评1940年代那种香港的风气

跟土城说的鄙视链相反,在张爱玲的笔下,香港的道德风气比上海确实要开放的多,感觉也更适合比较下流的人生存,对吧?但是到底哪方面代表着一个时代潮流,代表了一个笑贫不笑娼的风向,大家也应该看得明白。

今天是小说民国的最后一讲,我突然想说,我一早开始主持“小说民国”,其实跟有《第一炉香》有相似之处。就像姑太太让葛薇龙做自己做过的那些事情一样,我自己读民国小说,曾经读出过悲哀、快乐、感伤这些情绪。我也希望没有读过的或者读得不深的小伙伴们,也能感受到这样的情绪,通过小说去认识历史和社会。这是我来主持小说民国年度计划的初衷。

一年下来,一定有人懂得更多,有人得到一些。但总的来说,基本上在我设想的路上往前走,那就是“多样化的、历史化的”去看待这些小说,而不仅仅是把它们变成或者奉为经典,或者沦为谈资,甚至变成标签的这样一批作品,那样做,对这些小说是不公平的,对这些作家也是不公平的。

实际上要做的,无非是这一点。而我又坚持每个人都应该能从小说里读出“自己”,不是文学史,也不是经典评论,更不是大家人多为胜的主流思路,什么萧红是破鞋鲁迅是渣男那种。

所以,我就是姑太太。你们都是葛薇龙。像洞主这样的人,更像那个叫睇睇的女仆,自以为是,自把自为,惜语如金,而且还常常跑题。如果在小说里,这样的人早被姑太太赶回乡下嫁人去了。但是我现在也没法赶走洞主,而且显然他还很受欢迎,我还要号召大家向洞主学习,因为他的解读,不管怎么样,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这是我特别希望的,每个人能够去找到的一条属于自己的小路,通往历史的幽深和小说的神秘。

好,谢谢大家一路的伴随。今年的小说民国到此落幕,我们明年见。

小说民国 音频课

现已上线

👇

文史学者《沉沦》  语文教师《彷徨》

本周主题书

2019.12.23~2019.12.29

「沉香屑」

没有终点站的欲望列车 | 梅子酒

欲望深渊炉香赞 | 李子

战前香港上层社会鄙视链考 | 土城

迭代之间葛薇龙们的故事,谁来书写呢?| 江河

烧的第几炉香,是自己那炉?| 白水

关注早茶夜读,从此阅读有谱系

每晚9:30,不见不散

本期主题

下期主题

红玫瑰

上期主题

本期编辑:白水

早|茶|夜|读

(0)

相关推荐

  • 马思纯新片扑街了,活该!

    关 注 电 影 派,和 片 荒 说 拜 拜 电影派 Vol.3156 国产片年度最失望,非它莫属. <第一炉香>. 未映先火. 一是主演马思纯对原著小说的读后感. 非常浅薄,将名篇解读成了 ...

  • 张爱玲《第一炉香》:小白兔被诱做了交际花?葛薇龙才不是傻白甜

    相比于<倾城之恋>这样妇孺皆知的名作,<第一炉香>虽然也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但在知名度和国民讨论度上还是低了不少的.也就是近来许鞍华翻拍<第一炉香>的消息一出,才给& ...

  • 第一炉香 | 像原谅自己一样,原谅葛薇龙

    距离<第一炉香>上映,还有接近大半个月的时间. 想想这一路走来,从得知许鞍华要染指这一部作品,到演员官宣,到释出预告片,及至最终定档,堪称风雨崎岖. 最为人所诟病的,当属彭于晏的乔琪乔,以 ...

  • 张爱玲《第一炉香》:清醒地看着自己“沦陷”,能救吗?

    张爱玲的作品我读得不多. 高中的时候读过她的一本散文,里面有著名的"生活像一件华丽的袍子,里面长满了虱子","出名要趁早",那时候觉得,哇,文艺至死,简直是偶像 ...

  • 《第一炉香》:以暖拍寒,冷得彻骨

    来源:北京晚报 2021-10-28 09:38 作者:袁云儿 早在电影<第一炉香>公布阵容时,有关男女主角的选角就引发了网友争议.待到影片上映后,主演马思纯和彭于晏则毫不意外地遭到大面积 ...

  • 俞飞鸿的美,救不了《第一炉香》

    可以怪马思纯   可以怪彭于晏   但演员不是唯一的问题 不知道十月犯了什么错,总是被奇特的电影染指. 去年一部3.3分的<喜宝>,让人怀疑自己没看过亦舒. 今年的<第一炉香> ...

  • 重读《第一炉香》

    张爱玲的<第一炉香>和香炉并无关系.不过,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去看香炉的.谁知道,直到结尾也没有看到香炉的魂.自此,我的心里留片阴影,不再看张爱玲的小说. 这次,我在<成为作家> ...

  • 不得不说,《第一炉香》的选角好像真的失败了

    <第一炉香>又上热搜了. 许鞍华导演的电影版<第一炉香>,从两年前选角开始就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每次一旦有角色的剧照放出就会引发网友大量的讨论. 网友们这么关心,主要是因为 ...

  • 重读《第一炉香》,以一种“物的视角”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21-10-27 18:07 作者:王垚 根据张爱玲的小说<第一炉香>改编的同名电影在正式上映之前就已引发诸多讨论,争议尤其围绕电影是否影像化地还原了小说中 ...

  • 张爱玲点上的第一炉香

    琴深如海绝对原创的文字精神,笔随心,文随情,不从俗,反抄袭.人生的意义,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Saying:女作家里的女神张爱玲. 文/如海 昨天是张爱玲诞辰100周年,又适逢许鞍华 ...

  • 《第一炉香》:爱上了活在他人眼里的自己

    从早年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到夺得奥斯卡的<色,戒>,再到近日饱受争议的<第一炉香>,张爱玲的小说向来是影视改编的宠儿.张爱玲擅于将笔下人物 ...

  • 《第一炉香》:沦为交际花的葛薇龙,看似为了爱情实则是为了自己

    小说<第一炉香>是张爱玲24岁时的成名作,文章一发表,便轰动上海滩.对于战时的文学风格来说,她的文笔风格可谓让人耳目一新. <第一炉香>讲述的是女中学生葛薇龙从学生变成交际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