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街北段挖出青石板路
初步判定年代为清末民初,相关部门正研究保护方案
登华街青石板路 网络截图 |
位于祥云街北段的路面在施工过程中,挖出一段长达10余米的青石板路■ 昆明日报记者 王姗 |
■ 昆明日报记者 王姗
“昆明挖出了青石板路!”1月5日,有目击者向记者反映,位于祥云街北段的路面在施工过程中,挖出一段长达10余米的青石板路。昨天下午,五华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人员已到达现场进行查看,并初步认定挖出的青石板路年代为清末民初。
“很昆明”的百年青石板路
即将露脸
1月5日,祥云街北段正在进行管网施工,两条人行道中间已被挖得有三四米深。在原本路面约50厘米厚的土层下,隐藏着10余块排列整齐的青石板,每块青石板目测厚度近20厘米。
“我昨晚跟家人来附近吃饭,路过这里发现的,要不是仔细看,真的很难注意到。” 昆明本土历史学者庄国祥,指着土层侧面说道,“老青石板路面大部分被新路面覆盖着,所以,要从已经挖开处的剖面才看得见,从正面就看不全了。”
“青石板路是昆明老街的一大特色,上世纪的昆明,很多条道路都是用青石板铺成的。”庄国祥在景星街长大,尤其对祥云街的青石板路印象颇深,上世纪80年代,他和他的朋友都要路过祥云街的青石板路,走到隔壁晓东街上的南屏电影院,看一场电影,那是那个年代的人们最时髦的娱乐方式。
“据历史记载,祥云街区是西南地区唯一自开商埠的街区,从清代开始作为昆明的商业中心延续至今,我们称它为昆明的‘三角地带’。”在庄国祥记忆中,祥云街原先的街口宽度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二,因此,青石板路的砖石从现在的马路中间露出,也并不奇怪。
“因为要抗压,昆明的青石板每块都有将近20厘米厚,青石材料质地坚硬,昆明周边的山上可以就地取材拿来铺路。青石的缺点是不耐磨,时间稍微久一点,青石板路就特别滑,夕阳下的老青石板路总是锃亮锃亮的……”在庄国祥看来,祥云街的青石板“很昆明”,他还补充:“清末以前,昆明的道路大多是用鹅卵石,或者不规则的大石块铺成,像祥云街这样的青石板,年代应该是清末民初。”对此,五华区文管所工作人员也给予认同。
庄国祥介绍,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种道路不再适合车辆行走。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昆明不再建青石板路,青石板也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却载满了老昆明的旧时光和乡愁。
青石板路已采取初步保护措施
1月5日接到报告后,五华区文管所所长徐世昌马上和相关工作人员到场察看,文物工作人员初步认定:祥云街青石板道路比现有道路低约50厘米,并且旁边已铺设过排水管,目前的青石板路很可能是“残余下来的”。
徐世昌说:“目前青石板还保存着多少,剩余的青石板保护状态如何,都还不得而知。”
“即刻安排工人对覆盖在青石板上层的砖石进行小心开凿,测量青石板路的面积,包括青石板之间间隔多少,石头如何排列。”根据五华区文管所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对青石板路采取了初步保护措施。
五华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张鸿雁介绍,祥云街施工路段涉及该片区的电力、排水等市政配套设施,地下工程包括将电线、网线、电视线路由空中铺设改为地下铺设。他表示,如要维持原址保护青石板路,祥云街整个北段的路面须整体下降约50厘米,可能会造成地势不平继而引发城市淹水、内涝等问题。
五华区文管所表示,下一步该所将举行文物专家咨询会,邀请文物、住建等相关部门的专家一同研究和论证,尽快编制相关保护方案,妥善处理好市政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
★新闻延展
登华街:昆明最后的青石板路
登华街是一斜坡街道,东西走向。东起华山西路,西至黄公东街,全长223米,宽4—6米,沿此路可登上五华山,故名登华街。现存登华街青石路长69米、宽5.2米、总面积360平方米左右。路面由60厘米×25厘米和30厘米×12厘米两种规格的俗称“小路石”的青石铺筑而成。
清代,昆明城内所有街道路面皆以石砌,甚为坚固。民国初期,当局曾对年久失修凸凹不平的路面进行过维修,但仍以细条石铺就,因此,青石路面成为老昆明城道路特色。
随着时代的前进,昆明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昆明城内的道路全部改造为水泥或沥青路面,仅有登华街保留着一段清代铺就的青石路面。因其保留着老昆明街道的旧貌,对于研究昆明的城市建设史具有不可多得的实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