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我的一个憧憬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教育与优雅的关系就像母亲和女儿。但我说不清她们谁是母亲,谁是女儿,就像我说不清是教育孕育了优雅,还是优雅成就了教育。总之,优雅的教育是我的向往,教育的优雅是我的追求。
今天上午,在一所学校听课。课讲得很平淡,给人的感觉却很舒服。如沐春风。我实在不想用这个已经被滥用的词汇,但一时半会儿想不出别的来表达我的感受。我特别注意观察这群三年级的小孩子。一个个的忽闪着大眼睛,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属于自己的、别致的表情。如果非要找出一个共同的特征的话,那就是含蓄,略带羞涩,但不是拘束。一个小女孩见我照相,偷偷做了鬼脸,随即转过头去;还有一个小男孩,向我张望一眼,笑了笑,似乎是觉得我一个人坐在后面,很可怜,很寂寞。
我尝试加入一个小组,参与他们的讨论。刚坐一会儿,一个孩子突然问我:“您有什么想法?”我一下子愣住了,因为光顾着观察孩子,并没有在意他们讨论的内容。“别着急,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旁边的孩子鼓励我。我更加的窘迫,“哦,哦,我可以先听听再说吗?”我把求助的眼神投向他们。“没问题,”一个小男孩儿很大度也很仗义的说道:“先听我的!”孩子们继续讨论,我从局促中解脱出来,竟也忘记了自己的“主业”,投入地和他们研究起来。
就在这时,“哗啦”一声巨响。所有的小脑袋都抬起来,包括我这颗大脑袋,目光齐刷刷投向声源。一个小男孩儿跪在椅子上讨论,或许是太激动,椅子翻了,人倒了,文具撒了一地。他很狼狈的躺在那里。我等待着哄堂大笑的爆发。就在这时,那个身材不高,看样子还很年轻的老师,突然做了一个手势。“嘘——”她把手指放在唇边,上半身微向前倾,用她自上课以来就一直是安静的、含着微笑的眼睛,环视大家。哄堂大笑竟没有爆发,甚至指指点点、议论纷纷都没有。邻座的两个孩子把摔倒的男孩儿拉起来,三个人一起收拾地上的文具,随后老师也加入。四个人小心翼翼的,恐怕弄出点声响。而其他的人呢,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着各自的任务。也有几个孩子偷偷向这边张望,但仅仅是张望。摔倒的小男孩儿重新坐回到椅子上。旁边的孩子想替他拍打身上的尘土,被老师轻轻的制止了。他想自己拍打,也被老师按住。老师在他的耳边悄悄说了什么,摸摸他的头,走开。
阳光透过窗子照进教室,微尘在光影里跳舞。今天,天气真好。
这一幕在我心头摇曳,如此的从容之美、优雅之美,让我心旷神怡。看惯了课堂上的热火朝天,甚至惊心动魄;看惯了校园里的大刀阔斧,甚至风起云涌;看惯了师生间、生生间的激烈碰撞,甚至剑拔弩张。心平气和、优雅从容倒成了一件稀罕玩意儿。像是一缕久违的风,像是一盏清凉的茶,霎那间,我有所感悟。这不就是所谓的教养吗,没有教养,何谈教育?教育的优雅,优雅的教育,在这看似平常的情境中静静的流淌。优雅滋润的地方,教养之花,悄然绽放。
看看眼前的这位“小老师”。依照现行的评价标准,我不敢肯定她是个优秀的教师;但以这节课的观察判断,她是个优雅的教师。非是我武断,因为我非常清楚,优秀是可以打造的,而优雅是装不出来的。我们的教育,优雅成了稀罕玩意儿;我们的教师,优雅何尝不是稀缺素养?
教育改革为名师涌现创造了绝佳的机会,形形色色的名师从全国各地冒出来。有壮怀激烈的、有慷慨激昂的、有忧国忧民的、有愤世嫉俗的、有涤荡乾坤的、有傲视天下的,优雅而从容的,又有几人?似乎是陷入了一个旋涡之中,几乎每个人都匆匆忙忙、马不停蹄,不要说为何出发,就连去向哪里,都无暇思量。优雅,似乎是一个很久远的梦。
浏览了几篇教人优雅的文章,之后,恍然大悟,原来优雅可以如此修炼。大悟之后却又些许的悲哀,优雅原来可以如此修炼。所以,在本文结束前我不想为优雅开具任何的药方,也不想对任何人指责声讨,只想表达我的一个憧憬:教师们优雅的站在教室里,优雅的行走在教育中;孩子们优雅的生活在校园里,优雅的迎接不可预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