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怎么让人物活起来?要用画家的眼睛去观察,用诗人的语言表达。

好的作品中有生动形象的人物、起承转合的情结及鲜明独特的语言,所有这些融为一个优秀的整体,读者只要看了开头就停不下来,直至读到结尾才长舒一口气,还会时不时的回味。

余华的《活着》满足了上面提到的所有要求。在小说的开篇,主人公福贵老头儿与老黄牛一起出场,老黄牛有很多名字,一会儿叫凤霞,一会儿叫友庆,一会儿叫家珍,一会儿叫二喜,一会儿叫苦根。

读到这里,就吸引了读者的好奇心,为什么要用那么老的牛犁地?为什么一头牛会有那么多名字?

故事就此展开。

前半部分余华塑造了一个渣男福贵,他吃喝嫖赌、打怀孕的老婆、骑着妓女到岳父门口炫耀,终败光了家产,气死了老爹。

后半部分,浪子回头,我们本以为会是大团圆结局,但余华并不偏爱笔下的人物。福贵被抓了壮丁,九死一生回到家乡,却发现母亲早已含泪而终、一场疾病夺去了女儿的声音、儿子与自己形同陌路。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接下来才是真正的高潮,儿子被无良医生抽干了血去世、妻子病死、女儿产后大出血、女婿死于意外,最后小外孙被几颗豆子噎死了。

只剩下福贵老人与老黄牛相依为命,他用亲人的名字命名老黄牛,仿佛他们都在。

写出这样的小说,需要有三种能力。

1、逻辑主线

如果将写作比作放风筝,那逻辑主线就是风筝的线,它决定了风筝的方向和高度。读者在读小说时,也会始终注意着这条线。

没有逻辑主线的小说,是不完整的。整本书会显得拖沓散乱,像极了那些不知所云的烂片儿。

所以,动笔之前一定要先列好大纲,反复揣摩。

2、想象力加持

放风筝不仅需要线,还需要风,想象力就是风。它决定风筝能不能飞。艺术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写自己的小说,如果只是单纯的罗列事实,那是日记。

小说如果没有了想象力加持,便会索然无味,而且也会大大限制了可以写的范围。

比方说《三体》如果没有刘慈欣丰富的想象力,故事就会变成,一个对国家失望的女科学家,想要报复社会,找来了外星人帮忙。当地球人与外星忙于博弈之际,另一波更高级的外星人趁虚而入,双方团灭。

再比如《玛格丽特小镇》如果没有了想象力加持,就会变为,女子结婚两年出轨隔壁老王,丈夫出轨前女友进行报复。女子愤然离家,自杀之际得知自己已有身孕,艰难生女后自杀身亡。

流水账一般毫无美感可言。

想象力源于生活,如果实在没有想象力可以试试走出去,看看大自然观察一下周围的人和事,或者头脑风暴一下。

3、用事件推动

毋容置疑,短篇小说应该具备悬念和戏剧性的结局,普遍的做法是平地起波澜,一个事件接着一个事件发生,随后再一一解决问题。

让人物活起来的关键是为人物安排属于他的事件,用事件推动故事的发展。

麻烦和冲突是故事的灵魂,而事件是体现麻烦与冲突的唯一方式。

在塑造人物时,你说你开心,但开心是一种内在情绪,直接写“我好开心”,读者非但无法感同身受,还会失去读下去的耐心。

同理,你说你悲伤,悲伤的低调而隐晦,没有事件的支撑,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比方说,《红楼梦》中,黛玉初入贾府,什么都不懂,处处留心观察,跟着大家做,吃茶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可见她谨慎敏感。葬花一事又展现出黛玉多情的性格特点。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通篇没有提到原生家庭对松子的影响,但通过她一次次飞蛾扑火,为爱不顾一切的事件,展现出了一个因为从小缺爱而为爱奋不顾身的女子。

4、角色独有的亮眼特点

独有的独特特点,可以让人很容易将它和别人区分开

曾有一个人,请教著名作家:狄更斯,如何才能将小说中人物写的看起来不是一样的?至少不要那么相似

狄更斯说:你如何将门口的马车,都分别一句话描述,且只要一说,便能立马找出你说的那一辆马车呢?

这里说的就是独特亮眼的标志,可以让人更好的发现,并且记住。

说到洛丽塔,你就会想到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和她的白色丝袜~(>_<)~),这就是一个标志

再比如说,描述一个女人,你说她身材适中,且气质高雅

这样的人太多了,谁能记得住呢?

但你再说她只有左边耳朵戴了一枚小巧的水钻耳钉,右边耳朵却是空的,什么也没戴,这样的细节特点,是不是很好的和别人区分开了呢?

刻画的好的人物描写还有很多,方法也是,但在结尾不得不提一点:

或许每个写作者都希望自己笔下的人物,能刻画的讨喜一些,得到读者的认可,但我觉得没有必要刻意那么做,我是说如果你想要刻画一个讨喜的角色,朝这个方向写就可以了,不要刻意在乎读者是否喜欢,因为每一个人物他都有自己独特灵魂的,他并不是完全为了读者而生,做好他自己就已经不易了。

5、从不同维度来鲜活角色

如果你觉得写一个鲜活的角色,且不落俗套很难,这是很正常的。

写作描述比漫画、影视描述,是要困难一些,毕竟没有那么直观,但也可以写的栩栩如生。

我们先列举常规的人物描写方法,然后再深究:

朱自清《背影》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好的角色塑造,都是将许多方法巧妙的混在一起的,并能产生1+1>2的效果.

当然,这些只是描写方式,你还是无从下笔,因为你还根本不了解你想要写的人物,要了解到什么程度呢?

可以尝试从三个维度来看角色:视觉角度,内心角度,环境角度.

也许每一个人物,你都可以先给他准备一张卡片,为他写一个小传,这可以让你更清晰的认识他,他有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他出生前父母在做什么?他多大?长大的过程中受到过哪些挫折、荣誉,哪些是令他难忘的,他的朋友圈子都有哪些?

你要理解你笔下的人物,对他的心理、情感都有一些认知,他有可能会对你说谎,但你要知道,这样的个性,也是他本身的一部分。

他的性格可以是:慷慨、吝啬、和蔼、残暴、诚实、狡诈、勇敢、懦弱,这些哪一个单独拿出来说,都是非常值得写的,为你的人物设置一种基本品格,一种特质,就好比你在射箭中,瞄准了圆盘的准星,这种性格会直接影响到你文章的主旨:比如你想写婚姻关系,忠贞不渝的诚恳就成为你笔下角色的重点。

要用画家的眼睛去观察,才能尝试用诗人的语言表达出来。

因为只有你对角色足够的了解,你笔下的人物才能栩栩如生,鲜活起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