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弼臣:小儿感冒有这些特点需要注意

    I导读:了解疾病的特点,发展变化规律,再结合辨证论治,则事半功倍。(编辑/小谢)

    小儿感冒的临证治疗体会

    作者/刘弼臣

    感冒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乳幼儿期发病更高,一年四季可发病,在了解疾病治疗前,我们先谈一下小儿感冒的特点,了解其特点,才可以有的放矢,抓住本质,灵活应用。

    一、小儿感冒的特点

    1.容易化燥化热

    小儿感冒从表面上来看,是一种极为平凡而轻浅的疾患,病家易疏忽,稍有不慎,传变极易,由于小儿纯阳之体,稚阴未充,往往产生高烧、喘促、化燥、化热,因此伤风感冒是一切急性热病的先导。

    2.常伴有夹食夹惊证候,且极易传变惊风

    小儿体质柔弱,脏腑未坚,消化力弱,受感冒极易停食不化,形成感冒夹食之证;同时小儿神气怯弱,易受惊恐,往往感冒夹惊。甚至有的小儿感冒后寒热稍重,产生抽搐。风为百病之长,其性善行而数变,小儿患病又是无惊不变,无惊不走,每每极难挽救,成人感冒则绝无此现象,我们掌握了小儿感冒的特点,在用药方面就可以有规律可循,有别于成人。

    二、辨证施治

    临床表现微恶风寒、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精神稍差或玩耍自如,治疗只须注意避风,减少乳食,护理精心,不服药自可自愈。如须服药,发汗是中医治疗风寒感冒的总则,但宜微汗,可用葱豉汤,葱白通阳发汗,豆豉升散发寒,对小儿感冒初期较为合适。除具有恶风寒、鼻塞流涕外,发热比较重,无寒或汗出不畅、头痛、咳嗽、面唇发红,咽喉红肿,胸闷气粗,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疗主清热解表,药用荆芥5克,薄荷3克(后下),连翘10克,银花10克,牛蒡子6克,板蓝根10克等。治疗重证时,要注意变证和兼证。

    (一) 变证的治疗

    1.燥化

    小儿感冒投表剂之后无汗,肌肤干燥,且增壮热,心烦、口渴引饮等证,这是小儿体内有热,解表后反使阳气发越,阴津受灼,出现燥化,治宜清解气热,竹叶石膏汤加减。生石膏25克,党参10克,粳米10克,炙甘草3克,加竹叶10克,麦冬10克,半夏5克。白虎汤益气生津,竹叶清烦热,配石膏退热除烦功著,麦冬止呕降逆,清补兼施,阴液充而托汗外解。

    2.热化

    有时小儿感冒,我们选择汗法,投以表剂,但汗出后而热邪并未退出,舌苔由白变黄,舌质变红,唇红而干,烦渴气粗,夜卧不安等证,这本是素体阴虚,病中出汗伤阴,因汗为阴津,以致热反不退,而有化热现象,治疗时切忌再投表散,此时须用滋阴存津,兼佐解表法,以保持其阴液充沛,要用滋阴清热,如生地、生石膏及滋阴解表的玉竹、白薇等。

    3.阳厥

    小儿感冒,常见有几日身热不退,出现手足发凉,热势越高,手足越凉,这是由于阳气被郁,不能外达于表,出现热厥之象,此时治疗宜和解退热,使阳邪外达,我常喜用四逆散加减。

    (二)兼证的治疗

    1.感冒挟食

    外感加停食不运,是小儿感冒常见的现象,一年四季均普遍发生,二者互为阴阳,幼儿胃肠功能弱,过食或吃了不易消化饮食,很容易停食,对外邪抵抗力弱,气候变化极易感冒成病,感冒与消化不良相伴,外有风邪袭表,内有乳食内伤,可成表里同病,其治必须在解表的同时,助以消导,有食积化热,还当配合消法的同时,使用清法,对于体弱患儿,应用和法。

    治疗给予:消食和胃,解表清热。药用表里双解之山栀、豆豉、薄荷、黄芩、黄连、焦三仙、内金、枳壳等,吐者加竹茹,便溏者加白术、木香,热秘用凉膈散。

    2.挟惊

    治疗上不宜过早用辛香走窜之品,易引邪入里,变生他证,临床治疗掌握以下
    三点。

    (1) 宜先疏散以撤外邪,如葱豉汤。葱白、豆豉、桔梗、栀子、连翘、薄荷(后下)、竹叶,加入钩藤、菊花、僵蚕等。

    (2) 第二步,热解平惊,如小儿回春丹,具有化痰,清热镇惊作用,小儿受惊
    后必生痰热,故先解表,以撤外邪,次以镇静以平痰热。

    (3) 表后尚有夜卧不和,惊惕不安现象,此为痰热未清,表里不和,此时给予

    柴芩温胆汤以清痰热。

    上面我们从小儿感冒的轻重分别谈了小儿感冒的治疗原则及方法,现在我们从西医学及传统中医辨证两个角度,谈一下我在临床治疗小儿感冒的一些经验。

    三、须辨风寒与风热

    小儿脏腑未充,肺尤娇嫩,不耐寒热之邪所侵,无论寒热,皆能引起小儿感冒,病因不同病证相异,故必辨清寒热。风寒感冒,以发热无汗为主,热前或热时,有恶寒之象。而风热感冒,一般为发热头身或手足心热,不恶寒或恶寒交错;寒与热可以同时出现,亦有所偏盛,并可以相互转化,但因小儿为“纯阳”之体,“阳常有余”往往热病较多,纵使感受风寒,亦多寒从热化或寒热并见。

    在治疗方面,感冒属表证,解表法为首选,即指汗法,通过汗法,使表邪由汗而解,这仅是一个治疗方法,并不能拘泥于此,且应用汗法亦当慎重。小而“易虚易实”,风寒与风热感冒,治疗时发汗不易太过,过汗伤津,恐生他变。小儿“易寒易热”,往往热多于寒,感冒后易寒从热化,形成寒热夹杂之证。

    所以治疗小儿感冒,但用辛凉或辛温都不会很全面,我在治疗小儿感冒时往往喜欢寒温并用,只是寒重时辛温药多于辛凉药,热偏重时,辛凉药多于辛温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