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志》探究(四)

鲜为人见的《州乘余闻》

水畔杉 供稿 潘晓泉 整理

编者按:德州历史悠悠四五千年,文化底蕴深厚,那些曾经出现在历史长河中的人物、事件,如流星划过长空,转瞬即逝,却在后人的脑海里烙下深刻的印记。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记录这些史实的史料几经更迭,有些故事已经失去它本来的面貌,被错读、漏读,甚至以讹传讹,对地方历史文化的发掘与传承带来不良影响。为此,本版特开设“德州历史文化之谜”栏目,以期众历史文化研究者百家争鸣,对那些在德州成历史之谜的,或者未成谜而闻所未闻的,以及关系到德州历史文化重要方面的说法进行补充或更正,还德州一个真实的历史。

在乾隆《德州志》的“州人所著书目”条目下,记载有《州乘遗闻》一书,光绪年间将此书名刻印为《州乘余闻》。1935年编印的《德州志》中的“艺文志”中记载到,纪昀和赵国华曾分别作有《<州乘余闻>题辞》诗,可见此书是一部关于德州的重要著作,但没有更多的信息。《州乘余闻》是怎样的一部书,后世几乎无人谈及,湮灭在了德州的浩瀚历史文化长河中。

《州乘余闻》编撰者——宋弼

宋弼,字仲良,号蒙泉,乾隆《德州志》及其后的旧志中都有关于他的传记。或许因为他的著作多已失传,所以后人无法对其学术成就有深刻的印象。但宋弼此人是乾隆间德州文苑名家,出身于德州名门世家,祖先宋性曾作为行在刑部右侍郎随朱棣北征,又曾辅佐夏原吉治水,事迹载入《明史》,在德州立有乡贤专祠而被祭祀。

宋弼的父、祖都是德州秀才中最优秀的拔贡,都官教谕。宋弼从小受家族影响,饱读诗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在清代,只有擅长文学书法的新科进士才有资格被选入翰林院,田雯就曾为没有进翰林院而耿耿于怀一世。宋弼入翰林院后任庶吉士(入院的新科状元)教师,并分纂《文献通考》,后官至陕西按察使,主管刑法,正三品高官。在翰林院期间,宋弼日触国家文献,加之又有多年对家乡历史典故的知识积累,乾隆十五年(1750年)业余撰成《德州志略》,随后又撰成《州乘余闻》。

别具韵味的德州人物志

州乘,是州志的别称。《州乘余闻》是宋弼撰《德州志略》后剩余资料的整理著作,记载了德州诸多名人轶事。全书分为“德行”“ 言语”等二十个篇目,记叙了德州自明末到乾隆间一百多年70多个士人官绅的言行轶事。通过人物鲜活个性细节的描述,生动再现了人物的品德、气节、智慧、才华、情趣、风度、追求和嗜好等,立体反映了德州社会生活的侧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侍读萧惟豫退隐后的忍让,副使陈洪谏的遇事敢言,通判赵启睿的刚直,郎中谢重辉的兀傲,司马党淳、司寇李涛的清正,赵善庆“不以两膝易一官”,叶洪、卢宗哲、孙勷的善于识人、乐于助人,刘盛信人不信佛,程珤不为谋高官改年龄等,作者都通过细节刻画而加以赞赏。而对颜希圣有才而科举不中、李嗣美善文而潦倒一生、党淳不受贿而受压等鸣不平,对下层人士受小吏侵欺而愤懑,对马氏后裔遗失祖上诗集而惋惜,对曾任郎中高官而啬俭的“吴穷”,对用糯米汁砌砖、用锡板垫挖建房的达官则予以无情揭露。书中还记载了李自成军委任的德州官员被驱后,其后代又有人任官德州的遭遇,很有史料价值。书中还记叙了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董其昌、王铎等文史泰斗、书法巨擘与德州文士密切交往的轶事,在德州文化史上传为佳话。

《州乘余闻》选取典型细节记人物,犹如沙里淘金,文字虽短缺,却不知搜集积累了多少素材才提炼而成,“检点生平记事珠,丹铅一字几踌躇”。字字精华,刻划人物入木三分,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历久而不忘,远超旧志人物志的平淡概述。从存史角度看,《州乘余闻》是一部别具韵味的德州人物志;从表现手法看,它深得中国现代主义方法之奥,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大学士纪昀对此颇为欣赏,将《州乘余闻》与南朝刘义庆的中国小说鼻祖《世说新语》相媲美。平原刘峻曾为其作注释,广征博引,用书达四万余种,很受世人推崇。纪昀曾为《州乘余闻》作诗以题辞,给予热情称赞和高度评价。

数百年的珍重传承

宋弼作《州乘余闻》,仅为手稿,没有刻印,却在德州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许多风闻此书,爱好德州文献的人涟漪传抄,在德州流传开来。但毕竟不如刻印之书传布广泛,过了三四十年之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编撰《德州志》时,《州乘余闻》已成“未见”之书。

“未见”并不意味着书已绝迹,德州马百遒家就存有一部手抄本。马家是一个文武兼备世家,马家祖先由益都到德州卫当了个百户军官,从此便落户德州。后裔马英,做了太仆寺主簿,是个文官。又出了个马国栋,雍正二年(1724年)武进士,授官乌鲁雅苏台达克守备,遥远数千里,限定报到日期未过半便驰达,人称“飞将军”,立有显赫战功。马百遒是马国栋的曾孙,读书成了廪贡生。咸丰间太平军攻打到德州时,他曾受知州委任办团练防堵,因功被授予武城县学学官教谕。

马百遒爱文,尤其是德州文献,曾为外祖父孙勷刻书。孙勷是德州康熙间名进士,官至通政使参议,掌收四方章奏,是内阁与各部、省机要联络的官署之官,很有文才,“名满天下”。死后家道中落,外甥马百遒把他的遗集《鹤侣斋诗文》刊印行世,同时又整理家传、搜集世传德州地方文献,宋弼《州乘余闻》即在其中。时距宋弼成稿已一百多年。百年余中《州乘余闻》犹存,映现出德州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珍重与有序传承。

到了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马洪庆将《州乘余闻》校刊,使私传一百三十多年的稿本公诸于世。

马洪庆是马百遒的二儿子,字葛村,号啸崖。天资聪颖,博涉群书,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由拔贡选拔到京城兵部做官。拔贡是清代“五贡”中含金量最高的贡生,每十二年在德州秀才中考选一人,是秀才中的佼佼者,不必经逐级考举人、考进士,而直接贡献给朝廷考选授官,但仕途不甚远大。马洪庆在京任官间,同治年又考取了举人,然萌生退隐之念,告归回到家乡,在养知堂致力于诗歌与古文词的研究,许多名士都登门求教,跟从他学习。他尤致力于德州文献,搜求前贤著作,编成《陵州者旧集》六卷,每位作者都编有小传。民国《德县志》说:“此次修志,文献赖以有征者,葛村之功有足多焉。”宋弼的《州乘余闻》自然在马洪庆的搜求之中。既有家传手抄本,又搜得他人传承的抄本,马洪庆十分喜爱,又以未曾刻印为憾,于是立志以养知堂名义刊刻,既以家传本为底本,参考他本校正,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三月始刻,年底工毕。养知堂刊《州乘余闻》版式规矩,字体俊美,在德州旧志中堪为上品。

不幸的是,清光绪年并不是太遥远的历史,而《州乘余闻》却在德州久已失传了。《州乘余闻》是规模最小的一部德州旧志,但笔者搜求起来却一波三折,南下北上数次才复制齐全。2001年春,笔者来到山东省图书馆古籍部,在许多管理员的帮助下,找出《州乘余闻》,安排笔者阅读抄录,后按照原版式重排。但总感觉没有原书好,转而北上来到天津南开大学图书馆,复制了若干页,仍未搜齐。最后只好继续北上进京,找到中科院图书馆古籍部,最终如愿以偿,将《州乘余闻》全文完整地带回了德州。

(0)

相关推荐

  • 清朝大臣崔乃镛

    崔乃镛,(1681年―1754年),字伯H,号餐霞,陕西同官县陈炉镇西堡人. 人物生平 崔乃镛清康熙辛丑年(1721年)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雍正二年(1724年)出任云南寻甸州知州,八年六月题补曲靖 ...

  • 晏非:《保德州志》考补举隅

    <保德州志>考补举隅 康熙.乾隆<保德州志>作为了解保德历史的第一手资料,由于时远事湮.史料有限所致,难免出现一些记载错误以及州志范围内遗漏的史料,作为后人阅读时当小心求证.笔 ...

  • 北宋平江乡贤李志祥及其后裔

    李志祥,生卒年不详,字淮潭,北宋荆湖北路岳州平江县东乡人.年十四,通三经.真宗朝,由科目官知峡州,后擢知襄阳.原配巴陵刘氏,无出:继配刘氏,生子二,曰克勤.克俭:三继许氏,生子一,曰大鹏.大鹏以子纲. ...

  • 卷七十七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七十七 安庆府[二] 名宧三国吴吕蒙[汝南富陂人拜偏将军领寻阳令数进奇计佐吴定皖即拜庐江太守]晋陶侃[鄱阳人徙家寻阳庐 ...

  • 元朝平江州同知欧阳玄小传

    欧阳玄(1273-1358),字原功,号圭斋.其先家庐陵,至曾祖父新,始迁潭州之浏阳.父龙生,道州路儒学教授.玄幼聪慧,其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 ...

  • 《德州志》探究(五)

    正本清源的<州志考异> 水畔杉 供稿 潘晓泉 整理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编纂的<德县志>,对清代旧志的史实记载进行了通盘梳理.书中一再提到乾隆末年州人李有基的<州志考异> ...

  • 《德州志》探究(三)

    弥足珍贵的康熙<德州志> 水畔杉 供稿 潘晓泉 整理 编者按:德州历史悠悠四五千年,文化底蕴深厚,那些曾经出现在历史长河中的人物.事件,如流星划过长空,转瞬即逝,却在后人的脑海里烙下深刻的 ...

  • 《德州志》探究(二)

    明万历<德州志>折射人文鼎盛的德州 水畔杉 供稿 潘晓泉 整理 明万历<德州志>是明代的第二部德州志,在德州失传已二百余年.明万历<德州志>原貌如何?它记载了哪些内 ...

  • 《德州志》探究(一)最早《德州志》之谜

    水畔杉 供稿 潘晓泉 整理 编者按:德州历史悠悠四五千年,文化底蕴深厚,那些曾经出现在历史长河中的人物.事件,如流星划过长空,转瞬即逝,却在后人的脑海里烙下深刻的印记.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记录这些史实 ...

  • 山东省日照德州淄博潍坊四市组合卷(新高考...

    山东省日照德州淄博潍坊四市组合卷(新高考)冲刺压轴系列1:立体几何,函数,解析几何[呲牙][呲牙][呲牙]

  • 第三届中华长江文学奖2021年度诗人奖初选:关金志诗四首

    七律 赞郭明义    关金志 当年戎马走天涯, 解甲犹栽阆苑花. 鲜血常临生死线, 慈心尽在困寒家. 久施仁爱囊如洗, 屡建功勋名似沙. 一自京都传号角, 义旌漫卷遍中华. 七绝 读书有感 行事应知贵 ...

  • 宋史 志第四十三 地理六 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燕山府路

    古籍地理 宋史  志第四十三 地理六 广南东路 广南西路 燕山府路 广南东路.府一:肇庆.州十四:广,韶,循,潮,连,梅,南雄,英,贺,封,新,康,南恩,惠.县四十三.南渡后,府三:肇庆,德庆,英德. ...

  • 张承志:四十七士

    几乎在最初接触日本时,就听说了这个传说.但真的要靠近它时,又觉得它对我们,是那么艰涩. 外国人和日本小孩一样,兴趣盎然,兴致勃勃,喜欢讨论.渲染.琢磨它的每个细节,但感受和道理,都不易说清.中国人尤其 ...

  • 志·礼乐志(四)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