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外之見|谁更留恋,谁更粗糙?——中日艺术微辩

远离公众事件中民族主义的纷扰,中日之争在艺术领域的分辨则相对要冷静得多。

@日藝社 于7月23日发表了一组日本版画家 Hasui Kawase (川瀬巴水)的作品。

从转播和阅读数据来看,这是比较冷门的微博内容。

如今中国的网络平台,更偏好于炫目的性与暴力内容。即使在书法这一领域,也充斥着标题党、以kpi为追求的小编、大腕式的投资人。

观点一|对自然的留戀|

从艺术欣赏转入对比,身份为“當代藝術家及古美术研藏侯拙吾”的@長安盾乙 对此发表了自己的微评:

日本繪畫是一種細膩的心相所折射,對自然和人生充滿了留戀與敬畏,所以那種體察和描繪並非西方的照相式寫意,但真切動人。而中國畫在描繪上大多是不足並粗糙些的,當然很大原因是文人畫家侵去了職業畫家的疆域,但即使職匠也多不堪,呈現種粗礪、自負而略麻木的心相。

▲ 川瀬巴水版画作品

观点二|谁说无留恋|

@艺术史陈明烨 显然对于@長安盾乙 的评论有着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日本繪畫是一種細膩的心相所折射,對自然和人生充滿了留戀與敬畏”;而中国绘画“呈現種粗礪、自負而略麻木的心相。”以沈周在其《夜坐图》上的题词为例:“闻风声撼竹木,号号鸣,使人起特立不回之志。闻犬声狺狺而苦,使人起闲邪御寇之志。”哪里是中国画家对自然无留恋了?留恋着很哩~

▲ 沈周《夜坐图》

|相|

上述两种不同的观点,可能让你很快做出选择——我更同意谁。但细细想来,又都有道理。

中国、日本的绘画艺术都有着精微之至的、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留恋与敬畏,但显然又有着不同的审美取向。

在书法领域,毫无疑问,汉文字的书法法则和艺术流传到了樱花岛国,并绵延千年。但同样,始于上世纪的日本前卫书法之风又吹进中国大陆,带来了变异的“丑书”潮流。

可以说,二者是相互侵染、相互影响的。

偏执于任何一个绝对的观点都无益于概览全貌。但有一点,@長安盾乙 所说的绘画和书法“是一种细腻的心相所折射”,笔者深表赞同——所谓“相由心生”。

我们欣赏一幅画、一幅字,也会不自觉地去剖析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窥探到一个人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风物人情的“相”。

不管如何,千万不要具有“粗礪、自負而略麻木的心相。”

一个没有情怀、没有涵养、没有细腻心相的人,肯定是画不出一幅美丽的画,写不出一手绝妙的字的。

你觉得呢?

我不急,也不在线等。

慢慢思考后,缓缓再留言。

|藝外之見|系列

“葛优瘫”成了瑞典艺术花瓶的设计灵感

六月蓮燦:竟感覺每朵蓮都像妳

挑戰奇跡──13個圓,能創作出什麼動物

无心禅意,一款悬浮的空中花盆——LYFEX

射线下,一幅幅奇妙的古典水墨

風華絕代的京劇手姿──詩意優雅,秀美柔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