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路上两块石刻碑,何人作诗,何人手书
西天路上两块石刻碑,何人作诗,何人手书
毛泽东书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第二首
地处甘肃的嘉峪关、崆峒山都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关山,也是唐僧西天取经路上的必经之地。在这两地矗立的两块石刻碑,成为当地令人夺目的文化景点。
碑文是民族英雄林则徐写的诗。他在被革职“谪戍伊犁”的万里旅途中,抵达嘉峪关。当他策马出关,放眼河山,纵览千古,感慨万端,挥笔写下了《出嘉峪关感赋》4首,抒发了自己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明清时期的酒泉诗歌,虽然也不乏可圈可点的佳作,但极少进入后世研究者的视野。唯独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是一个例外。不仅被多种注本所选录,而且其中有2首还被一代伟人毛泽东手书成书法作品。
《出嘉峪关感赋》第一首是: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这首中的“严关”指的就是嘉峪关,说嘉峪关是“西天”起始的界限。
《出嘉峪关感赋》第二首是:
东西尉侯往来通,博望星槎笑凿空。
塞下传笳歌敕勒,楼头倚剑接崆峒。
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
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
这首诗中出现“崆峒”两字。毛泽东手迹被平凉人刻石立碑,视为崆峒山“镇山之碑”,还在《甘肃日报》发表新闻———《毛泽东大笔写崆峒》。
毛泽东在手书林诗时,自然也是书法随诗意,今人怀古人,肯和感怀之情油然而生。
特别是对于战略要塞平凉,当年长征翻六盘、过陇东而未到崆峒,引为憾事。太平盛世借书林诗,使憾事变为美事,这是历史的恩惠,亦是平凉人的幸运。
特别是毛泽东手书林诗题崆峒的书法艺术,满篇气势雄浑,字字神采飞扬,墨饱笔健,可谓千古绝伦。读后,给人以无穷力量、无尽美感。此碑立于中台,使崆峒增色,游人陶醉。(李奕明)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