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2.18【2017-5-8】

#每日学论语#12.18【2017-5-8】

【原文】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

鲁国多盗贼,季康子为此担忧,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微言微感】

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周公是周礼的集大成者。所以,尽管鲁国从来没有强大过,常常被齐国、吴国欺负,国内也是君上羸弱,陪臣执过,君不君,臣不臣的,一片混乱,但文脉还在,礼仪的根基还在,民风还算是淳朴的。

公元前501年,孔子先后担任鲁国的中都宰、小司空、大司寇、代冢宰,三年时间,不显山不露水,鲁国就做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秩序井然,国泰民安。所以,孔子曾经说过:“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但是,到了季康子执政时期,怎么就变得盗贼四起,匪患此起彼伏了呢?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季康子。

季康子,姬姓,名肥,死后懿号康子。实事求是讲,这个人还是有能力的。他老爸季桓子生前并不看好这个儿子,家主的位置并不打算传给季肥。但是季肥有手段,该隐忍的时候就隐忍,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老爹一死,立马就让老爹指定的继承人暴亡,自己稳稳当当就继承了继承了家主之位。季桓子人死如灯灭,在坟墓里自然管不了庙堂上的事情。季康子成为家主后很快就大权在握,叔孙氏、孟孙氏唯他马首是瞻,鲁哀公对他无可奈何。

季康子当家作主后,鲁国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势头呢?先是摆平吴国,然后战败齐国,后来又请回来孔子,重用冉求、樊迟等孔门弟子,对内实施经济改革,对外实施武装扩张。从一定意义上说,季康子算得上一个能臣了!

但是,孔子不以为然!

季康子要打仗,要搞建设,要敛财做自己的事,自然钱不够花。钱不够就让冉求想办法,冉求有什么办法?那就只好遵命加税。

为此,冉求给自己惹下了大麻烦。本来,孔子是很喜欢冉求的,冉求稳当,不好说话,而且多才多艺,孔子从心里很看重这个弟子。后来,又是冉求请求季康子把老师接回鲁国的,让老师不再颠沛流离。冉求在老师心目中位置自然更加重要。

但是,因为季康子的原因,冉求劝不住季康子,就得罪了老师,老师怒发冲冠,要和冉求断绝师生关系,还鼓动学生们“鸣鼓而攻之”。

孔子不能容忍季康子欺上瞒下。“季氏旅于泰山”,孔老师生气;“季氏将伐颛顼”,孔老师生气;“三家者以《雍》彻”,孔老师同样生气。

所以,孔子不待见季康子。尽管季康子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孔子对季康总是很不客气。

面对这次季康子的请教,孔子用教训的口吻,直截了当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很显然,这是直截了当的批评。意思是,己不正何以正人?你如果行得正,坐得端,堂堂正正,不贪得无厌,不挥霍无度,不想着东征西讨,把精力放到教化百姓上,把精力放到富民养民上,怎么会有那么多匪患?

不折腾,便不会折腾出事情来。

类似的话,老子也说过。

《道德经》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盗贼是如何泛滥成祸患的呢?老百姓是如何变成强盗的呢?有人说,穷山恶水出刁民。

身处穷山恶水,缺乏礼仪教化,缺乏生活保障,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吃了这顿没有下顿,“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这就容易出问题。很多人都会想,左右是个死,逆来顺受,窝窝囊囊,搞不好要饿死,为什么不拼上一把,起码不做饿死鬼,临死也要落个肚圆。

但凡盗贼,一般都是被逼上梁山的,有吃有喝有希望,谁愿意做贼为盗呢?

当然,逼良为娼的事情也是有的。

这就像考试作弊一样,领导大会讲小会说:“奖要奖得眼红,罚要罚得眼黑。末尾淘汰,谁让我丢人,我就让谁丢饭碗。”这样的文化氛围,应试教育,唯分数论,自然也就应运而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种各样的考试作弊也就层出不穷了。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人心不动,社会总也按部就班。人心乱了,心魔起了,社会自然就乱了。

对季康子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缉拿盗匪,而是稳定人心。人心如何稳定?先做好自己,再影响周围,然后自过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哪里还有盗贼发生?

(0)

相关推荐

  • 冉(rǎn染) 逐渐,渐进.常作"冉冉".<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楚辞·七谏>:"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 ...

  • 《论语》人物——子路

    子路 文 / 张丽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17)这是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句子,教育人们求知做学问,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方能求得真知 ...

  • 弟子在鲁国有所作为,孔子出国十四年后终于可以回家了!

    当年孔子在鲁国做大司寇,代理相国的工作,可鲁国是实际权力控制在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这三大家族手中,其中说话最有力度的,是季孙氏的掌门人季桓子. 对于孔子的治国理念,季桓子提不起兴趣,方方面面都不是很 ...

  • #每日学论语#12.18【2017-5-7】

    #每日学论语#12.18 [原文]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 鲁国多盗贼,季康子为此担忧,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 ...

  • #每日学论语#12.1【2017-4-20】

    #每日学论语#12.1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wéi)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wéi)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

  • #每日学论语#12.2【2017-4-21】

    #每日学论语#12.2 [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shí)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q ...

  • #每日学论语#12.3【2017-4-22】

    #每日学论语#12.3 [原文] 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其言也讱(rèn)."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 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

  • #每日学论语#12.4【2017-4-23】

    #每日学论语#12.4 [原文]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xǐnɡ)不疚,夫(fú)① ...

  • #每日学论语#12.5【2017-4-24】

    #每日学论语#12.5 [原文]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wú)."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yǔ)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 ...

  • #每日学论语#12.6【2017-4-25】

    #每日学论语#126 [原文]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zèn),肤受之愬(sǜ),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译文]子张问什么是明. ...

  • #每日学论语#12.8【2017-4-27】

    #每日学论语#12.8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sì)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kuò)犹犬羊之鞟.&quo ...

  • #每日学论语#12.9【2017-4-28】

    #每日学论语#12.9 [原文]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何彻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