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9.21【2017-2-19】
#每日学论语#9.22【2017-2-20】
【原文】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译文】
孔子说:“禾苗出土而不吐穗扬花的庄稼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凝浆结实的庄稼也是有的!”
【微言微感】
谷发芽是苗,芽开花是秀,花结果是实。
生命就是这样循序渐进,周而复始的。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沉淀期、成长期、成熟期。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往往会走火入魔;听之任之,一曝十寒,往往会错失良机,悔之晚矣。
很多少年天才,一开始光彩夺目,让人羡慕不已,但是,操之过急,或者误入歧途,常常如流星滑过,很快就消失沉默了。
宋代大文豪王安石的《伤仲永》,描写了一个“神童”仲永的故事。仲永绝对是天纵之才,从未识字,五岁能诗,而且颇有韵味,邻里引以为奇。如此天才,鼠目寸光但仲永父却给带坏了,只知道带着孩子到处炫耀,以博得些许好处,而不知道请名师指点,悉心栽培。就这样,仲永十二三岁,已经灵气消退,等到又七年,普普通通,泯为众人矣。
我在农村长大,见瓜农常常不厌其烦做一件事——西瓜好不容易开了花儿,他们却毫不客气剔除最早的花,让瓜果重新再长。我不解问为什么?父亲说,过早开花结果,往往不能长大。
过早开的花儿难结果,早结的果难长大。自然界这种现象比比皆是,社会中也不乏其例。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日本有个书法“神童”,9岁时候就写得一手好字,可以和王羲之的书法媲美,4幅作品就卖出1400万日元。 日本书法届一时引起轰动——一致认为一个杰出的书法家就要横空出世了。然而,20年过去了,著名书法家小田村夫找到这个书法神童,却发现他已经沦落成一个普通的画工,再也没有了当年的灵气。
当然,这个故事主要讲模仿不能创新,总是难推陈出新,没有特色,就没有爱艺术。
但从以上故事,我们依然可以归纳两句话:一是聪明不干,等于笨蛋,再好的天赋,不用功也是没有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进步;二是学习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否则不进则退。
事物往往有两面性。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比比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了一种理念——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句话让天下父母惶恐不安。你家孩子不想输在起跑线上,他家孩子不想输在起跑线上,那就只有一种办法——“打提前量”。明明自己孩子智商一般,天分平平,想要出人头地,领跑同龄人,那就只要被裹挟着上“奥数”、“特长班”、“精英班”、“领袖激发营”“早教”“胎教”……
于是,出现一种怪现象:幼儿园学小学的,小学学初中的,初中学高中的,高中完全为了高考。不会爬,就逼着走;不会走,就逼着跑;还跑不稳呢,就慌着竞争马拉松吉世界冠军。结果呢,不输在起跑线上,很多累死在半道上,还有很多孩子干脆躺在地上死活不动。
有个笑话说,天下大雨,大家都在狂奔,只有一个人不慌不忙行走。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快跑。他说:“跑有用吗?前面雨更大。”笑话的背后,其实有很深的道理:现在孩子厌学成风,很少有学习积极主动的,特别是考上大学后,更是对学习深恶痛绝。为什么呢?再努力,也总有做不完的作业,老师不心疼,爸爸妈妈不心疼,为什么不能自己对自己好一些呢?
欲速则不达。我们为了获得好的成绩,却破坏了孩子成长的根本;我们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却破坏了孩子对学习的感情。“苗而不秀,秀而不实”,每一个没有结果的努力,一定是努力的方向和方法出了问题。
一个农夫很苦恼,因为他种的小麦常常会遭遇干旱、冰雹、虫灾、水涝……他整日忧心忡忡,不停祈祷上帝能帮帮他,让他的麦子能风调雨顺,没有灾害打搅。
他的虔诚感动了上帝。上帝答应了他的请求,让他的麦子如他所愿,没有干旱,没有冰雹,没有虫吃鼠咬,没有水涝之忧。
果然,他的麦子一路疯长,长势喜人。但是,收获的季节里,农夫哭了。因为没有水涝干旱侵扰考验的麦子,空有其表,却不结穗。
什么都可以代替,唯有成长无法替代。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经历该经历的,遭遇该遭遇的,不可替代,不可跨越,不可拔苗助长,不可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