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讲 准确选材合理剪裁的步骤与原则
第二十三讲 准确选材合理剪裁的步骤与原则
作文的审题立意是解决文章的任务、主旨和方向问题的,表达角度是确定作者的立场、情感、写作意图问题的。如果它们是解决文章写作的结构、骨架、灵魂问题,那么选材与剪裁是解决文章的血肉问题的,也就是要通过选材与剪裁确定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多些什么,少些什么。这是作文的具体行文路线图。一般来说,完成一篇文章的行文路线,需要经过以下三个步骤。
一、运用联想,打通获取材料的途径
写作文时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思潮如涌、文章才能畅通无阻,一气呵成;思维敏捷、左右逢源、游刃自如文章才能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就选材而言,联想和想象是获取材料的最好途径。
写记叙文我们可以借助于联想,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等方面展开思索,让材料源源不断的涌入我们的脑海。例如作文题目“再次遇见”,我们就可以有一下联想内容:(1)时间上,可以从古今、初一十五、早晚、春夏秋冬,或者雪天里、风雨中、明月下、朝霞里、黑暗中等,既可以交代清楚时间,也可以创设情境与背景。(2)地点(空间)上,中国、外国、城市、农村、家里、学校,卧室、宿舍、食堂,宽广的马路、林荫小道等,写清地点,形成照应。(3)人物上,家人、亲戚、邻居、朋友、同学、老师曾经见过的陌生人等,确定主人公。(4)事件上,关心帮助类、情谊交往类、好人好事类、错事坏事类,既可以是惊心动魄的大事,也可以是日常平凡的小事等,(5)情感上,赞美歌颂、感激感恩、欣喜惊喜、同情怜悯、珍惜珍爱、羡慕向往、思念怀念、憎恨厌恶等,既可以确定主旨,也便于抒发情感。只要沿着相类、相似、相关、相反的线索展开思索,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写议论文,除了可以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上展开联想充实论据,增强文章广度,还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的逻辑推理联想,分析说理,增加文章深度。例如:2020年辽宁省抚顺、铁岭中考作文题目作文“ ,为成功蓄力”如果从勤奋的角度立意写成议论文——“勤奋,为成功蓄力”。就可以按照古今顺序展开联想,既可以联想到“悬梁刺股”、“闻鸡起舞”、“囊萤映雪”的故事为证明勤出成果、勤能补拙提供详实丰富的论据。同时还可以按照中外的顺序联想到唐朝韩愈的“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的警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 “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的名言,以及杰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的著名公式。从而使文章说理变得精辟而深刻。
二、比较鉴别,坚持选材的三个原则。
展开联想,是作文是获取素材的基本途径。当素材源源不断的涌入头脑的时候,如果没有比较鉴别,这个材料也觉得有用,那个材料也放不下,就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要想识别材料,达到选材准确的基本要求,就要遵循以下原则进行比较鉴别。
1.围绕中心原则。我们知道,围绕中心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主题,但是同样的题材却不一定有同样的主题,甚至可以说同样题材的文章往往会有不同的主题。同样以散步为素材,莫怀戚的《散步》与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主题完全不同,同样用背影作为素材,朱自清的《背影》与龙应台的《目送》主题大行径庭,同样写梅,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情感正好相反。因此,材料是确定文章主题的基础,确定文章的主题又是选材的前提。例如作文题目《在我生长的这块土地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主题:(1)叙述家乡的历史沿革,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2)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描绘家乡的自然风光;(3)介绍家乡的建设与发展,赞美勤劳勇敢的家乡人民;(4)叙述家长的养育,怀念长辈的恩情;(5)记叙师长的教导,感恩前辈的付出;(6)回忆同学的往事,表达友情的可贵等。对于不同的主题,我们就要选择不同的材料。如果选择材料(1),那么材料(4)(5)(6)最好不用,材料(2)(3)也要略写。
围绕主题选材重点突出围绕二字,要“围”得密“绕”得紧,与中心有关的材料要坚决留下,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无情删去。写作时还要从以下方面加以注意,主体材料要尽可能做到丰满,背景材料应力求精要;重要的、关键性的材料可以不惧其繁复,次要的、一般性材料则宜求其简约;为一般读者熟悉或容易理解、接受的材料,可以作适度的含蓄处理,而对一般读者来说比较生疏、深奥或不容易理解、接受的材料,则应力求写清晰明了。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详写与略写的关系。
2.求真、求善、求美原则。“求真”、“求善”、“求美”,各有其不同的内涵。“求真”强调的是“真实性”和“现实性”。“ 真实性”要求选材符合实际,符合生活事理。材料不能胡编乱造,而应确有其事。在剪裁过程中要注意辨别材料在反映客观实际、反映现实生活上的真伪,保留那些符合生活实际,具有时代气息,能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可信的材料,摒弃那些虚假的、浮泛的、东拼西凑、生搬硬套的材料。 “现实性”要求选材要有时代感,要努力把表现时代精神、展示现代生活、体现时代风貌的材料优先选用,尽量排除那些陈旧的、落后的或者已经远离我们生活的内容。不能生活在网上购物、快捷支付、手机游戏的信息时代,作文里却依然只是乡间小道、炊烟袅袅、除草、浇水、放牛羊等一些正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状态。
如果说“求真”说作品所反映的内容的要求,那么,“求善”则是如何对待作品的读者的问题,这一原则有两个重点,即“对读者有益”和“受到读者的欢迎”。作品要对读者有益,向读者传递正能量,让读者从中获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有意义的启迪,是我们的责任所在;同时,只有让读者乐于接受,我们的作品才能给读者施加影响,只有我们的作品能够感染读者,读者才会喜欢读,所谓“眼泪点下来,分数提上去”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要学会以故事感染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而不是空洞的说教或者只是喊喊口号。
“求美”是在“求真”“求善”的前提下的更高境界,即要达到“真而美”、“善而美”。“求美”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展示美好的事物,表现时代精神,传递正能量。二是力求让材料达到新鲜、精美、丰富、感人的效果,注意选用新情况、新事例、新风尚、新认识,即使别人用过的材料也要努力从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发掘、表现材料,力争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
总而言之,我们在选材,组织文章结构的时候,要从“求真”、“求善”、“求美”几个方面去综合思考,就文章要反映的生活内容、应采用的写作思路以及读者的需求等因素作通盘考虑,把内容上的美和形式上的美统一起来,形成新鲜、和谐、有特色的完整有机体。
3. 材料典型原则。在众多的写作材料中,要注意选择应用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这样才能更好的突出中心,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据说大作家魏巍在写著名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之前先写了一篇稿子题目是《自豪吧,祖国》,其中运用了20多个他认为最生动的例子,觉得哪个材料都非常生动感人无法放弃,但是整体上看却像一篇流水账,哪个材料也没有写生动,也没有写感人。后来他忍痛割爱仅仅保留了三个典型材料,其他的全部删去,让每一则材料从一个侧面去歌颂志愿军战士的崇高伟大的精神世界,写成了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至今读起来,仍然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三、扬长避短,安排详略的三个前提
一篇作文,详略安排很重要。如何确定文章的详写与略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前提。
1.熟悉对象。这里“对象”包括所反映的生活和所面临的读者。只有对生活熟悉,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才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才能才能取舍自如、游刃有余。相反如果对生活一无所知,胡编乱造,总会漏洞百出,圆满尚且困难,更不用说生动感人了。同样如果对生活一知半解,往往会理不清头绪,说不清缘由,真是的事情也会写成假的。我们反复强调平时注意观察生活,了解生活,熟悉生活,作文时写了解的、熟悉的生活,不要生编硬造,就是缘于这些。例如:杨利伟的《太空一日》把在空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得如此细致到位,就是因为有亲身的经历和独特的感受,这是任何一个没有经历过的人都无法写出来的。再如贾平凹的《风雨》全文生动逼真的描摹了狂风暴雨的全过程,却没有出现一次“风雨” 二字,不仅仅是他写作技巧的高超,更是因为他对风雨场景有深入的观察,足够熟悉。
2.明确目的。文章的写作目的不仅包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还包括自己想要对读者施加什么影响、自己通过这篇文章要表达的需要与追求、兴致与愿望。目的不明确,详略安排就无从说起。例如《曹刿论战》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表现曹刿的战略思想,赞扬他深谋远虑、细心谨慎、用于担当的爱国精神,其详略安排则是战前、战后详写,战争经过略写。再如鲁迅先生的《社戏》作者在结尾时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可是纵观全文,里面并没有对看戏过程做详细的描写,甚至连看戏的内容,戏剧的名称都不知道。而是把写作重点放在了看戏前的波折、看戏路上的美景、归航途中的游戏上。作者的写作目的不在“社戏”上, “好戏”又从何说起呢?分析全文我们得知,作者的写作目的不是想告诉我们“社戏”的内容有多么精彩,多么令人难忘。而是通过与小伙伴去看“社戏”的过程表现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 展示农村少年天真无邪、聪明能干、活泼勇敢,自尊自信的性格,赞美了他们纯朴、诚挚,热情、无私的品德,表达了作者对摆脱封建束缚的自由生活的向往。目的在于“戏”外之“戏”。由此可见,作文详略的安排与写作目的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3.有较高的思想境界。作品是写给读者看的,在写作文时,我们不能凭借自己的好恶或者个人的感情,不负责任的任意发泄或者信口开河,这样会给读者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选材和剪裁都要有求美意识。在内容上,要多选取正面材料,以美的感染达到扬善抑恶的目的;在形式方面,多运用具体描写的方法,让美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留下美好的印象。有些人喜欢从“暴露与批判”的角度选择材料,列出一些不良的现象并加以议论,或者淋漓尽致的描摹丑恶事物以训诫别人。表面上看,作者义愤填膺。但是达到的目的又会怎样呢?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对于不良现象,早已深恶痛疾。揭露与议论,只不过让人们加深一层印象,发泄一下心中的愤懑而已。这样达到的效果于人于己都没有多大好处,轻者带给人消极影响,重者显示自己境界不高。因为纠正不良现象,让人们看到未来的希望,那不是靠“暴露”能够实现的。相反,如果我们从正面取材,树立正面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既可以使人提高思想境界,又可以让人看到纠正不良风气的办法与希望;对于少数存在不良行为的人,在正风正气面前,既可以让他们自惭形秽而思悔改,又可以帮他们找出一条正确的改错之路。因此,在选材与安排详略时,要做到去伪存真、抑恶扬善、褒贬美丑、学会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鉴别,合理取舍。这不仅仅是个技巧问题,与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思想境界高的人,往往会向自己提出更高的标准要求,不满足模仿前人、古人,不受限于现成的结构模式,而是主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而写出水平更高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