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炉带来的温暖
作者:郭建军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每过几年,父亲就会用土块、草泥砌一个方方正正的火炉,火炉上面放几圈炉盘,这是我家取暖做饭的地方,用过两三年便要翻新一次。
那时,团场职工生活不富裕,我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火炉上做饭的铁锅里很少飘出肉的香味,但是母亲却能用很少的清油,炒出美味的菜,全家人乐呵呵地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有滋有味地吃着。
父亲每年会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到山坡上捡柴火和枯黄的茅草,堆放在房门口,供母亲烧火用。
做饭时,母亲会将柴火塞进火炉里,然后用纸点燃,对着炉口使劲吹气,柴火渐渐燃烧起来,屋里顿时升起阵阵浓烟,母亲被熏得直流眼泪。在这烟雾缭绕的火炉上,母亲烹饪着美食,为平凡的生活带来温暖。
每到冬天的晚上,母亲会将土豆洗干净,放进铁锅里,倒入适量的水放在火炉上煨煮。母亲不停地往火炉里添柴,铁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沸腾,火炉上面升腾起一道道白色的蒸汽,带着土豆熟透的香味,热乎乎地弥漫了整个房间。我们围坐在母亲身边,听她讲各种稀奇古怪的神话故事,思绪随着故事飞向了遥远的仙境。
团场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于是,父亲请来泥瓦工,用砖块和着水泥砌了一个方方正正的火炉。
那一时期,母亲做饭时只要打开鼓风机,留存在炉膛里的煤炭火星便呼呼地着成了火苗,母亲再也不会被烟雾熏着眼睛了。冬天的晚上,火炉上的铁锅里煮着羊肉和萝卜,有时母亲将粉丝、蘑菇、菠菜等摆在桌子上,全家人围坐在火炉边,吃着自制的羊肉涮火锅,无比惬意。
父亲边吃边喝着酒,被酒微醺的脸膛,如炉火一样红。母亲时不时地往炉中加煤炭,红红的炉火把母亲的笑脸映成一朵花。
如今,团场职工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父母却离世而去。我搬进楼房,家里改用电炉、天然气灶,煨煮的食物更加丰富多彩。土制、砖制的火炉虽然早已成为历史,但那些温暖相伴、其乐融融的日子,令我永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