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平 | 小火轮
【往期回读】
小火轮
刘志平
作者刘志平先生:1955年3月生,江都小纪人,现居外市。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有小说、散文作品二百余篇散见于《北京文学》《散文选刊》《散文百家》《雨花》《青春》等刊物。部分作品获全国、省、市级文学创作奖。
儿时的小镇,一点也不闹热,陈旧,闭塞。住腻了小镇的我,总想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到大地方开开眼界,可那时的家境并不富裕,哪有多余的钱来让人去耍子。去一趟扬州,那昂贵的汽车票就要花去几天的伙食费。要想去扬州城,只有乘坐那廉价的夜航船了,这还看母亲能否给那一角钱呢。
我十岁那年,终于如愿以偿。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冬天的一个夜里,天很冷,外面下着小雪,我早早地上了床,和衣拥在被子里,像朝圣者那样虔诚地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我不敢合上眼皮,生怕错过那班船,硬撑着双眼,死盯着那台老爷钟。那台老掉牙的座钟,真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步履蹒跚一步一徘徊,老是不到那个点。我终于挺不住,模模糊糊地打起了盹。蓦然间,远处传来那高亢的汽笛声,我一个激灵翻身下床,拉起姐姐快步向船码头奔去。
黝黑的河面上射来一束耀目的光柱,高亢的汽笛一长二短骄傲地向人们宣告它的到来。我雀跃不已,船未停稳,就迫不及待地窜进船舱。低矮的船舱弥漫着呛人劣质烟味和鸡屎臭味,狭窄的空间塞满了乡村农民的鸡篓菜筐,我顾不得这一切,赶紧在窗口挤了一个位置,不顾河面上寒冷的风,兴奋地望着舱外的夜景,心里只想着早一点到达那盼望已久的扬州城。一宵未眠的眸儿,终于看到了不远处那一片辉煌的灯火,河岸边那一溜长长的船运码头,扬州城随后露出她靓丽的风姿。
岁月流逝,一去五十年,儿时第一次出门乘坐小火轮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让人念想。如今,从高速开车去扬州,眼睛眨眨一刻就到,那曾经让我神往的小火轮,早已被更惬意更快速的交通工具所取代。那高铁,那飞机,已将唐代诗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梦想实现。
历经沧桑的运河,再也不见小火轮伴它而行,听不到那高吭的汽笛声伴和涛声。然而古老的河床,长流不息的运河水,通江达海,绵绵不息,汪汪长流与日月亘古不变,一如母亲的乳汁,一直滋养着生生不息的运河儿女,数千年蕴藏的古老而神秘的运河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已融入运河儿女生命中,一呼一吸,一吐一纳,一丝一缕,一点一滴,水乳交融,不可分开。
远眺那京杭大运河,一道长卷碧波白练自北而来,波涛涌涌,浪涛声声。潮涨潮落,月落日升,桑田沧海,运河豪迈。运河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时代潮流有机融合的巨大变化,让世人惊叹。
当年那一张小小的旧船票,又将如何诉说当年,只能让我收藏在心中,因为它是我童年的记忆,童趣依然而在。
更多作者作品请见菜单栏“精彩回顾”—“网友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