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方舟:古文素养必修课笔记(持续更新)
我要读懂没有译文的文言文,嗯 加油💪
1.1字词篇掌握200词,轻松读懂古文
只要掌握180个左右的高频实词和20个左右的常用虚词,我们就能够比较顺利地读通和读懂大部分古文了。
1.单音词多义性,含义精炼。比如说,集体的集字,它的本意是鸟停留在树上,它的引申义就是聚集、集合。
2.词的多变性:历史的发展中词义变化了(豆:古时高脚食器;现在豆类农作物)位移了(腿脚的脚,在文言文当中的意思是小腿,到中古以后开始指脚踝以下的部分)扩展了(理,它在文言文当中的意思是治玉,单指雕刻玉石;而现在的意思是泛指管理一切事物)缩小了(玉玺的玺,原来是印章的意思,现在专指皇帝的印章)感情色彩(诽谤的谤这个词,在古文中是批评议论的意思,是个感情色彩比较中性的词,它在现代汉语当中就是个贬义词)轻重程度(诛杀的诛,本来是责备的意思,后来它的意思逐渐发展成杀戮)
3. 词类活用现象(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判断方法:如果每个词的意思都理解了,但还是读不通整个句子,那么这里很可能就存在特殊的语言现象,词类活用可能就是其中的最常见的现象。
例:“既来之,则安之”之 使动用法,使之来,使之安,这句话就成立了,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
及物动词双宾语,使动用法的可能性就很大。
例:饮yin4之酒,字面的解释是喝它酒,这是讲不通的,所以我们可以套一下使动用法,使之喝酒,就通了。
意动用法是说谓语认为宾语怎么样,套进句子里面,我们主要看动词的意思是不是认为后面的宾语怎么样。(觉得、认为)
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什么小)
4.通假字
在古文中,有一些汉字因为形体或者语音的近似,可以拿来通假使用,本来应该用的字叫本字,被借用的字就叫作假借字。
1.2 句型篇古人行文的常见套路
标点:一句话结束的地方,在字的旁边加一个小圆圈,叫句读;在一句话当中,语气有短暂停顿的地方,在字句后面的居中处加一个实心的点,叫读dou4,写成读书的读字。
文体:按照押韵和不押韵,可划分成两大类:韵文和非韵文。非韵文又分为散文和骈文。散文句法长长短短,不怎么整齐。骈文讲究排比对仗经常是四字句和六字句,比如王勃《滕王阁序》,骈文也称四六文,明清的八股文是骈文的变种。
2.句式
第一种是宾语前置:正常:我吃苹果。宾语前置:我苹果吃。出现谁、何、安,或者否定词不、未、无的时候,还有:是、之,复指宾语,都可能是宾语前置。如:《岳阳楼记》最后一句: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个人,我和谁一起回来。“谁”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前了。“马首是瞻”和“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
第二种是状语后置。现代汉语正常语序:我在家里吃苹果。在家里就是状语。文言文:吾啖苹果于家。状语后置的提示词大多数是介词:于、以。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两个“于蓝”都是状语后置,为“在,比”的意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和以理也都是状语后置。以:用。现代汉语就是以情动之,以理晓之。
第三种是定语后置。我吃了一个红色的苹果,定语后置句就是,我吃了一个苹果红色的,红色的就是后置的定语。定语后置句的关键词:“之”和“者”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求人可使报秦者。
第四种是主谓倒装,就是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比如说,苹果太好吃了,主谓倒装句就变成,太好吃了呀,苹果,目的是为了突出好吃。古文里边的主谓倒装标志词比较明显,一般是:哉、矣,这两个语气词。比如,“甚矣,汝之不慧也。”就是一个主谓倒装句,太厉害了呀,你的不聪明,意思是你实在太不聪明了。又比方说,痛哉,斯言,解释成太痛了,这话,意思是这番话实在是太沉痛了,也是一个主谓倒装句。
古文当中常见的固定句式:
1.无乃……乎或者无乃……与,表示恐怕……吧的意思。比如,无乃不可乎,意思是恐怕是不可以的吧。
2.其唯……乎,表示大概只有……吧的意思。比如,其唯君子乎,意思是大概只有君子是这样的吧。
3.得无……乎,表示该不会……吧的意思。比如,得无有病乎,意思是该不会是有病了吧。
4.把如何、奈何两个字拆开,如……何、奈……何,都是把……怎么样、对……怎么样的意思。如之何,意思是把它怎么样呢?
5.为……所和见……于,都表示被动状态。比如,为人所杀,意思就是被人杀害了。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意思是我曾经被大方之家嘲笑。
不少固定句式搭配的含义和句子开头或者结尾的虚词有很大关系。岂 开头的句子一般表示反问,难道的意思,其 开头的句子一般表示推测,大概也许的意思。乎 在句末,有时候表示疑问。
1.3诵读篇古文诵读的正确打开方式
双声叠韵词,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韵母相同,是叠韵词,参差声母相同,是双声词。音韵和节奏上的美感。偏义复词,比如:得失、缓急、存亡,得失强调的是失,缓急强调的是急,存亡强调的是亡,作用是凑足语言的音节,句式更加工整。
过去没有拼音,用 反切法、直音法来标注汉字的读音。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来标注字的发音。反切法:用反切上字和反切下字两个字共同来标注一个字的发音。反切上字标记的是被切字的声母,反切下字标记的是被切字的韵母。例红,是胡笼切,取胡字的声母h加上笼字的韵母ong就可以拼出红的读音。
1.4工具书篇
1最基本的工具书一字典和词典
《王力古汉语字典》
杨树达《词诠》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古文读本或注本
《念楼学短》
《古文观止》
《论语译注》
3文化常识类工具书
柴德赓《史籍举要》
4古籍书目
《四库全书总目》
张之洞《书目答问》
资料的占有不等于资料的获得。我们生活在海量信息的时代,我们的大脑无时不刻不在接收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信息。大量上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辨析和处理无用信息上,真正内化和吸收的有用信息反而容易被埋没。
2.1《论语》各言其志:孔门弟子的人生进路相谈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盍,he2。文言文常用字,何不,为什么不。
敝,破的、坏的。
文言文中表达“遗憾”常常用爱恨的“恨”,而“憾”在古代反而表示懊恼的意思。
文言文中,“无”,“毋”,“勿”这几个词常常互用。
伐,自夸,自矜。
善,好处。
施劳,第一种是把辛苦的事情施加给别人,第二种是张扬自己的功劳。
十字概括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而今天这短短的一小段中,已经包含了“义、礼”的思想.
颜渊更重视个人修养,提到的都是对自我修身的要求;他回答的重点可以总结为“礼”,就是安贫乐道,谦而有度,这和他的理想以及克己自尊的道德素养是一致的。
子路则更重视人际关系,表达了自己在拓展人际交往方面的愿望。子路性格一向耿直果敢,甚至有时候被孔子嫌弃做事有些鲁莽,他的追求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义”的精神,他认为和朋友分享是最重要的。
2.2《论语》丨子贡问政:什么东西是超越生死的?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的发问是在征询孔子着手国家政事理应遵循的先后次序。子贡的所谓去掉哪一项,是指哪一项可以悠着来,缓着来,而不是不去准备,孔子所谓的何者为先,也是指哪一项应该重点筹备、尽快筹备,并不意味着要彻底裁撤其余两项。孔子的回答也揭示了国家政权在准备充足军备、夯实粮草和取信于民这三件事的轻重缓急。有了充足的军备,才能维护自身安全,抵抗外敌的入侵。储备充足的粮食,民心也得以凝聚。军备和粮食,可以说都是保障生命存续的基本物质条件。而以诚信立国,则是确保政权稳固的思想文化前提。
孔子不太喜欢谈论死亡的终极议题。他讲过:“未知生,焉知死。”生的道理还没有弄明白,怎么可能懂得死亡呢?对于超自然的世界,孔子同样不感兴趣:子不语怪、力、乱、神,神鬼之事也是他极力回避的。孔子在乎的和观照的始终是当下的世界和生活,致力于在此世创造出更好的世界,去过那种非常积极的人生。所以我们常说,儒家学者有积极入世的精神,这一点和老庄等道家学者出世的哲学追求恰好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对儒家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义无反顾地投身熙熙攘攘的人世间,追寻道义的实现。另一方面,孔子对死亡的态度又是非常豁达的。他讲:“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能够获知真理,傍晚死去也是可以的。
#打卡#君主的诚信、臣子的忠信,比君主的愚民和臣子的愚忠更明智更立得住啊!
2.3 善就是对的意思。哉是表示感叹的语气词。信如君不君,信:的确。如,就是如果的意思。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这四组句子的语法结构也是一样的。而且,在否定句式当中,我们更容易判断一个词的词性,跟在否定副词“不”后面的词一定不是名词,所以可以用来帮助我们确定,句中出现的“不”后面的君、臣、父、子,在这里不可能作名词,至于是做动词还是做形容词就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判断。
#打卡#我理解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威信与本分的关系。是一种秩序规范。
2.4《论语》论管仲:贪生怕死还是别有怀抱?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与”(yu2)是个语气词,一般写成“欤”表示疑问和感叹的意思。
“微”,通“无”,就是没有的意思。
右衽:汉服特征。左衽:中原以外少数民族
“谅”:诚实,比如孔子曾经说过:“友直,友谅,友多闻”。“友谅”,就是要和诚实的人交朋友。这里的“谅”从诚实的义项引申开来,解释为固执。
“自经于沟渎“的”经“是缢死、上吊的意思。
忠不忠,还要看对人民有没有尽心,不能只看对“主公”尽不尽节。如果一个人为社会和人民做出了更大的贡献,不是更应该值得称赞吗?而这样的人,或许才是孔子心中真正的“仁者”吧!
2.5《论语》荷蒉者:“出世”Vs“入世”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kui4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继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荷:he4,负荷,担着。
蒉:kui4,用草编织而成的筐子。
有心哉,和下文后面提到的鄙哉、果哉,都是一样的感叹句。“哉”,是表示感叹的常用语气词。有心,指乐声里有深意,是说击磬的人想被人听见赏识而又怀才不遇的痛苦。
“鄙”,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来讲是卑鄙的意思,主要指道德品质方面有缺陷。但在文言文当中,“鄙”虽然也有卑鄙的意思,但更加常见的用法是表示见识短浅。在古文名篇《曹刿论战》中,曹刿曾经讲过“肉食者鄙”,“鄙”同样是解释成见识短浅的意思。
斯己而已矣。“斯”,是就的意思。“己”,就是自己的意思。“已”,是停止、作罢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没有人知道自己,独善其身就可以了,没必要为了别人而出来做事情。
“深则厉,浅则揭”。这两句是来自《诗经·卫风·匏有苦叶》篇当中的诗句。“厉”,是穿着衣服过河,“揭”,是提着衣服过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果水很深,就穿着衣服淌过去,如果水比较浅,就提起衣襟过河。联系上下文,是指应当根据不同的现实采取相应的行动,顺势而为。
#打卡#“果哉。末之难矣。”我倾向于:果然,难以最终实现道义。荷蒉者都说了:不为人所知,就自己作罢,无道则隐,有道则见。这种顺其自然的心态是很难成事的,有时候就是需要迎难而上,孔子所持观点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以我认为是第二种解释,而且“斯己而已矣”的“已”和“末之难矣”为因果关系。
2.6《论语》陈亢问伯鱼:孔子的家庭教育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子亦有异闻乎”,亦有什么乎,是也有什么吗
“尝独立”的“尝”,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副词,曾经的意思。
“鲤”,是孔鲤的自称。古人自称一般都是称自己的名字,显得比较谦恭。平辈关系称呼别人一般称字。
“趋”:是低头弯腰、小步快走的一种行走姿式。
在《孟子·离娄上》篇中,有人问孟子,君子为什么不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们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不是针对孔子和孔鲤的情况而发,当时孟子就回答说,教育必须要讲原则,如果被教育的人听不进去或者做不到,教育者就要生气、发火,这样一来就很容易伤感情。孟子就说,以前的人哪,往往“易子而教”,就是相互换着孩子教育,这样一来,父母亲和孩子之间就不会相互责备,也就不会影响家庭里边父慈子孝的和睦关系了。
3.1《孟子》以德服人:古往今来,何为王道?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假”,是借的意思,也可以引申为凭借。
力不赡也的“赡”,是充足、丰富的意思。
无思不服”的“思”,在句中没有实际的意思,是语气助词。
王道是说用仁义让天下人来归顺,王道政治的着眼点在于搞好内政,让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吸引大家用脚投票。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尧、舜、禹这样的圣王,三代之政。
推行王道讲求以德服人,以人为本,培育这样的政治环境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见效也比较慢。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战国七雄横空出世,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战兼并和武力牵制已经是既定事实,等待仁义政治熟成的空间可以说不复存在,这样一来霸道的强权政治就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主流,孟子的学说也被认为是迂远而不切实际。“王霸之辨”的命题,有时候也转化为“义利之辨”,王道政治追求道义的实现,霸道政治着眼于现实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关于王道和霸道两者孰优孰劣的争论,其实也就是对道义政治和功利政治的取舍,这种争辩一直持续到后世。
#打卡#所以有一句诗可以改成“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王道是沧桑”。。。。。
3.2《孟子》《友善士》:如何加入古人的朋友圈?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斯”,在这里是连词,解释成就、则的意思。
“尚”,是个通假字,通上下的“上”,在这里是追溯、上溯的意思。
“颂其诗”的“颂”,也是一个通假字,通诵读的“诵”字,吟诵的意思。
“是以”,就是因此的意思。
孟子的这段话,是告诉万章怎么样才能结交优秀人物并且向他们学习。从一乡到一国,从一国到天下,结交优秀人物的范围在空间上由小变大,而从同时代的优秀人物,向上追溯追慕古代的优秀人物,则是结交优秀人物的范围在时间上的延伸。即使受制于地理空间的局限,人们也可以打破时间的界限,通过阅读等方式拓展自己的视野,链接到前人的优秀思想。
孟子说,读诗的时候要“以意逆志”,意思就是,读诗的人要用自己的心意去迎取作者的本意和情志。如果既能做到“以意逆志”,又能结合“知人论世”,同时用好这两个方法论,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把握就会更加准确,这两条也是我们如今在从事文学批评的时候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也就可以和历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家做朋友了。
3.3《孟子》民为贵孟子永远站在人民这边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社稷”,这个词我们现在还在使用,比如说江山社稷。在古代,社是土地之神,稷是五谷之神,这两者都是对农业能否丰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神祇,而社稷坛又是古代帝王祭祀的重要场所,所以社稷也是国家的象征。
“是故”,是一个固定搭配,因此的意思。
“得乎”,指的是从哪里得支持。
“丘民”,“丘”,是众多的意思,“丘民”就是老百姓的意思。
“则变置”。“变”,就是更换的意思,我们现在也还在使用变更这个词。
“置”,就是立的意思。合起来,“变置”就是更立的意思。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以说,这三句话已经成为千古不朽的名言。我们仔细品味这三句话,就会发现孟子在措辞方面的深意。民为贵,君为轻。在古代汉语里面,贵的反义词原本应当是卑,尊卑表示地位上的高下,轻的反义词应当是轻重的重,轻重表示份量上的多少。但是,孟子却偏偏使用了“民为贵”这样的提法,而没有说“民为重”。
孟子对君臣百姓关系的看法更为通透。他明确地讲,君主和诸侯百官一样,不过是一份职务而已,君主应当是老百姓的公仆,不称职的人自然可以更换,暴君甚至可以被诛杀。君主如何对待臣子,臣子就应该如何对待君主,并不要求臣子单方面地尽忠职守。他主张,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向背才是左右国家兴衰的关键因素。
比起大夫、诸侯、君主,甚至是神祇,孟子永远选择站在人民这边。孟子的这些观点,就是比起孔子的思想来,也有不少进步发展的地方。尽管如此,孟子的民本思想,与后世的“民权”思想既有联系,也有很大的区别。民权思想来自西方的民权学说,为了在传统理论资源中确认它的合法性,往往追溯到民本思想。
3.4《孟子》太王去邠:“权”和“经”的思辨智慧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幣,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踰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君请择于斯二者。”
“焉”,在这里可以拆分成于是两个字。“免于是”,意思是从这件事当中免除祸害。
“乃”,于是的意思。
属于的“属”,在这里读作zhu3,意思是集合、集会。
“耆老”,耆,六十岁以上叫耆,七十岁以上叫老。耆老,指资深的老者。
“二三子”,是诸位、诸君的意思。
“患”,是忧虑、担心的意思。
踰梁山的“踰”,就是越过的意思。
“邑”,本来是名词都市、城邑的意思,这里是词类活用,名词做动词,建筑城邑。意思是在岐山下面建造城邑聚居起来。
“从之者如归市”。“归”,是趋向的意思。“市”,是市集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追随他而去的人好像赶集(一样踊跃)。
“或曰”,就是有人说的意思。“世守”,是世世代代守望的意思。
身体的“身”,在这里就是我自己的意思。“为”,就是作的意思,擅自主张。
“效”,是致力、献出的意思,从这个义项衍生出来的词,现在还在使用的有效力、效命。
这个二选一的故事反映了孟子思想中“权”和“经”的思辨智慧。所谓“权”就是权时之宜,通全达变,根据非常规的情况适当地灵活地变通自己的做法。比如,孟子给出的第一个选项,让滕文公像周太王一样避地而居,这种做法就是权,虽然不符合当时通行的原则,但他想要保民爱民、减少无谓牺牲和伤亡的出发点也合乎义理。所谓“经”就是效死勿去、为国牺牲的做法,是一般情况下人们普遍奉行的准则。再比如,孟子也举过一些日常生活当中的例子,男女授受不亲,是经,是礼法所在。而嫂子溺水了,小叔子去救她,这就是权,是变通做法。通过这个例子,孟子把“经”与“权”的关系讲得很透彻。后世的一些儒家学者往往犯了过于执着的毛病,死守礼法而不懂得变通。不过,什么时候应当选择权变,什么时候要坚持自我,这样的智慧可能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体会才能感悟吧。
3.5《孟子》仕非为贫也:怎么规划职业道路?
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辞”,是拒绝的意思。
“恶乎”,是一个固定的疑问代词词组,相当于“何所”,表示怎么样或如何的意思。“恶乎”这个词组在《孟子》的其他篇章中也出现过,比如“天下恶乎定”,意思是,天下怎么样才能安定呢。
“抱关”,就是把守城门。
“柝”,就是打更用的梆子。
“委吏”,指的是保管仓库、负责会计工作的小吏。
“会计当而已矣。”这里的“当”,读第四声dang4,解释为恰当、适当的意思。
“而已矣”,这个词组在《论语》和《孟子》当中都曾经反复出现,意思是就可以了。
“会计”,“会”是总和计算,“计”是零星计算,“会计”,就是承担核算工作。
“乘田”,指的是管理牧场牲畜的小吏。
孟子的重点不是强调为了维持生活应当主动从事和选择粗鄙的职业,而是为了说明,如果人们要立朝当官,或者从事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工作,必须以实现自己心中的正义——也就是道为第一原则。要是不能做到这一点,就应该让贤。在这个意义上,孟子提出了一番具有警醒意味的建议,就是人们如果只是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那就没有必要去当大官,去追求超过自己能力和所需的权力和资源。选择一份工作不难,难的是具备这份工作需要的恰如其分的能力,以及承担和这份工作相匹配的社会责任。
3.6《孟子》子好游乎:以不变的平常心应万变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语”,在这里做动词,告诉的意思,所以读作yu4。
“嚣嚣”解释成自得其乐、无欲无求的意思。
“穷”,意思是困窘、不得志。要注意的是,“穷”在文言文里面也有贫穷的意思,但是如果是特指人在仕途上没有出路,只能用穷,不能用贫。
“达”,是显贵、通达的意思。在古文里边,穷和达是一对反义词,贫和富是一对反义词。
“得己”的意思是保全自己的本性。
孟子游说的心态和方法跟当时活跃在各国、主张合纵连横的纵横家有着很大的区别。战国时期七雄并立,主张合纵一派的,号召韩、魏、齐、楚、燕、赵等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抗击秦国。而主张连横的一派,不断劝说其他国家和秦国联合,从而分化和破坏六国合纵的盟约。不过,纵横家们到处游说诸侯王,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各国君主结盟或者毁约,大部分都是为了获取现实的功名富贵,却很少在意自己的片言只语是不是会导致百姓生灵涂炭、民众流离失所。
“内圣外王”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内圣”,本意是指具有内圣品质的人自然无为,“外王”,是指统御天下,合起来的意思是,自然无为且兼有王者身份的人才能够推行王道。这本来是道家的提法。对于个人价值和群体至善的统一,先秦儒家也有类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由己及人、由内向外的表述。从宋代开始,由于宋儒学说具有儒道合一的特点,“内圣外王”就被用来转述和概括儒家思想的两个层面:对内寻求孔颜乐处、安贫乐道的道德境界,对外追求经世致用的尧舜事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体现了儒家学者完善自我、造福苍生的人生哲学,千百年来不断响彻仁人志士的心间。
4.1《礼记》成子高:古人的“极简生死观”
成子高寝疾。庆遗入,请曰:“子之病革矣。如至乎大病,则如之何?”子高曰:“吾闻之也。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吾纵生无益于人,吾可以死害于人乎哉?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
“子”,是对人的尊称,您的意思。
“革”,在这里是通假字,通“亟”,所以读作ji2,解释为危急的意思。
“纵”,是连词,意思是即使。
我们现在提倡厚养薄葬,也是顺应集体意识和时代趋势新风尚的体现。从成子高的话中可以看出,他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对人有益,活着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死后回归尘土,这是他积极人生观的一种体现,也符合儒家学者孜孜以求的入世精神。至于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怎么样才是对往生者最好的悼念呢?我们说,珍视生命的消逝,不在于丧葬形式上怎么样隆重,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往生者遗志的继承和怀念上。
#打卡#厚养薄葬就是生前尽孝比生后厚葬重要,人活着的时候要珍惜,完成遗志遗愿是后人可慰先者唯一的事了。
4.2《礼记》工尹商阳:古代战场杀人守则
工尹商阳与陈弃疾追吴师,及之。陈弃疾谓工尹商阳曰:“王事也。子手弓而可。”手弓。“子射诸。”射之,毙一人。韔弓,又及。谓之,又毙二人。每毙一人,掩其目。止其御曰:“朝不坐,燕不与。杀三人,亦足以反命矣。”孔子曰:“杀人之中,又有礼焉。”
“子射诸”。这里的“诸”相当于“之乎”,大家如果看到出现在句末的诸,可以尝试把它拆解成“之乎”两字,再带入原句理解。意思就是,你射箭吧。
“谓”,就是对…说。
这里句末的“焉”,我们可以把它拆解为“于”和“是”,就是“在这里”的意思。
在文章的第一句,“工尹商阳与陈弃疾追吴师,及之”,一个“追”字,透露出很大的信息量,是全文的文眼所在,有春秋笔法的妙趣。“追”暗示胜利的军队追讨失败的军队,也就是说,楚国的商阳和陈弃疾是在追赶已经败退逃走的吴国军队,而不是在正面战场上两军对垒作战时发生的对抗。当时的战场上,有“不逐奔”这样一个不成文的道德规定,也就是不去追杀已经逃走的人,所以《檀弓》中记载的这场杀戮,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不义的标签,为商阳之后的拒绝多杀埋下了伏笔,暗含了礼制的前提要求。这个故事体现了儒家独特的“礼战”思想,即要求军队必须遵循战争伦理,不妄杀,标榜仁义之师,主张节制暴力,即便在战争当中也不能随便滥杀无辜。由于商阳属于士的阶层,地位卑下,所以只需做好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就可以了,而不应该为了争夺功劳多杀人,这才是遵守礼制的表现。从上下文来看,商阳显然是出于仁爱之心不愿意多杀人,他杀了三个人以后为了制止同车的人继续追赶敌军,还搬出了自己“朝不坐、燕不与”的理由,这番话更多是出于托辞和说服的需要,而不是商阳在主观上认同自己的军功要和身份相匹配。
4.3《礼记》丨杞梁妻:孟姜女的前世今生
齐庄公袭莒于夺,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庄公使人吊之,对曰:“君之臣不免于罪,则将肆诸市朝,而妻妾执;君之臣免于罪,则有先人之敝庐在,君无所辱命。”
“莒”和“夺”都是地名。
“焉”,可以拆分成“于”和“是”两个字,意思是杞梁在那里死去。
“柩”,就是装有尸体的棺材。
“使”,是派遣的意思。
“吊”,是指慰问有丧事或遭受灾祸的人。
“肆”,解释为陈尸的意思,摆放尸首。
“诸”,就是“之于”的合音,“在”的意思。“肆诸市朝”,是一个状语后置句,意思是公开陈尸。
“执”,是拘禁的意思。
齐庄公发兵攻打莒国,在一处名叫“夺”的地方发生战斗,大夫杞梁在那里战死了。杞梁的妻子到路上来迎接丈夫的灵柩,哭得十分悲伤。齐庄公派人去慰问她。她说:“君主的臣子如果是犯法而死,他的尸首就应该公开示众,妻妾也要拘禁起来。如果君主的臣子不是犯法而死,那么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破房子还在,君主不必派人来到这荒郊野外。”按照当时的礼制,只有贱者才接受在郊外的吊礼。《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了同样的故事,还补充了故事的结局:杞梁的妻子在野外拒绝了齐侯的吊礼之后,齐侯最终到他家中进行了慰问。杞梁妻子不卑不亢的态度,不仅等到了迟来的正义,而且也被称赞为守礼的典范。作为一个刚刚失去丈夫的妻子,她在悲痛之中仍然不忘坚持原则,体现了大夫之妻应有的风范。
#打卡#很难评价区分人尊卑贵贱礼仪制度是文明还是糟粕,人在弱势时,风范是守住礼仪规范得来的,人在势强时,风范是打破礼仪常规接受及时的慰问。
4.4《礼记》丨孔子过泰山侧:什么样的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式”通“轼”车前的横木。这里的“式”做动词,扶着车前的横木。
“壹”,副词,强调的意思。
“然”,肯定意义,对的,是的。
“舅”,丈夫的父亲,公公。丈夫的母亲,“姑”来指代,不过,姑在文言文里面有时候也有姑姑的意思。
“今吾子又死焉。”“吾子”,我的儿子。这个词有时候也指“您”。
“何为”,为什么。
“小子”,用来称呼年轻人。
“识”,通“志”,读zhi4,记住。
柳宗元《捕蛇者说》“赋敛毒于蛇”和《礼记》之中的“苛政猛于虎”,各自表达的主旨和内涵还不完全一样,柳宗元控诉的重点在于重税,而孔子的着眼点在于苛政。法家学者认为,要用完备详密的法制来完善各类社会规定,明确刑罚在治国治民当中的具体作用。在儒家学者看来,法条的繁琐苛细可以说是禁锢百姓心灵的最大枷锁,它划定了所有可能触法犯罪的细节,让老百姓动辄得咎,最后只能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什么也干不了。从这方面来讲,暴政固然可怕,但烦苛细碎的法家律令却同样可能让老百姓身陷囹圄。比如,法家学者比较看重罪刑相当,每个人所受到的惩罚都要和他所犯下的罪行相应。但在儒家学者看来,提升所有人的道德水准,让天底下没有诉讼才是最好的结果。
#打卡#贯彻德育、信仰和高尚情操结合健全系统的法治是最稳妥的,恶者可治,弱者可依,权者可控。其实如今猛与虎的是人人自危举报成风的内耗,这是比苛政更不应该有的精神摧残。
4.5《礼记》丨齐大饥:做人没有尊严,和咸鱼有什么分别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取,其谢也可食。”
“袂”,袖子。我们现在说,谁和谁联袂出演,就是从手拉着手、衣袖相联这样的意思引申出来,表示一起、共同的意思。“蒙袂”,就是用袖子遮着脸不想见人的样子。
编辑的“辑”,有聚集、收拢的意思。
“屦”,就是鞋子。“辑屦”,就是拖着鞋子不让它脱落但是因为疲惫而做不到的样子。
“然”,表示什么的样子。“贸贸然”,就是眼睛没有什么光彩的样子。
“唯”,因为。
“从而”,不是我们现在说的接下去怎么样,而是要分开来理解,“从”,就是跟在后面的意思,作动词,“而”是连词。“谢”,是道歉的意思,是古文当中相当常见的古今异义词。
什么是狂狷之士呢?孔子在《论语》中曾经讲过;“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意思是说,如果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那只好和狂者、狷者交往了。狂者性格耿介率性,狷者直申己意,他们都有自己的坚持,不接受无礼的行为。狂狷之士不是孔子共事的第一选择,但与貌似忠良、实际没有是非之分的“乡愿”相比,这些落落寡合的人更加洁身自好,不会与世俗同流合污,因此也得到了孔子的认可。他们用看似极端的行为维护他们追寻理念的价值,让我们感受到世俗生活之外的生命之光。
#打卡#不现实、不世俗的狂狷之人的精神世界,一定是丰富的、浓度高的,只有这样才能对执着的理念够坚定。
5.1《道德经》〡天地不仁:人格化造物主只是美好的想象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槖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刍狗”,是一种用草制作而成的祭祀用的物品,在这里是比喻天地和圣人对待万物和百姓的态度。
“槖籥”,是冶炼火器时使用的风箱,外面用兽皮做成的壳子叫槖,里面的竹管子叫籥。
“不屈”,就是不竭的意思。
“数”,通速度的速,读su4。
“守中”保持住天地之间虚静的状态。
《道德经》的版本系统比较复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的传世文本主要是魏晋时期王弼的注解本,但是这个通行本并不是现存《道德经》最早的写本。现存最早的《道德经》写本是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两种写本,简称甲、乙帛书本。通行本的上篇是道经,下篇是德经;但在帛书本当中,上篇是德篇,下篇是道篇,德篇排列在道篇之前,这样一来,原本按照篇目次序来命名的道德经这个名称本身就值得商榷了。帛书本和通行本在文字内容上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这些版本差异,有些对文本的理解没有影响,有的却会对整篇内容乃至老子思想的读解都产生很大的影响,颠覆以往的解读。
#打卡#“多闻”与“多言”是“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天地之间如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大风箱,输入输出不正像风箱的运作机制吗,但现在不管是哪个版本,都只有一味的单向出或入,这样很快就会穷尽,风箱是要出入两个动作配合的,所以不如保持天地之间最自然的原样,其实还是“无为”。
5.2《道德经》|无之以为用: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辐”,是车轮当中用来连接轴心和轴圈的木条。古代的车轮一般都是由数十根辐条构成的。
“毂”,是车轮中心的圆孔,也就是用来插入车轴的地方。
“埏埴”,就是把黏土揉扁搓圆。
“以为”,是把什么当做、用作的意思。
“器”,就是器具。
“户牗”,就是门窗
“利”,是便利的意思。
“用”,是效用的意思。
“有”可以给人带来便利,而“无”可以用来成全和发挥作用。
古代民间艺人有句俗语,叫“先学无情后学戏”,意思是好的演员要先放空自己,让内心平静下来,然后才能够还原各种各样的角色人物,赋予角色以五光十色的七情六欲,也是这种创作规律的体现。
#打卡#演员是一个容器,要清空自己腾出空间来容纳角色,一举一动才能合情合理,把劲儿使在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