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这三类人要远离

艺述史官方原创

清朝文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清朝的一个进士叫做薛起凤,写了一个对联“人生只有修行好,天下无如喫饭难。”意思是说这天底下什么事情做好,读书最好;那天底下什么事情最难,吃饭最难。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来吃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不仅只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有的时候也会成为对外社交的一个媒介。因此呢,我们也能从吃饭这件小事看出一个人的人品、性格怎么样。今天,和大家分享三种吃饭习惯不好的人。

01

吃饭铺张浪费的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诗是我们小时候乃至现在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就是在告诉我们粮食的来之不易。在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理念里,珍惜粮食也是我们必须遵守的礼仪之一。《朱子家训》中提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意思是说我们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的时候,要想到这碗饭里面付出了多少人的心血。我们生活中需要的半根四线,也要想到这里面有多少种原材料,用了多少人的付出,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些,它们都来之不易。佛家认为粮食就是就是一种福报,而那些浪费粮食的人,就是在消耗自己的福报。遇到那些吃饭铺张浪费,点一桌子菜,结果好几个菜连动都没有动过,这样的人福气会越来越少。

02

夸夸其谈的人

《论语》当中讲到,“食不语,寝不言”。吃饭不语,是一种礼仪、一种文明。在我们身边,经常会有这么一类人,在饭桌中一直说话,而且嗓门还很大。而这种人会给我们一种轻浮、不成熟、哗众取宠的感觉,也正像是曾国藩说的,“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两端;曰长傲,曰多言。”曾国藩有一次在给父亲办生日宴的时候,一高兴,喝了点酒,话就很多,还跟一位好朋友发生了争执,最后好朋友很生气就走了。这件事情过后,他非常后悔,就在日记中反思自己的轻浮行为,发誓从今以后再也不酒后多言了。所以说,在饭桌上,话太多很容易会让人觉得很讨厌,遇到这样的人,大家都会自动的敬而远之。

03

经常劝酒的人

在饭桌上,酒是必不可少的。而有一类人,相信好多人都深有感触,那些经常劝酒的人,把别人灌醉。这种人一般什么心理呢?无非就是两种:一种很能喝,要找人陪自己一起喝;一种是不能喝,还搅和着别人喝。他们会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到处劝人喝酒,这就是人品的问题了,比酒肉朋友还可恶。根据近几年的新闻,劝人喝酒而且还喝醉的,轻则出现交通事故,重则直接当场死亡。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点用在酒桌上也很合适。要懂得将心比心,喝酒伤身这个道理大家都懂。遇到那些一直劝酒的人,还是直接饭后拉黑吧。

钱钟书曾经写道:“吃饭有许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联络感情、谈生意经等等。社交的吃饭种类虽然复杂,性质极为简单。把饭给自己有饭吃的人吃,那是请饭;自己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那是赏面子。交际的微妙不外乎此。”而且历史上的“鸿门宴”“杯酒释兵权”等也都是在吃饭中解决问题。因为,吃饭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怎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