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九讲 太阴少阳篇
入门·经典·临床
《伤寒论》第九讲 太阴少阴篇
【主持人说】
今天又到了“入门·经典·临床”栏目。陈修园说:入门正则始终皆正,可见中医不可入错门。千百年来,中医的发展模式均离不开“读经典、做临床”的范式。欲想通往中医殿堂之门,欢迎来到“入门·经典·临床”栏目,精诚大医漫漫长路,有我们陪您一路同行。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廖伟龙大夫的 《伤寒论》讲座第九讲--太阴少阴篇(共十讲)希望对你有的学习有所帮助。
《伤寒论》第九讲 太阴少阴篇
--根据2018年3月29日讲课录音整理(廖渔)
主持人好,同学们好,大家好。
今天我们讲《伤寒论》第九讲,太阴少阴病篇。在上一讲中,我们讲到《伤寒论》中写得最通畅、而且没有太多问题的章节是少阳病篇;太阴病篇呢,则是《伤寒论》中最短的一篇,全篇只有不到380字。给出了两个方剂,这两个方剂基本上和太阴病机没有太多关系。一个是桂枝加芍药汤,一个是桂枝加大黄汤,以桂枝汤加减一看就知道是太阳中风系列。从这两个方剂药物组成和组方原则和治疗范围看,这两个方子应该放在太阳病篇比较恰当;这两个方剂不需要多说吧,大家自己认真看看就知道了,是太阳病误治或变证系列。现在我将太阴少阴合在一起讲,就是认为这两篇内容太少,特别是太阴病篇,分开讲没必要,所以合在一起讲。
我们看太阴篇,太阴篇的写法和其他章节一样,首先是症状,其次是病机,非常紧凑。
第一条条文,“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
这个条文对症状的描述可以说是非常生动而准确的。如果你是一个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你可以想像到这个病人的情况。 “ 腹满而吐 ”,吐得厉害吗?肯定不厉害,因为他后面还有一句 : “ 食不下”。“ 食不下”是不是想食而食不下呢?食得下食不下的问题不应该在这里出现啊,现在是解决吐的问题你却讲食得下食不下;就好像一个人温饱问题还没解决,你就问他准备买劳斯莱斯还是奔驰样,这不是废话么。吐得厉害的话是不会写 “ 食不下 ” 几字滴。“ 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说明腹痛症状不是不可忍,是断断续续的痛,一会痛一会不痛。
《伤寒论》读得多了你会发现它的用词是非常严谨的,描述是非常准确的。虽然在《伤寒论》中我们会经常发现它的错误,但这些错误和它的用词严谨不是矛盾;怎么理解我这句话?你们去翻开《伤寒论》仔细看看,它对所有方剂使用的症状可以说是不仅仅是形似而且是神似。不正确的地方是有时候会病名和病机对不上,或者是病机和处方对不上。比如说,“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严格来说这个病名就和方剂对不上;病名伤寒肯定不对,但你如果把“ 伤寒 ”二字作为泛指就好理解了;“ 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症状和方剂的描述则相当准确,基本上没有错误。
也正因为《伤寒论》在症状描述和处方间用词准确严谨,我们就更加容易发现这本书一些地方的错误。如果说存在病名、病机、症状和方剂间出现矛盾,一般是舍病名病机,取症状和方剂。例子在这里我就不再举了。
第二条条文:“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前半句补充了一个症状:“自利不渴者 ”,后面说明了太阴病病理病机为“脏有寒”,治则为当温之,中医治疗原则“寒者温之 ”,这个治则非常正确;方剂为四逆辈。从症状到病理病机再到处方,可以说太阴病章节只要有这两条条文就够了,其他是多余的,当然,太阴病篇也和其他章节一样,有时对病机症状的描述是不厌其烦的。
从条文中症状和病机分析,太阴病如果按八纲辨证分析,就是一个中焦脾胃虚寒性的吐利症状。在上一讲中,我曾问大家太阴篇的正方用什么方子比较恰当,有同学回复说用四逆汤,有同学说用理中丸。我们推理一下,文中说了宜用四逆辈,那就肯定不是四逆汤,而是相似于四逆汤类的方子,范围也就比较大,意思是可以根据症状选择轻重剂型使用。我们知道,四逆汤是温补脾肾的方剂,以附子、干姜为主要组成部分,重点在心肾二脏;如四逆汤、真武汤、白通汤附子汤等,这些方剂都具有回阳救逆之功效,但各有侧重。另外还有一个方剂我在这里推荐给大家,就是郑钦安先生的潜阳丹。潜阳丹药物由砂仁、附子、龟板、甘草四味组成,郑钦安先生认为这个方子具有宣中宫一切阴霾之力。和四逆汤比较,我认为四逆汤回阳之力较强,潜阳丹则是温中固守更强;在临床这个方剂用途很广,在临床我常用于现代医学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神经衰弱的病人,表现症状为失眠、腰腿痛、夜尿频、怕冷等症,这是个很好用的方子。
太阴病因为病在中焦脾胃,阳虚症状又较四逆汤证为轻,我们选用理中丸是恰当的。那么,在临床真正有这类虚寒腹泻病人是不是理中丸就行了?从理论上说是可以的,直证阴阳就行了,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加其他药。但是,在临床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如果说病人只有轻微受凉腹泻当然可以,用现代医学理解就是受凉后肠蠕动加快,胃肠平滑肌痉挛引起的腹泻腹痛,胃肠型感冒之类的。另外就是一些慢性肠炎,长期腹泻,表现为虚寒症状者,也可以原方照用。如果是症状较重,合并现代医学所认为的细菌性肠炎,而表现出中医虚寒症状的,那么实际上单纯用理中丸也是不行的,就应该按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加上另外的方药才更为可靠些;加什么药呢?我常用是理中丸加左金丸,是最为恰当的方剂;左金丸方解是泻肝火方剂,具有泻火疏肝,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以左金丸的症状“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辨证为“肝火犯胃”临床并不常见,或者说这三症同见的病人非常少见;而以去除中间条“口苦嘈杂”,只有两个“胃脘疼痛,呕吐酸水”症状的,结合切脉、察舌和其他症状,辨证病机诊断为虚寒性心胃痛的临床病人倒是常见。左金丸的成分我们知道就两种药,黄连和吴茱萸,比例是六比一,有清热作用是因为黄连量六倍于吴茱萸。我们使用这个方剂时,是要清热还是要温胃,就在于它们之间比例的调整。黄连和吴茱萸加入理中丸中使用,黄连量宜小于吴茱萸,甚至只有吴茱萸的一半或三分之一,这样才能起到温胃效果。黄连这一味药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发现,小剂量使用有很好的健胃消炎作用。我临床常用量在3克左右,很少超过5克。这个药太难喝,处方再好也是要让病人能喝下去才能起作用。
好,太阴病就讲到这里,下面讲少阴病。
少阴篇首先第一条就是“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这一条可以说是少阴病症状的总纲,没有“脉微细但欲寐”症状的都不能辨证诊断为少阴病。虽然少阴病症状只有两条,但我们可以从这两条症状中推演出其他症状,也就是和“脉微细但欲寐”相似的症状,如脉沉无力、倦怠神疲等。少阴病的病机没有一个完整的条文,但是散见于后面的二三四五条文中:“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亡阳也,此属少阴”、“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亡阳故也”,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这是定性,病的性质。如果以八纲辨证定位则是心肾阳气俱虚,阴寒内盛,阴不抱阳,阴阳离决;属于危急重证。
少阴病一共给出了十六个处方,下面我们来归纳分析一下这十六个处方。
我们按症状归纳,以基本符合“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症状为先决条件,可以将四逆汤(脉沉者)、通脉四逆汤(脉微欲绝)、白通汤(脉微者)、白通加猪胆汁汤(厥逆无脉)、附子汤(脉沉者)。共五个方剂,这五个方剂属于一个症候群,也就是“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的心肾阳气衰微症候群系列。
在《伤寒论》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条文,比如:“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对这类无法合理解释其病名病理病机的条文,我的观点是不要过于在意解释它们的病名病机;我们心里大概知道它的错误就行了,没有必要牵强附会,非要将黄连阿胶汤吴茱萸汤等这类方剂,归于条文所在的病名内。
因此,我认为其余十一方不属于少阴病症候群也是不必在意。比如说四逆散,从条文中看不出一点和“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的关系,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轻微的气机不畅罢了,如果是重度厥逆怎么可能用散剂?而且还只是“白饮和服方寸匕”这么小的剂量?我不将之归于少阴病篇不等于它们这些处方不重要,其中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就非常重要,而且临床常用。
今天我们重点讲两个方剂,一个是四逆汤一个是麻黄附子细辛汤。
先讲四逆汤。“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一个脉沉二字已经说明了病机是阳气不足,“急温之”说明情况紧急,越快越好;治则治法为“寒者温之”。其余临床症状我们可以根据辨证论治理论予以想像;必然有面白神疲、精神倦怠、气短息微、肢冷畏寒、苔白舌淡等症。在《伤寒论》中,四逆汤是作为一个急救用方出现,用于大汗亡阳、吐利亡阳出现的阴阳离决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失阴救阳。但现在临床大多不是用于失阴救阳,而是用于普通的肾阳虚病人,急救一般来说轮不到我们吧;而心衰病人用四逆汤是确实有效果的,有机会可以一试。
刚才我讲到失阴救阳,这是中医的一种治法,也就是在大汗或大利阴液丢失时用四逆辈急救回阳的意思。中医的理论如果单单从美学上说,是有一种对称美的;阴对阳,里对外,虚对实,温对清,补对泻等等,非常漂亮的对称。中医的治疗原则也是损有余补不足,缺啥补啥,对吧?可是,在大汗大利时却不是缺啥补啥了,而是失阴救阳,因为大汗亡阳(?)。大汗亡阳?不是吧应该说大汗亡阴才对啊;不对,气随血脱阳随阴亡,救阳就是阳生阴长,中医理论就这么说的;好吧听你的,你说补阳就补阳,只要有效果就行,也确实有效果。那么反过来说,阳气不足病人是不是可以补阴呢?阴生阳长阴阳互根啊,对称才行啊。不行,那会滋腻碍阳。所以看起来是平等的实际上是不平等的,看起来对称实行起来又不对称了,是阳气为先。这是道家的思想,注重阳气是根据临床经验得来的,是有道理的。中医的甘草干姜汤又叫复阴汤,也是这个道理,这个方子我也怀疑是从道家而来。这是题外话了。
四逆汤方现在临床使用日益广泛,大概和现代人的体质有关系。现代人劳动减少运动量不足,各种功能都在下降,尤其以心肺功能。现代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增加,四逆汤就有了用武之地。四逆汤不仅仅是用于低血压病人,也用于高血压病人;其附子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附子在空腹时服会导致血压快速下降,要注意。使用四逆汤只要把握好阴阳就行了,不要考虑现代疾病病名,千万不要认为四逆汤不能用于高血压病;一见“高”字“炎”字就以为是实证这是个误区。
好了,下面我们讲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在临床也是一个常用方剂,其使用频率甚至不低于麻黄汤。我们看下条文怎么说的:“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对这个条文很多解释是少阴病本不发热,现在出现有发热,所以还是有表证,因此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这解释太复杂了,没必要。直接将少阴病三字换成太阳病,将反发热中的反字去掉;“太阳病,始得之,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就非常通顺了,而且意思没有一点变化。从八纲辨证下说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就是一个阳虚外感,风寒表证,很简单。这种病人临床非常多,表现为怕冷,无汗,身疼痛,舌淡苔白脉沉。这个方子现在临床使用中常常加减使用,为什么呢?这个方子原方只有三味药,原方剂量很大,这个符合经方的特点,药专力宏。但现在用不了这么大了剂量,好几个原因用不了原方剂;。一个是现代人体质问题,一个是药典规定问题,一个是习惯和经验问题;现在临床应用在加减上一般加上生姜葱白杏仁大枣党参等等。
胡希恕先生曾经有个六经理论,将伤寒六经划分了一下。太阴为里阴证,少阴为表阴证,厥阴为半表半里阴证。这个有点太过牵强了些,大概胡希恕先生就是因为这个麻黄附子细辛汤列在少阴病里面,才得出这么个结论的。在我的《新经方实验录》一书中曾就这个问题做过专门探讨。
好了,太阴少阴篇今天就讲到这里。好像还有点时间,我们聊点题外话。
今天讲完这节课已经是第九讲,还有一堂课就结束整个课程。前几课课后有不少朋友和同学加了我微信,有些给我谈了他们的感想,非常好。谢谢大家。那些赞美的话就没意思了,不必要说,我就说说那些不同意的,给不同意见的朋友和同学聊几句。
希望大家读书不要读死书,要有逻辑思维,要联想,也要有直觉。《伤寒论》这本书很有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想上千年了,有几百位医家对这本书注释,几百家是个什么概念?并不是我嫌弃他们人多,而是说这么多人各有各的观点,谁也不认谁。换个思维也就是说这本书的内容确实有效,有吸引力,个个都要露一手,但是它的理论或者说是对它的解读吧,大家又达不成共识。那么我们再想想,那几百家是什么时候的事呢?都是百年前的,都是在西方文明、西方思想没有进入中国的时候的事。近一百年对这本书的解读没有什么发展,基本是延续前人的思想。中国的国情很特别,是个很特别的国家,如果你看了《巨婴国》这本书你就会理解我的意思。只要涉及到中国文化传统和国粹方面的东西,是很少有人敢用西方的数理逻辑思维去思考的。中医也是这样,很少有人用现代思维去思考过,怕会打破神话。所以今天我就想用现代逻辑思维去解读一下《伤寒论》这本书,这是一种挑战,是对传统的挑战,肯定会受到来自多方向的压力。我希望大家在读这本书时能站在一个更高层面,用另外一种眼光去读,不要只听老师读。在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时,要反思而不是随波逐流。我们崇敬我们的前辈,敬重我们的先贤,确实是要有感恩之心;我们现在所学习的知识是前人积累的经验,所以说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的前人又是站在前前人肩膀上;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一代更比一代强,不可能会一代比一代弱,一代不如一代你就回到树上做猴子去了。尊敬前辈不是畏惧前辈,不是不敢质疑前辈,更不是神话他们。尊敬前辈的最好方式是发扬光大前人留下的东西。前人因为当时的科学水平当时的认知水平所限,是必然会有错误的,就像我们的今天一样,过一二千年,我们的后人会怎么看我们?照样像我们看古人一样,会指出我们今天的很多错误的,会觉得我们的愚蠢。你认为你今天的东西有没有错误的?肯定有,没有就成真理了,亘古不变的真理。明明知道先辈的错误却任其发展不去纠正,实际上这才是真正对先辈的羞辱,也是对后人的不负责任。所以我们读《伤寒论》这本书要客观的态度去读,这本书有正确的地方,也必然有错误的地方,它是人写的,不是神写的,是人都会犯错误。我最反对那种读死书的人;有些人将《伤寒论》这本书神话了,将它每个字、每句话都要想尽办法、用那种他认为可以解释得通的理论去进行解释,还不准别人反对,你反对就扣上你不懂的帽子,这是非常愚蠢的。我也多次讲过,《伤寒论》是一本好书这个我们要承认,是最重要的中医书之一,要读而且要认真读,但没必要神话,一神话就不敢怀疑了。茅于轼先生曾经有篇文章,专门讲到这个神话崇拜的问题,他说到,将某些人某些物神圣化,实际是思辨能力不足的表现,神化他人是当奴隶的根源;将前人圣人化是思想的退步,更是对我们伟大祖先的污辱和亵渎,如果他们泉下有知只会感觉痛苦。我非常赞同他的看法。看看,一说我又说到读书思考问题上去了,还是我认为这个问题重要程度超过其他问题了吧。
另外再谈下会诊的事。有些朋友在网上让我会诊一些病案,我一般是拒绝了。中医是门很有意思的文化或者说科学应用技术。它独立性非常强,基本不存在团队精神。有这么个说法嘛,中医造神西医造庙;意思就是中医打造个人,西医打造团队。西医经常会诊,会诊的目的一般是为了明确诊断。西医分科很细,专业性很强,会诊就大多是跨科的。中医很少会诊,因为中医基本不分科,临床中医分科也只是为了更为专业一点点而已,但治疗诊断原则都是在同一个框架内运行。那么个人水平和经验就非常重要了。中医的会诊也不是为了明确诊断,而是直接上处方。为什么中医很少会诊呢?因为中医会诊对提高处方水平没有太大帮助。你想想,假设有个疑难病人,这里有五个水平相近的中医生,如果他们讨论开出一张处方,有没有可能比他们中间一个人不经讨论开出的处方水平更高?我认为不会更高,可能会七嘴八舌开出一张乱七八糟的处方。如果说他们中间有一位水平更高、经验更丰富的医生,最好的办法是转诊请他诊治,而不是请他共同会诊,会诊会影响他的思路影响他的判断。在这里我又要提到刘渡舟先生,前几天我的《伤寒论》第三讲整理后在学苑平台发表,有些人因为我对刘渡舟先生的书提出了批评而表示不满;实在是因为刘渡舟先生名气大影响大,作为读者我对他自然会要求高些,希望能够理解,我读书喜欢钻牛角尖。 刘渡舟先生评论胡希恕先生时就讲到会诊的事:“每当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如果直接请胡希恕先生诊治是最好的办法,不用让胡希恕先生独排“群贤高手”的众议,还免了麻烦干扰。所以也请邀我会诊的朋友谅解,感谢你们的信任。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最后给大家出个思考题:你怎么理解王叔和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的?这个题目很大,但相信对理解《伤寒论》也有些帮助。
下课,同学们再见。
【作者简介】
廖伟龙医生,笔名王不留行,江西龙南人氏。15岁学医,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师从其伯赣南名医廖家兴教授。从事临床四十余年,学贯中西,著有《新经方实验录》一书。
读经典 做明医
40位國醫大師推薦,
醫道傳承的正統經典,明醫成就的學醫教程。
《醫道傳承叢書》次第引導學生趣入傳統正宗中醫堂奧。
医道传承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