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打灯笼,燃滴滴金,放焰火,小孩子玩火黑夜容易溺炕

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年代,灯笼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古代,灯笼是用于标明官街、商号的门灯(风灯)。灯笼的历史源远流长,学者考证,中国灯笼是世界上发明最早的便携照明工具。甲骨文中的“东”字可能就是对我国古代原始灯笼形象的描绘。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唐朝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人们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富国强”,花灯风气从此广为流行。关于打灯笼的由来,其中流传较广的说法是:元宵节打灯笼的习俗始于东汉时期,东汉明帝刘庄信奉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观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说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此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南朝梁武帝时,出现了用纹饰华丽的锦加绘佛教、天人和神鬼故事等制成的灯笼,形成了灯笼画。灯笼画,这是一种彩绘于传统灯笼之上用于美化装饰灯笼的传统民间美术。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马上乡东四牌村的张家灯笼又称同柱灯笼,因为张家当时住在内黄县同柱村,人们对粘贴在灯笼上的画习惯称为张家灯笼画或同柱灯笼画,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内黄县张家灯笼画的人物形象崇尚英雄,绘画颜色鲜明,大红大绿,夸张朴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内黄县马上乡张家灯笼画的代表性传承人为张四清,张四清大胆创新完善,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为灯笼画加入了新鲜的文化元素,被有关部门命名为“内黄四清灯笼画”。2013年,内黄四清灯笼画被列入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四清灯笼画代表性传承人张四清也被安阳市命名为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手中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村口红灯高挂,慰藉着远方游子孤独的心。谈到与灯笼有关的文章,名气最大的当属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吴伯箫先生的一篇散文《灯笼》,在文章中,吴先生从小孩子的天性谈到燎原的火把,从村口红灯高照,谈到爱国主义热情。

吴伯箫先生在《灯笼》的开篇写道: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吴伯箫先生在名作《灯笼》中虚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作者借灯笼表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吴伯箫先生在《灯笼》一文的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引述保家卫国的名称,表达自己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塞外点兵,吹角连营……你听,正萧萧斑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王建安  摄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