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中年危机”——心理衰老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
年少时有过的梦终究都妥协于现实,尘封于记忆。
1
恰逢“人生得意”,遭遇“中年危机”
现代社会有一句流行的商业营销语:“男人卖保健,女人卖青春,小孩卖快乐,老人卖长寿”。
这句营销语深刻的诠释出了每个人群的不同需求,这些需求随着年龄的变化会出现很大的转移,但是我们的需求仅仅只是看得见的这些吗?
前些年开始流行一个术语叫做“中年危机”,这种现象是指在40至60岁人之间出现的一种心理危机,这种危机普遍表现出价值感的消退,人生陷入困顿和迷茫,严重者可能还会因此而患上心理疾病。
但让我们感到费解的是,出现“中年危机”的群体并不是因为经济状况较差,家庭婚姻裂痕,或者是人格发展不成熟。
这类群体中,不乏有事业有成的商人、掌握一定权力的公司高层等,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有着自己的成就。
从年龄上看,中年正是我们收获果实的人生季节,任何在年轻时辛勤耕作的人,到了这个年纪都会有着自己的收获,有着自己的价值与成就,可谓是正当“人生得意时”。
那这种价值感的倒退,人生的困顿与迷茫感为何会在这个年龄阶段爆发呢?
2
是什么导致了我们内心的“未老先衰”?
其实,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我们可以称之为“心理衰老”。皮肤的衰老是从皮肤开始失去光泽和水分,进而逐渐出现皱纹、斑点等。而“心理衰老”则是我们逐渐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失去目标和方向开始,这其中,价值感的滑坡就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
但对于中年人而言,我们在年轻时费尽力气想去追逐的事物,似乎他们都已经拥有。
事业达到顶峰,家人左右相伴,知己朋友若干,这与“价值感滑坡”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更严重的是,这种滑坡还只是一个开始,有所觉察的人们,于是采取了调整行动,未能觉察的人们,只能逐渐滑向深渊。
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现象:中年人群体逐渐增多对兴趣爱好的涉猎,当然有的选择了积极健康的方式,比如跑步健身、音乐乐器、绘画书法等;有的选择则大众娱乐的方式,比如麻将纸牌等。我们还能惊奇的发现,中年人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投入的时间精力并不比青年人少,甚至熬夜通宵都不是问题。
这些现象都隐隐透着中年人对“心理抗衰老”的大胆尝试,是对“价值感滑坡”的内在探索与自我拯救。
当然,中年危机并不是每个人都一定会有,那些“躲过危机”的人又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前些年的一位网红大爷“王德顺”,大家还有印象吗?年近九十岁的他,仍然活跃在各种舞台、T台之上,一位地地道道的东北人,用生命向我们诠释了一个人可以拥有的无限生命力。
几年前,当我在网络视频中第一次看到他时,心中只萌生一个念头:“我,居然比王大爷还要老?”
是的,这种感受让我深深的意识到,尽管物品还未到中年,我的心灵似乎比我的身体衰老更快,而我仍在每天在争分夺秒的做着“身体的抗衰老”,完全忽略了自己的内心变化。
从王德顺大爷身上,我看到的只有年轻的心态和旺盛的生命力,岁月这把杀猪刀只是在他的脸上留下了一些纹路,但却从来没有影响到他的内心。
因为在王德顺大爷的心中,只有对自己梦想的不懈追求。
王德顺大爷的故事给了我一些启发,似乎“中年危机”的根源并不是在中年,而是在青年时埋下的种子。
让我们把时光回溯,去想想自己在年少时的梦想,这些梦想随着时光的飞逝,逐渐化为雪花,最终融化在我们的梦中。
我们在青年时,仍能记起的梦想,只有一些模糊的碎片。社会的竞争与生存的压力让我们只能将所有目标锚定在追逐现实的物质满足之上。
人到中年,曾经锚定的目标几乎都已经逐步实现,这也让我们的“梦想”走到了终点。
于是,我们开始反思和追问:“自己这么多来究竟是在为了什么而活着?”
养家糊口,抚养子女,还是仅仅为了与生存的压力作斗争?
那些曾经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都熬过来的苦,历经多少风风雨雨都承受过的伤,让自己暂时性的忘记了真实的自己,我们在虚假的“自我充实”状态中度过了大半生。
是的,这就是“中年危机”的根,一颗被我们遗忘在过去的“坏种子”,终究还是在中年时“开花结果”。
3
“青春永驻”的秘诀是“我心永恒”
其实,“中年危机”只是每个人一生之中“心理衰老”的缩影。人在老年时,更会在“死亡焦虑”的作用下忧虑自己的存在感与价值感。甚至有的人在青少年时就已进入了“老人”心态。
每个人都想“青春永驻”,可真正让我们保持年轻的不是外表容颜,而是那颗永不衰老的心。
“心灵青春”的秘诀有很多,但我想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其中的一些因素,在此与大家分享。
探索自己的内在需求:
受传统文化影响,大多数人在前半生中都是围绕“家”在拼搏操劳,奉献自己。这种利他主义的思想根植于社会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
但过度认同而忽略自己的内在感受,就会让人进入一种盲从的状态,就像我父亲经常对我说:“我辛苦工作都是为了你呀。”
且不说这种“只为他人,从不利己”的状态让我产生了多大的心理负担,对于我父亲而言,他也从未有过自己真正的追求,所以,时常会怀疑自己工作的价值意义。
我能感受到,那一遍遍“我都是为了你呀”,就像是他在对自己的暗示和安慰,是想告诉自己“我做得一切都是有很大意义的。”
因此,对于那些从未“真正为自己活着”的人而言,探索自己的内在需求是很重要的一步。为自己而活,既是对家人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区别“我擅长”与“我喜欢”
这个观点来源于我和我爸的一次交流。
一天,我爸又在向我诉说“我都是为了你”的故事,我认真倾听着,待他说完后,我反问他:“爸,你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吗?你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吗?就是特别喜欢的那种。”
我爸愣了一下,说道:“当然,我最喜欢钓鱼。”
“那你会为了喜欢的这些事情去花很多时间吗?”
他抱怨道:“我也想呀,可是没有时间呀。”
“可我看你在有时间的时候也不会去做呀?”
我爸反驳道:“是吗?我可能确实很少做,可那些都是我的强项,我以前还靠钓鱼赚了不少钱呢。”
我回答道:“爸,你知道‘喜欢做一件事’和‘擅长做一件事’的区别吗?”
我没再吭声,但心里却像堵了块石头,我知道他为了这个家庭操劳大半辈子,却从来没有照顾过自己的感受,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他将工作伪装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勤勤恳恳,终其一生。
任何时候,追逐心中所求都不晚
前几日,在抖音上,看到几个白发老人拍的一段视频,视频记录了他们在暮年大胆追梦的故事。视频中,他们扔掉拐杖,身穿夹克,头梳油亮的大背头,脚蹬马丁靴,骑着自己心爱的机车在旅途中驰骋。
而这个画面的前一秒,他们还在病房中,打着吊瓶,体弱垂危,似乎早已与青春活力毫无关系。
看到这一幕,我忍不住泪流满面,听着那摩托的轰鸣,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微笑,内心一阵阵热血澎湃,我告诉自己:
“哪怕当下屈从于现实,但请永远记得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