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不争之争”才是高级的“争”

艺述史官方原创

说起“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们都非常熟悉,但真要说《道德经》的其他内容则不然。有很多朋友认为老子《道德经》的思想已经不适用于21世纪,他所倡导的“不争”是不现实的,诸子百家中,孔子是入世的,进取的,忧国忧民,庄子则是完全超然物外的,非常逍遥,我认为,老子的“道”是则介于二者之间。他的不争,其实是一种“不争之争”。

现在的社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为名利争,为权势争,为生存争,无可厚非。而正因为此,老子的不争才是更为高人一等的策略。

怎么说?我讲这么一个故事,说以前啊年关时,开当铺的张翁店里来了一个胡搅蛮缠的邻居,他以前典当了东西,空手就要来取,不给还破口大骂。张翁见了,只是微笑着说:“我知道你的意思,年关就要到了,急用这些东西,街坊邻居的就不要吵了。”于是把过冬的棉衣长袍交给了那人。当天夜里,那人就猝死在别人家中,死者的亲属为此打了很久的官司,后来才知道其实这个邻居负债累累,无力偿还,他早就服下毒药,想要敲诈一笔,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碰瓷”嘛,张翁却认为,凡是蛮横不讲理就来挑衅的人,多半有所依仗,而张翁的“不争”呢,帮助他躲过了这场碰瓷的无妄之灾。

老子认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很多时候人们急于求成,却适得其反,然而在“不争”的过程中,人们修缮自身,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慢慢地积累着自己的口碑与经验,反而形成了一种吸引人的磁场。不争”是“基础,是“争”的前提,是一种韬光养晦,不为权势名利困扰的理想状态。

我们现代竞争的社会让人们的精神压力非常大,业绩压力、人际关系、贷款压力,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都被这些东西占据了、塞满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啊,比如说,读书做事做家务,做着做着,就走神去想到那些压着你神经的事情,工作,竞争,不愉快——那么“不争”正可以帮你放下这些竞争压力。

老子其实也很注意“争”的意义,只不过他老人家告诉我们,不要看眼前一时的成功,而是目光长远地,达到立于不败之地的境地。以水打比方,百川东到海,“处下”是为了后来居上,如果你冲得太猛,反而有可能遭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尴尬。我比较喜欢的对于“不争”的解读是南怀瑾说的:“生命,只是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不争,是人生至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