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和'穆公亡马',教会我们如何应对成败得失
'塞翁失马'和'穆公亡马'两则故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两个故事。
'塞翁失马'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在靠近边塞的人中,有一位精通术数的人。他家的马自己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来慰问他。这位父亲说:“为什么就知道不是福运呢?”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祝贺他。这位父亲说:“为什么就知道不是祸端呢?”家里有许多骏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骨。大家都慰问他,这位父亲说:“为什么就知道不是福运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男子健壮的都拿起弓箭参战,塞上参战的人,十个死九个,不死的都是重伤。唯独他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的缘故,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这则故事说明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朴素的辩证思想。任何事情都具有两方面,好的事物里面蕴含着危机,好事可以变为坏事;坏事也有转机,坏事可以转换为好事。所以福可变为祸,祸可变为福,这其中的变化难以捉摸,深不可测。
穆公亡马的故事。原文:秦穆公亡马,歧下野人得而共食之者三百人。吏逐得,欲法之。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吾闻食马肉不饮酒者,伤人。”乃饮之酒。其后穆公伐晋,三百人者闻穆公为晋所困,椎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穆公获晋侯以归。译文:
秦穆公走失了一匹马,岐山脚下的农民捉得并分给三百个人一起吃了它。(秦穆公的)官吏追捕到了(食马的人),想按照法律来处置他们。秦穆公说:“有德才的人说不因为畜生而杀人。我听说吃马肉而不喝酒,就会伤及身体。”于是便给酒他们饮。后来秦穆公攻打晋国,(那)三百人听说秦穆公被晋军围困,拿着锐利的武器以死相救,来报答给马肉吃的恩德。这次秦穆公擒获了晋侯班师回国。
这个故事展现了秦穆公以人为本、重人轻物、大度宽厚、高风亮节的优秀品质,讲述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因果关系,阐明了坏事可以变为好事、事物相互转化的辩证哲学。
两则故事里面都包含了事物可以转化的辩证关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仔细分析两者还是有着不一样的境界和高度。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主要是讲塞翁对待事物的看法,看到了事物的两面性,属于预测判断,自身并没有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到影响、推动作用,可称为乐天派,再大的事都从容不迫,天塌了有地接着。这种人生态度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属于对待人生变故和成败得失的基本要求。
穆公亡马的故事,显然就又是一个层次。首先,秦穆公丢失爱马肯定是非常心痛的,宝马不仅是他的心爱,而且,古代人都迷信,宝马的丢失可能隐含着君主的凶兆。当看到宝马被杀,秦穆公能做出这么大度宽容的善举,真是可敬可佩。首先,他并没有塞翁的预判分析,是否会有回报。当时的举动,完全是一个仁慈的君主的自发而为。其二,他遇到突发变故,面对吃马肉的村夫,主动的去化解矛盾,妥善处置,变坏事为好事。因为马已经被杀着吃了,着急发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他又是个明主,不会做杀人的事,何不顺势而为,献上美酒,成人之美呢。他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三,秦穆公被困,危急时刻,三百村夫出手相救,改变了战斗的结局,是得道多助、滴水之恩必有厚报的必然结果。同时晋惠公的被俘,反衬了晋惠公见利忘义、背信弃义必遭天谴的因果关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中国人的爱憎观的朴实表白。
一个是被动的接受,听之任之,只是态度的从容淡定,属于事物发展的初级阶段;另一个是面对现实,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化不利为有利,化危机为机遇,把握矛盾的主导权,促使矛盾由激化、困境、挫折等不利局面转化为积极主动的有利局面。显然秦穆公处理危局的思维方法更是高瞻远瞩、技高一筹、气势如虹,格局更大一些。坏事可以变为好事,这是事物的两面性,但是不能消极等待,而要因地制宜,主动作为,这不正是我们从中悟到的大智慧吗?不正是我们需要在现实中学习的方法论吗?不正是我们面对人生变局和成败得失应持的正确人生态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