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课”的技巧
农家里手间苗时,小手锄灵巧地将垄断开,庄稼便能茁壮成长,这种技艺叫“断埯”;文科学者读古文,手中笔准确地打点加圈,文章脉络便分明,这种技能叫“断句”多有经验的教师授课时,灵活巧妙地随着下课铃声而暂停,留下悬念诱学生,这种能力姑且名之为“断课”。
教师授课都有“断课”的问题。有的教师讲到哪断到哪,下课铃响便断课。这样的断课法,势必造成断得突然,起得困难,学生印记不深,课程气氛冲淡,待至再上课,教师承上费劲,启下费时,一堂好端端的课便会因此丽逊色。久而久之,学生听这样的教师讲课便觉索然寡味。那么,怎样断课效果好呢?我以为不妨采用以下数法。
悬念断课法。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中的说书人,每每于情节转折时留下悬念,在观众悬颈中“断集”,又在观众盼念中“续集”,故而引人入“幕”。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讲授某一原理、事例和工作过程时,灵活地随着下课铃声丽设悬念断课。譬如,“孙子把所著的十三篇兵法献给了吴王,吴王看了以后说什么了呢?且听十分钟以后再讲。”“1970年前后,一种新的激光通信迅速发展起来了,这是一种什么样
的激光通信呢?休息以后同学们就会知道了。”这类断课语,不仅能使下堂课很快进入轨道,而且那富有魅力的悬念常常能使学生早早重返座位。
提问断课法。有时教师刚在黑板上写下一道例题,或画好一则电路,下课铃响了。聪慧的教师马上开口:“这道题究竟应该怎样解呢?请同学们思考。下课。”“这个电路,是什么性质的电路?它具有什么特征?休息以后请同学们回答。”如果教师正在讲解,也可根据讲课内容灵活地向学生提出下一层的思考问题丽断课。例如:“以上讲述的是要选择能够表现主题的材料,那么,是不是能够表现主题的材料全都可以用呢?请思考。下课。”需要注意的是,提问既不可浅显,浅显则无味,无吸引力;又不宜深晦,深晦则使学生茫然,且得不到课间休息。
拈连断课法。修辞学上的拈连,指甲乙两项说话时,一方趁便用对方说话中可适用的词来表现自己的观念。拈连断课法,受启于此。例如,教师正给学生做某项实验,当实验进行到某步骤而发出铃声、类似铃声或其他响声时,恰值下课铃响,教师趁机拈连此声道:“这铃声(响声)告诉我们,实验到这里,该休息了。”“下课铃声和这电机声合成了二重奏,显然是该休息了,下课。“这放电管听到下课铃响,也使劲地噼噼啪啪作响,催我们下课休息哩!下课。”这些断课语,或双关,或幽默,巧妙地将实验停断了。有一次,我刚给学生讲解完一幅图例,图架“叭”地掉下了,此时正好下课铃响,我立即拈连断课,说:“看来这图架也要下课了,下课!”一句风趣话,既免意外失误之窘,又随机断了课,课堂里一片笑声。
笔记断课法。下课时间将临,教师或用幻灯,或用板书,将所授内容之要点或下堂课新内容的标题、要点、图例÷等映放、写画出来,让学生在笔记过程中断课,虽断犹未断多由学生在笔记中开始下节课,虽始早已始。采用这种断课法,教师需适时提出思考等教学要求,以免作完笔记者闲暇,又要照顾到全班学生的笔记进度。
当然,断课的方法还很多,决非笔者所概括的几种。断 课艺术,是学识、智慧、口才以及课堂应变能力的综合性艺术。断课的艺术没有穷尽。它需要我们认真地探索,细心地总结,灵活地运用。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周密地筹划授课进度,必要的课前试讲预演,都有助于主动,恰切、自然地断课。意虽未尽言已尽,故就此“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