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花非花 ——兼谈校级公开课

近日,在学校教导处的组织下,我有幸聆听了三位青年教师执教的三节语文公开课,其一是何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其二是魏老师执教的《葡萄沟》;其三是杨老师执教的《落花生》。听罢,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他们均是年轻教师,课堂自然是充满活力,但是,一堂课只有活力是远不够的,所以,他们所执教的公开课更应该值得我们听课者静下心来反复品味,反思,总结。

平时工作比较忙,但我从来不会因为忙碌而拒绝反思,更不会以忙碌为理由去忘却所听的任何一节公开课。既然是公开课,就值得我们去公开揣摩,公开剖析,公开研讨,其目的是促进同行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我想,这才是学校举行公开课的真正目的吧。关于对公开课的“指点”这事,我一直执有谨慎的态度,为什么呢?一是担心说不到点子上,二是担心自己说错了,三是担心别人无法接受我的观点。正因为如此,在公开课的研讨会上,我时常保持缄默状态,听别人说,总比自己胡谄更实在,或者说,更轻松。

转念一想,既然是公开课,就不怕拿给别人评价,有道是“当面敢批评,难得是诤友。”嘛。再说,任何一节课都是不够完美的,真正完美的课是表演课,而不是生成的课,那么,我们渴望什么的公开课呢,当然是设计巧妙,且课中流程自然,内容厚实、具有生成性的效率的课堂教学。那么,反观这三节课,到底带给了我怎样的思考呢?

从三节课中,不难看出,三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是特别扎实的,这主要体现在教学语言,板书设计,朗读功底,课堂驾驭,课堂应变等方面。应该说,三位老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是特别到位的,也就是以语言为基础,通过对课本的朗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探究、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接新知,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目标。但是,公开课不是常态课,既然是具有公开性的课,就需要有公开出来值得同行借鉴学习的东西,就这一点而言,在三节课中,似乎少了一点。毫不隐瞒地说,我听了三节课后,总感觉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导致产生这生感觉的原因何在?我想,是教师在找准教学设计的点上下的功夫不够,在教学流程中显得有些臃肿,华而不实。试想,听课老师都有如此感觉,学生呢?自然是不必说的。这是三节课留给我的整体感觉,或者说是一种遗憾吧。

那么,纵观三节课,哪些地方值得商榷呢?

一、何老师:《鸟的天堂》

何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紧扣关键句段朗读,这一点做得很好,但是,何老师在制作PPT时,犯了一个错误:“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中把“数目”写成了“树木”,何老师紧扣这一句让学生反复读,找出“不计其数”且理解其词义,让学生从中明白树多且茂盛。遗憾的是这张有病的PPT反复呈现,学生至始至终没有发现,老师也没有发现。由此,我想到一个课堂问题:课堂需要发现,而学生没有发现,我们敢说这样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吗?

这节课,切入点选择值得探讨一下。美文需要用美的手法教,而选择美的切入点很容易把学生带进文本,四年级的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字词的理解,还应该有分析文本的能力训练。那么,设计教学时,可否从“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下点功夫呢?这一句处在文中第八自然段句,且独立成句。如果以此为爪手,让学生读出其中的美丽图画,读出其中的感叹情愫,再引导学生说“美丽体现在哪?”“为什么作者在这里用了感叹号?”这样自然延展开去,那么,对于前文的理解是不是显得更自然流畅一些呢?而何老师选择的是另一种教法:遁着作者思路从前往后进行讲解,这种方式很好,但容易把学生的思维束缚了。

何老师在处理字词、句段时,做得不够实,有点浮光掠影的感觉。如:应接不暇,这个字学生理解有难度,何老师只简单地讲解其意思,学生会了吗?这里的会是指会意?会写?会说?会用?同时,文中在介绍鸟多时,用了“有的,有的,有的”这里的修辞是什么?可否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话?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教学细节。

《鸟的天堂》是一篇美文,美在什么地方?美在树,美在鸟,榕树大而茂盛,鸟儿多而快乐。鸟与树是文章的主色调,动静结合,构成一幅美丽的图案,前文用大篇幅静态描写榕树,只为营建一个静谧的“鸟的天堂”,后文,作者笔锋一转,以动态的手法写鸟的天堂里,鸟儿多而快乐。这一动一静彰显的是自然美,和谐美。这里,何老师结合课后习题抛出一个问题:课文几次写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这正是这节课的难点,只有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才可能明白:加了双引号是因为作者听到别人说的鸟的天堂,自己没有亲眼所见,没加双引号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确实是鸟的天堂。在此处,我们应该让学生说一说你心中的天堂是什么样的?作者眼中鸟的天堂是什么样的?这样对比,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深入文本里去课后的习……

何老师的课,整体设计不错,教学生学习方法,正体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论。但是,何老师在整节课的把握上,感情基调的处理上,还不够力度,如,朗读指导,动静结合处理方面,静的朗读与动的朗读是不是应该有所区别。同时,课堂中显得放不开手,且在分析文本时,有些飘浮的感觉,学生游离于文本的表面,没有深入进去,导致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强,课堂效应不是很强。

二、魏老师:《葡萄沟》

听了这节课,我一头雾水。课后,我才知道魏老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以前没有上过讲台,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上课,是值得反复去研究或者思考的,这既是帮助年轻教师成长,也是自我成长最为实在的方法。

《葡萄沟》是一篇极具地方特色的美文,魏老师在设计教学时,显得过于平淡,且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没有尊重学生的学情,启发引导方面还需努力。这节课,恕我直言,如何当成一堂公开课评判的话,它应该说是失败的课。当然,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老师,上课失败是正常的,也给了魏老师一次历练,上课失败了,但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有了失败,再认真总结,这于自己今后的教学一定有所帮助。 

魏老师这节课到底教给了学生什么?我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二年级的学生到底应该怎么教他们学语文?这也是我一直在探究的问题。那么,反观魏老师的课,我们教学时,是不是应该侧重于学生基础知识训练呢?如,让学生发现,让学生用词说话,让学生朗读,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等。那么,如何才能调动二年级的学生走进文本呢?完全可以紧扣文本的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同学们,这个地方好在哪里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自由读课文,找词语,找关键句子,一定能把“好在哪里”表述清楚。当学生说出某个句子时,教师再择时强调或者抽学生说出关键字词的写法,用法,以及运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学生真正体会了文本的主旨。

魏老师这节课,无论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应该说,整堂课由教师牵着学生在走,背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看似热闹的课堂,实则由教师占了上风,学生只是被动的跟着附合。如,教师设计用一幅画来辅助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然而,这样费时又热闹的场景到底有何用?我们上的是语文课,是语言文字训练及运用的课,而不能只为了欣赏或者营造新奇的课堂效应。同时,二年级的课,无论怎么教,一定要贴着文字的实践运用走,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才是课堂的重中之重,而不是驾空于文字之上,基础学段,如果在文本分析上过度用力,这样的课堂,会或多或少偏离教学目标。

我们常说,语文来源于生活,魏老师在设计时,应该在尊重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既然文本具有地方特色,那么,达州有什么特色呢?这样就可让学生说,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

三,杨老师:《落花生》

曾经听过杨老师上课,再次听杨老师上课,很明显,杨老师在进步,而且进步很大。这次听杨老师讲名篇《落花生》,听课结束后,我就有话说:杨老师的课很实在,引导学生从字词再到篇的学习,通过“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进行分层教学,让学生最终走向“议花生,谈想法”,这样的设计正是基于学生能力培养及情感熏陶。这节课,没有花架子,表演的成分少,应该说,这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以文本为主,课件为辅,引导学生在文字间穿行,一步一步走向教学目标。

那么,作为一节公开课,杨老师的课还是存在很多地方值得一起商榷。

教师代言太严重,也就是说,一个问题抛出来,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教师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这样的问题抛出来有价值吗?老师不累吗?根本的原因是教师不敢放手,或者是不敢大胆放手的原因。导致这一原因的根本又是什么呢?是授课老师设计的内容过多,在上课时,心中装着如何上课,而不是装着学生如何去学。

杨老师这节课,时间分配应该调整一下。纵观杨老师这节课,内容厚实,但是,老师讲得太多,原因就是在时间分配上不够科学,作者在写作时,采用的详写和略写,那么,我们在授课时,为何不采用这样的方式教学呢?杨老师在处理“种花生,收花生”时,用时过多,导致引导学生很久进不了主题,这是一处败笔。同时,城里的学生对落花生和作者都显得很陌生,可否开篇直接点题?让学生在了解花生和作者的基础上去理解文本的含义,可能会深入一些吧。

如果学生在了解了作者(资料袋里有,不必用PPT,让学生边读边画)和落花生的基础上,让学生朗读第十自然段,说花生的可贵之处,引导学生发现文段中的写法:对比。为后文领悟做人的道理打下伏笔,进而领会“以物喻人,以小见大”等写作方法。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我不赞同杨老师对教材的处理方法,个人觉得没必要采用讲授法,更不可通篇平均用力。首先,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落花生和作者,然后,自由朗读对话部分,分角色朗读,找出对话的关键部分。这里,学生容易找到11至14自然段。当学生找出来后,让学生动笔写感想,然后进行说话训练,在说中理解对话的含义。最后,让学生再反复读关键段落,找出你认为最漂亮的词或者句子,进行深入分析。这样的训练就把时间集中在关键片段,师生共同归纳,加深学生对主旨的理解。

如果某老师决定公开课,一定要搞清楚,你是为了课堂,还是为了学生。整堂课不见学生产生的思考之花,不见学生动起来(动嘴,动脑,动手等),而是老师在牵着学生往设计的“坑里”跳,当学生全都跳进去了,这样的课还是学生的课吗?公开课,不要搞得观课者像雾得看花,我们需要看到学生在课堂上有所进步。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的话题。

不知不觉,洋洋洒洒写了四千多字,完全是凭听课回忆想到哪写到哪,其中,必有漏洞和不当之处。反思课堂,是我的习惯,这于授课者来说,可能是伤害,但是,于我来说,又是一次成长。

最后,借用一位名师的话:“上课,如绣花,稍不注意就绣得不中看。我没有绣花的本领,但我有看花的功夫。评课,是痛苦的事儿。”如果文中提到的授课者看到这篇文章,你不骂我,就是我的福气了。

(0)

相关推荐

  • 于无边界处见精彩

    胡 菲 <天上的街市>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内容,也是七年级学生学习的第一篇现代诗歌.记得我第一次上公开课便选择了这一内容.时隔一年半,我再次选择这一内容参加学校赛课,无论准 ...

  • 古风泊客一席谈:杂言古诗·花非花·白居易

    <花非花>   [中唐·白居易·杂言古诗]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有人说,这首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朦胧诗的代表. ...

  • 白居易的《花非花》,被宋代第一文豪模仿,写下一首更厉害的名篇

    在文采锦绣的大唐,比流行歌曲更流行的是那些文采绝艳的诗歌,比明星更耀眼的是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们,中唐大诗人白居易有诗魔之称,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quo ...

  • 花非花,雾非雾

    凤舞诗歌 花非花,雾非雾 浮光 浅淡  只有 只有一小段出神的时光 想那些忘记的 然后,忘记那些所想 只有一株兰 在记忆幽深的谷底仍开放 它只有一句歌唱 只有一滴露水 滚落如泪 只有一滴泪像星星闪亮 ...

  • 石广智:花非花

    石广智:花非花 发布时间: 2017-05-16 14:04:10   |   作者: 石广智   |   责任编辑: 马雅兰   |   来源: 影像中国网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 ...

  • 白居易的花非花,雾非雾,到底写的是春梦还是怀思?

    2021-04-20 09:29 华人号:中国文化 有着李商隐朦胧的白居易的诗作<花非花>:来如春梦,去似朝云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 ...

  • 花非花,花亦花

    花,非花 是消脆的绽放 妩媚.丰腴.多情,又自然 花,亦花 在风尘中 成长.完美,接着枯萎 花,牵引着我的里里外外 花,摇晃着我的理智我的信仰 花,弥补了我苍白的身体 花,让我游荡,让我迷离 花,你何 ...

  • 忆李洪春先生兼谈关公戏

    李洪春饰关羽     多年来,京剧界多议少春先生.万春先生和长春先生.几位前辈行当不同,亦无实质关系,但仅由名字而起,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起另一位京剧名家--李洪春先生.     李洪春先生是一位京剧表 ...

  • 【居家钩织】《 花非花》圆形抱枕套针织,附详细编织教程

    抱枕套,用棒针花样来制作,有种很田园的感觉,脑海里一下就闪出一片明媚的阳光下,红花绿叶相衬的美好时光. <花非花>原版是在网上看到的一件短袖毛衣的图片,一眼就觉得这个花样不错,于是乎就想到 ...

  • 【诗梦撷英: 林喜】问 /主播:花非花.

    · 作者/林喜 主播:花非花 问: 这漆黑的夜 带着六月的燥热 冰冷了-- 一种疲惫 矛盾像一种情绪 在无人知的世界里 灼伤 这感官 在音乐的世界里 随着这文字 落下了晶莹 很多的无奈 也许被金钱包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