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下,香港楼市大崩盘是怎么发生的?

公众号后台回复 “进群” 即可获取交流群二维码

时至2020年3月。
疫情越来越严重,全球产业链受到重创;
美股经历了「大滑坡」,3月9日、3月12日、3月16日、3月18日触发熔断机制,10日之内四次熔断;
石油价格战打响,国际油价经历了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油价腰斩……
2020年,魔幻开局,多种不可抗拒的天灾与人祸,正在把我们从全球经济危机的边缘拽入深渊。
而此时,经历了一个多月「零成交」的中国楼市,似乎等不到购房需求的大爆发,全球经济在闪着不景气的红灯,现金是王道,止损是智慧
此时此刻,中国楼市已经不再是「普涨」,三四线的楼市在跌,二线也出现了下行的苗头,唯有几个一线城市还稍微坚挺。
此情此景,和当年97年金融风暴下的香港楼市如出一辙。风暴之前,香港人都认为地产即财富,买房再卖房就能赚一笔中间差。然而金融风暴祸从天降,至97之后,香港楼市跌足6年。
你可能会想到大陆和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并无可比性,毕竟前者政府管控在手心里,而后者却是一个自由度极高的市场。
尽管体制不同,但规则却是大同小异:在我国发展商品房之初,抄了太多香港的作业,比如:土地出让模式、预售房销售制度、银行按揭等等。
同一种制度,总是有着同一种隐忧。高地价带来的土地财政,房地产占经济发展比重大……香港楼市的弊病,大陆也在某种程度存在着。
当投资变投机的心态挥之不去,历史中的厄运必将重来。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聊聊上世纪90年代末的香港中产——那一群财富走在前20%、想薅楼市羊毛的中产们,错误地预估了大时代变局,最终沦为了后世的前车之鉴。

风暴前夕,一片繁荣

时间回到1997年。
1997年的李先生,是香港一家中型地产公司的高级建筑师。李先生的太太,是欧洲投资银行的投资分析员。
夫妻二人月入共12万港元,育有两个正在读国际学校的孩子。一家人原本在90年代初期,就购置了一套中环半山的15000平方呎(约合1667平方米)四房单位,月供大概40000港元。
当时香港的楼市犹如脱缰野马一路攀升,房子似乎只有买贵,没有买错。夫妇两人周围的很多朋友,通过快速转手豪宅,短短几个月就已经赚了数百万港元。他们想着,如果自己不炒,很快就不如朋友富裕。
于是,李先生夫妇想着照着朋友的做法,快速转手获利。他们选中了沙田标价850万港元的高层单位,倾尽所有银行存款,合共260万港元支付三成首付,然后再把房子抵押走,每月付50000港元月供。
当他们完成交易时,正值1997年8月,也就是泰国金融危机发生的第二个月。
1997年7月2日,香港回归的第二天,泰国错误地宣布放弃固定利率,实行浮动利率制。
那一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
风暴前夕,总是平静的。
甚至,彼时的香港却是一片繁荣。
伟大国策如一国两制,让香港股市一路飙升。回归后的8月7日,恒生指数达到了顶峰的16820.31。此后十年,恒生指数都在往这个山顶靠拢。
《黑天鹅效应》的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b曾指出,当连续超过一个星期是晴天,大多数人出门都会预估天气继续晴朗,而不会准备雨伞,一旦天气变坏,就会狼狈不堪。
在惯性思维的影响下,香港人自信地以为,远在泰国的金融危机,不会波及到自己。
股票是机遇,地产更是财富。
地产之贵,有迹可循。1984年,中央担心英国在香港回归前大量卖地获利,致使香港日后没有充足的土地供应,于是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中严明此后香港每年供地限制在50公顷以内。
每年50公顷的土地限制,再加上大量外资涌入,也让此后的香港土地价格一路攀升。面粉价决定面包价,高房价由此而来。
八九十年代,香港楼市只有涨没有跌的想法深入人心。事实也正是如此,在这十几年里,香港房价从未让拥有财富的人失望。
踏入97年,香港楼市更是疯狂飙升,差饷物业评估暑到私人住宅售价指数一年上升了46.2点,达163.1点,升幅达四成。
就像当年荷兰人炒郁金香一样,风暴前夕的香港人也都迷信着房价奇迹,认为借贷买房只会获利,于是都纷纷跑去银行借了7成或以上的贷款买房,以期短炒获利。
根据一份数据显示,1997年中香港银行体系内所有货币之存款大约2.8万亿,货款大约4.3万亿,当时的香港超借了1.5万亿。可见当时借贷炒房地产已成为风气,甚至远远超过了香港所能承受的范围。
正因如此,房地产也是香港重要的经济支柱。截至1997年底,银行业与房地产有关的贷款占GDP的比重高达64.7%。
风暴来临,楼市崩塌
泰铢的波动就像是蝴蝶效应,很快就引发了一场波及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在联系汇率之下,港元受到了强大的贬值压力,维护联系汇率成本又极其高昂。于是,国际炒家通过汇率、股市和期市之间的互动规律,开始大肆投机。
海外投机者首先大量沽空港元现汇换美元,拉高利率,从而引发股市和期市的暴跌,其次做空港元期货,抛空港股现货,并大举沽空期指合约获利。
这样的策略,使得香港金融市场沦为了「超级提款机」,也让香港股市与汇率受到重创。
1997年8月7日至1998年8月13日,恒生指数从16820点急跌到6545点,市值缩水61%。
1997年10月,港币的沽空加剧,恒生指数继续大跌。仅23日一天,暴跌1211点,单日就失去了10%的市值;28日,再下跌1622点,跌破9000点。
1997年10月28日恒生指数跌破9000点
伴随股市下跌,香港房价出现「插水式」。中原城市领先指数由1997年10月的102.93,跌至1998年10月的45.71,一年之內下跌超过50%。
房价泡沫被戳破,楼市神话被揭穿。人们终于看清楚了真相:世上哪有什么稳赚不赔的买卖?原来,「永远涨不停」的房价也会跌!
在香港楼市大崩盘之际,人们希望抓住任何可能的合理解释。为什么房价会跌?
香港坊间常有「若股市跌,楼市会跌」的说法。但回看历史,股市熊市往往只对楼市有短期的调整作用:
像87年的香港股市,房价调整了10%,便反弹上升;再往后的08年金融海啸时,恒生指数在一年半间从高位到低位蒸发了六成,但楼市还是节节上升。而「股楼同跌」,只有97年出现。
股市暴跌就是楼市崩塌的罪魁祸首吗?
当时的香港人并不这么认为,矛头指向了「八万五」房屋政策,主流媒体也更是对这个政策口诛笔伐。
所谓的「八万五」,也就是每年供应不少于85000个住宅单位,10年内(到2007年)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住,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由6.5年缩短至3年。
政府原本是雄心勃勃地对症下药,想着压抑过热的楼市,也让那些面对高房价的市民有房可住。可是偏巧遇上金融风暴,体量巨大的政策房屋供应,也让楼市泡沫急剧破裂,民怨四起
尽管当时怨声载道,但多年之后研究房地产的香港学者都普遍认为,「八万五」不过是一只替罪羊
中产财富,过眼云烟
再回到开头的李先生夫妇。
灾难降临,货币危机触发股市下泻,李先生夫妇首先损失了一部分财富。在他们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房价已经下挫五成,他们才发现自己早已深陷负资产困境。
他们刚入手的沙田单位,从850万港元下跌到只剩下420万港元。即使有人愿意以这个价格买入,他们仍然要拿出170万港元赎回按揭,才能卖房。然而,他们的银行存款已花得精光,又怎么能拿出170万止损?
所以,他们只能继续供房。连同原本自住的房子,每个月付9万港元。他们原本都是高收入人士,现在为了还房贷只能削减开销,期待楼市尽快复苏。
可惜,事与愿违,引颈以待的市场复苏遥遥无期。
不久之后,李先生工作的公司宣告破产,1999年年初他惨被解雇。一家人不得不出售位于半山的四房豪宅,在湾仔租住一个小房子。卖房的钱偿还到银行贷款和扣除基本开支之后,所剩无几。
数月后,李太太的公司采取了精简截流的措施,她的薪酬缩减了一成,夫妇两人也因此拖欠了沙田住宅的月供。2001年年底,李太太也被解雇,不久后夫妇两人被银行宣告破产。
李先生夫妇的经历绝不是个例,而是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中产阶层典型的兴衰史。有些人能保住工作,可能比这对夫妇幸运一些,但仍然背负着负资产的按揭包袱,时刻为失业胆战心惊。
楼市崩溃几乎摧毁了整个中产阶层。1998年楼市剧跌,楼价比1997年的高位下跌65%。
一份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6月底,开发商贷款占银行总贷款的20%,个人买房按揭占银行总贷款的22.7%。也就是说,当时香港各银行有超四成的贷款与楼市有关。
在楼市高峰期借贷买房的人们,很多都资不抵债,变成了负资产,部分更是低价把房子卖了也还不起欠下的贷款,于是大量出现无力供房、破产甚至选择自杀轻生的业主个案。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低价盘的存在,看起来市场似乎有抄底的可能,有一些人开始打起了抄底楼市的主意。
1999年,一位从事镭射影碟的生意人向银行借了一笔贷款,以330万港元购买了葵涌浩景台,月供大约14000港元。
两年后,房价下跌至190万港元,连同银行贷款,这套房负资产50万元。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影碟生意也受到影响,每月大约只有1万港元收入,实在不足以支付房贷。
楼市的跌势一直持续到2003年。中原城市领先指数由1997年10月的102.93,一直跌到2003年8月的31.77,房价蒸发七成。
在高峰期的2003年,破产管理局发出24922个「破产令」,比起1997年,全年不过发出893宗。在2003年,全香港高达10.5万宗负资产,借贷职业的业主们纷纷遭殃,每5个供房子的人,就有1个是负资产。
结:香港楼市大崩盘启示
后来到事情,正如我们知道的那样:香港和中国大陆启动2000亿美金的外汇储备金,共同应对了这次海外金融狙击。1999年金融危机宣告结束,但楼市的厄运却延续到了2003年
这一次的楼市大崩盘,也给了香港研究房地产的学者们一些发现。
香港大学教授李宁衍在他的著作《逃不开的房地产》中谈到:房地产并不能用理性的经济学规律解释,房价和成交并不呈现反比例关系。
在更多的情况下,量价齐涨或量价齐跌。事实上,每个业主都渴望房地产市场蓬勃向上,令自己的房价升值,相反买入时则希望能成功「抄底」,在上升前以最低价买入。
但因为最低价实在太难确定而多数人又会尽量降低风险,大部分人都会先确定市场正在向上才买房。市场上这类人的数量足够,就会令总体需求上升并推高价格。
由此可见,市场价格上升其实在巩固人们的购买决定,增强购买意愿。假如这个格局在一段时间里(像 1982-1997 年)是一致的,那么人们在价格上升时考虑置业,并在下跌时考虑延迟置业便属自然。
在这一层逻辑之下,可以肯定负资产与房价是否持续下跌有直接关系。香港地产人认为,要预计楼市是否会继续向下调,可以看两个要素:
第一,观察香港「现楼货尾」数字(新楼盘中未能售出的单位)。现楼货尾越多,反映新盘销售增长越来越追不上上升的供应量,是对楼市和经济不利的征兆。对于香港,这个数字升到1万宗,会非常危险。
第二,新盘「挞订」(取消订单)数字。这个数字反映买家对担心楼价会继续下跌,后市抱观望态度。根据法例,业主在购买楼花,未取新楼时挞订,只需没收5%订金。所以如果买家认为楼市会继续下跌,便会选择挞订。
也许,「借到尽」的「中产冒险家」只属于上世纪90年代。在「楼市只涨不跌」的迷信被破除之后,更多的香港中产开始懂得死守严防,借贷越来越少。
但也许,身处变局之中的人根本看不清这些:就像人们押上了重金,放在虚无缥缈的楼市泡沫上;就像利民政策「八万五」在口诛笔伐下沦为替罪羔羊;就像人们以为可以抄楼市的底,却赔上了全副身家……
而这,也许就是这次金融风暴中香港楼市崩盘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智慧如你,可以猜得出开头,但难以猜得到结果
本文参考文献:
李宁衍-《逃不开的房地产》
潘慧娴-《地产霸权》
端 传媒-《香港房价跌了,随之而来是负资产?》
刘信群-《亚洲金融危机下香港房地产市场发展及启示》

 -END-

撰稿/苏语        统筹/顾言        美编/不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