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地理味道与可操作性整改

  今夜第二次回放安徽省教研员吴儒敏老师在《抗疫情与备高考》的视频讲座,依旧是感慨万千。我已经于三天前在王旭老师高中地理教师工作室布置了下周四开始的三次网络教研活动任务:认认真真地回看吴儒敏老师讲座的视频;提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如何使我们的地理课程具备地理味道;如何将五天来的讲座收获变成我们自己可操作性的教学过程性思路并实施;如何使学生产生随之而来的学法转变。

       既然要求工作室的每位老师去思考去实践,我这个地理老头儿首先要带个头吧?现将三次活动讨论的问题展示给各位地理同仁,并做了基本的参考答案预判,欢迎斧正。

       一、简要地说明吴儒敏老师讲座受欢迎的理由是什么?

  二、从吴儒敏老师提供的这个画面及讲解内容中,你能够在地理课改与科学备考方面得到哪些启示?并打算如何落地?

  三、你们再看这道高考的问题背景分析,你能从吴儒敏老师哪里体会到了地理教师的核心素养有哪些?

  四、在吴儒敏老师的启发下,我们是否可以命制一组具备画面感,同时又可以考查学生综合素养的选择题呢?

  五、大家在听完吴儒敏老师的讲座后,你是如何理解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四层四翼”的区别与关联的?

  六、几年来,你认真地学习研究过考试说明及相关文件吗?为什么?

  七、地理学科的价值观念与科学思想方法有何差异?

  八、举例说明何为地理学科思想及独特的地理视角呢?

  九、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上帝视角”及怎么理解高考试题中的不良结构问题呢?

  十、看图说话。区域地理研究方向到底是什么?

  十一、与吴儒敏老师提出的一切从区域出发相比较,我们的地理备考有哪些偏差?

  十二、浦东机场选址的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在备考过程中如何落实资料的获取?

  十三、吴儒敏老师提供的本图组合的寓意是什么呢?你如何看待地理学科时间维度的思维过程?

  十四、此题你真的看懂了命题者的命题思维方式了吗?为什么吴儒敏老师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始终围绕着考试中心的命题而横向展开的,用意何在?

  十五、我们的地理科学史研究价值何在?

  十六、这样的课标与考纲对你有怎样的误导?

  十七、区域地理中的格局与应知应会的内在关联性如何?与死记硬背有何不同呢?

  十八、你真的理解了秘鲁沿岸气候干旱的成因了吗?背后的科学方法支撑是什么?

  十九、吴儒敏老师这样的练习设计你的学生做过吗?为什么?

  二十、想过吗?这样的试题丢分到底是为什么呢?

  二十一、地图的三要素到底哪个要素是最具地理意义的呢?

  二十二、地理综合思维的层级结构到底如何展示?背后的逻辑思维支撑有哪些?

  二十三、现在流行的旅游地理实践力活动到底欠缺了什么东西?从本案例你得到了哪些启发呢?

  二十四、你们看到这样的震撼性地理案例,你是否对以本为本的教学过程有所反思呢?批判性思维你有吗?

  二十五、在教学过程中和命题思维方式上你是否善于制造学生的思维冲突呢?

  二十六、如何辩证地分析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的真实成因呢?

  二十七、看完这个案例后,你是否体会到今天中学地理老师难当的根源在哪里了吧?

  二十八、这样的文章和试题及现实问题真的无法抵御隔壁老王研发试卷的诱惑吗?从某种意义上看,我们教的还是地理吗?

  三十、忠言逆耳利于行。但现实教学过程中,我们为什么还是死抱着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人机共灌、押题猜宝等低效手段不悔改呢?

  三十一、看到吴儒敏老师的原创命题后,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

       A.立刻考下来,给学生加练

       B.换成自己的名字,汇编挣钱

       C.研究吴儒敏老师的生成思路

       D.一带而过

  三十二、你的二轮复习思路与吴儒敏老师设计的五大气候天气专题有何差异?如何调整?

  三十三、课程改革的过程性探究融入高考备考过程之日,就是灌输式教学灭亡之时。你认同吗?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过程性思维形成中价值何在?

  三十四、方向明确后,你是否应该考虑教学教法设计上如何落地呢?怎么落地?

  三十五、宏观思维方式与微观思维过程是否需要综合呢?

  结束语:再次感谢安徽省教研员吴儒敏老师精彩绝伦的视频讲座;假期已经不短了,可开学还是遥遥无期,何不静下心来补补身心;学科思想方法的方向有了,还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和持之以恒地研究并落实到现实的备考过程中去,这是个大工程;许许多多超级的聪明人是不需要每周一次地理网络教研活动的,我们是小小的笨鸟群,不图先飞只求不乱飞,只是怕失去小鸟应有的快乐生活;各位地理同行们,如果愿意一起参加每周四晚的王旭老师高中地理教师工作室网络教研活动,我们热烈欢迎,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热爱与执着,如果不愿参加,我们有一万个理由理解;地理人的心胸一望无际,我们已经踏踏实实地走过了四年。

       工作室的一位中年地理教师说得真好:二十年来是会我就参加,不论是否收费;有课件我就考走,已经填满了九个优盘;是课我就去听,不论千辛万苦;是群我就加入,不论长夜漫漫。到今天为止,我才醒悟,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自我消化反思,取决于我们能够章章节节地实施可操作性的落地实践。我们地理教师的独立思考探究能力决定着学生的该项能力。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说的就是这个理,它们需要时间保证与团队合作,急功近利恐怕是不太灵光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