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效果与概率
(1050)
教学效果与概率
下午听了一节数学课,课后大家的点评最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讲的很细,二是学生练的时间太少。最后大家问我的看法,作为一个非数学专业的旁听者,首先我对老师讲的这节《位似》,听懂了,也听会了。至于感觉,也和大家的两点很“位似”,并且从课堂之外的又一个数学名词“概率”,吹毛求疵地解释了这两点。
拿大家的话讲,这是一节知识点并不太多也不太难的课。老师讲的细,说白了,是把所有考试曾经出现的问题,都讲了一遍,也就是害怕学生不能应对各种考试题型,讲的多,以至于把学生练习的时间挤没了。
是呀,课堂的教学效果最终是用考试的分数来表达的。老师讲的细,想让学生当堂都弄明白了,可以理解,但是不是换种教学方法效果更好呢。
我认为,当一个学生把一个知识点听明白的时候,他对自己会的东西印象是不够深的。如果这个“会”是模模糊糊的“会”呢?在考试的紧张氛围里,是很有可能不会的。而对于一些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知识,在作业本上一个大大的红“×”下,在老师的反复批评声中,最后才弄懂的,我相信考试的时候“会”的概率应该是更大。因此,我赞成“试错”教育。
再者,学习是学生的事,反复的练会比听会的“会”的效果会更好点。就像走一条陌生的路一样,这不仅仅是熟能生巧的问题,更是自信心的问题。
讲的多不如学生练得好,有时候,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可能就是一个概率问题。
一点拙见,仅此而已。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