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为何没能产生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式的伟大科学家?

前言

中国科学技术最为鼎盛的时期乃是两汉之前,以后中国社会所产生的皆是一些诗人、画家,科学似乎淹没于历史的洪流之中。但其实要说四大发明,只是制造者在机缘巧合之下的发现,并非是以其为目标进行发明创造。所以严格地来说,中国古代从未产生像西方国家那般卓越的科学理论家。

但是不得不提的是,古人对于宇宙也有着无穷的遐想,嫦娥奔月,夸父逐日,以及开天辟地和精卫填海,都是古人在不知宇宙的真正奥秘之时,利用联想与想象来对这些事物进行解释。但是西方也有神话,但是西方的科学家并不局限于神话的范围,而是以其为基础,利用一些理论证据,来解释世界上万事万物所存在的定律。

很显然,关于中国没有科学家这个话题,早已经过时,大多数学者还是将其原因归咎于儒学制度下的中国社会。甚至可能有人提出,虽然没有科学家的产生,但是中国文化却是勃勃生机。但其实作为现代人贵在明理,若是一味地抱残守缺,只以所谓的中国文化而骄傲,而忽视科学不存在的原因,那么便无法为将来科学的产生提供机会。

认清文化现实

中国文化确实是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甚至在今日的教材之上,也是众多后人探索学习的精华,更不用提对世界的影响力。中国文化确实是优秀,但是当时文化所存在的现实社会不应该对其进行粉饰。

中国哲学的高峰要数百家争鸣时代,各种思想激烈碰撞,仁义礼智信脱颖而出。纵观全世界,当时的中国社会可谓是拔得头筹,起点颇高。但是可惜的是,春秋战国之时的起点,也就是哲学的高峰时期。至此,中国社会再无激烈碰撞的哲学出现,以儒家学术为尊。

但是令我们骄傲的百家学术,其实若是细细研究其中的每一个字眼,便会发现其中的逻辑性与古希腊哲学有着云泥之别,缺乏足够的逻辑性。所以历史书上虽然着重记载了百家争鸣这一块的内容,但是关于中国古人的科学却很少。甚至在宋代之后,当时的社会,文学是遍地开花,但是世界上所有的重大发明都与中国无关。

体制

就像大多数学者所同意的那般,没有科学便是因为中国的历代统治者都看不起“奇淫技巧”。既然如此,真正的知识分子以及真正具备逻辑能力的哲学家也自然是不存在,因为科举制度的盛行以及儒家学说之中所存在的真理,都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而将这一切归结为两个字,便是“做官”。

五千年来,无论是任何一个阶级,都幻想着“手握天下权”。而科举制度的出现,便为其提供了正统的进阶之路。中国人确实是很喜欢做官,无数寒窗苦读的学子一年复一年地上京赶考,其实就是为了做官。不管学子真正的抱负是为民请命,还是升官发财,其实都是当时的体质所留下的弊端。

若是过于依存体制,通过体制来谋求自身的发展,那么便无法跳出舒适圈,也就不会有真正的知识分子来坐下来思考生命所运行的真理。

所以纵观我国的封建历史,体制才是真正束缚思想的工具。而当时国家的读书人,若是想要谋求自己的发展,那么便需要将自己与体制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认同体制之中所蕴含的理念,排斥体质所排斥的思想。而在当时,被誉为奇淫技巧的科学,这是被体制所排出的异物。

所以真正的科学家,便是走常人不敢走之路,思考常人不思考之事,将束缚社会的体制排斥在外,游离于体制之外,方有真正活力。

结语

所以越是依赖于体制,那么越无法跳出舒适圈,进行个人独立的思考。若是人的生活缺乏了活力,那么自然,谈不上创造力与想象力,而这一点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之后,很好地被证明。

其实眼下的情况同样如此,世人对于编制依赖过于严重,但是面对年薪几百万的工作却无动于衷。更有一些观点认为,女子就应该留在家乡做公务员,或者是老师,其实这种情况与封建社会寒门士子拼了命做官的道理何其相似。说到底,中国若是想要真正地科学出现,还是得靠当下的年轻人跳出舒适圈,摆脱体制,以此来使自己的思想有活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