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命运,不过是你不断的重复

主播:Bobo

这本书是由公共学者戴维·迪萨尔沃所写。我们很多人受困于无所觉察的力量,有些人称他们为命运,实际上大部分只是心理的强迫性重复。人们的行为被莫名其妙的心理因素左右,大脑在我们做决策的时候不自主“走神”,这一切如果没有人告诉你,你还在原地打转呢。

这次我们分享书中关于惯性思考模式的三个内容,分别是:大脑的口粮、措手不及的盲点和喜欢的N个理由。

大脑的口粮

都说思维决定行动,那什么决定思维呢?实际上,思维是大脑得到确定性理由的产物。神经系统科学研究显示,人们在怀疑的时候,大脑会极度不适,思维也会处处受阻,无法有效指挥行动。而且怀疑的程度越强,不适感也越强。即便是非常微小的不确定因素也能引起大脑杏仁核的活动。大脑杏仁核属于脑深部结构,影响人们对各类信息做出反应。当大量信息汇入大脑杏仁核时,它会对这些信息进行过滤,划分威胁等级。因此,人类有时表现得如此固执,原因比我们想的要深刻得多。

“都这把年纪了,胖就胖点吧。”

“为了以后有个好前途,我必须好好工作。”

“最近有点上火,午餐还是不吃辣了吧。”

在我们日常的对话和思维活动中,你会发现,大脑十分需要一个确定的理由,不管是好事、坏事还是客观事实。我们的大脑需要知道自己是正确的,或者说,我们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就够了。为此,神经系统学家罗伯特.伯顿提出了术语“确定性偏见”,用来给这种现象做了定义。

在测量脑电波时,研究人员发现当我们确信某个决定是正确的,大脑就会感到非常兴奋。但在这种偏见的作用下,人们往往会把“我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当成“我确实是正确的”,这给我们成长带来的坏处非常大。

措手不及的盲点

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bug了。在诸多案例中,作者发现了一件代表性非常强的事。菲尔是一所盲聋学校的年轻教员,负责照顾和教育学生。一天,他在盲人学生宿舍楼里巡查。按照惯例,检查宿舍就等于是吹响了熄灯号,但在这里,盲人学生睡觉时往往都亮着灯,这样便于管理。

菲尔逐层检查了每个学生的宿舍。他发现只有一个房间的灯是灭着的。他摸黑走进去,喊了这间屋子里学生的名字。没人回应。他又喊了几遍,还是没动静。他赶紧检查其他房间、浴室和走廊,还是没找到。他立刻发动大家一起找,结果楼里楼外找了个遍,还是没找到。

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人们打开那个房间的灯查找线索时,发现那个学生正戴着耳机,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听摇滚呢。

菲尔以往遵守的法则是:灯亮着,就意味着没问题。但他遇到的新情况和法则恰好相反。尤其是在他一层层检查完宿舍后,这条法则不断应验,不断强化,这使他的大脑变得非常有选择性。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突发性事件上,这导致他无暇考虑其他可能性。

其实,他只要打开灯就能把事情弄清楚,但当时他忽视了这个细节。这种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完全忽略其他因素的倾向,被称为“选择性关注”。由于我们每天都过着几乎相同的生活,所以这种错误我们每天都在犯。

喜欢的N个理由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它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对于里面的故事、人物和剧情,我们太熟悉了。可是当你在百度上搜索“西游记”时,你会发现有将近两千六百万条相关信息,其中夹杂着各种评说和分析。

对于这些评论和分析,有赞同,也有反对;有的出于主观喜恶,也有出于事实依据的。可是不管怎么样,都逃不过两个字:解读。也就是说,所有内容大体都会被解读成自己擅长的领域,或者有利于自己的样子。这种保留能证明自己观点的倾向,剔除不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方式,在心理学上叫“认可性偏见”。对人类来说,这种心理需求和衣食住行一样,必不可少。

没有比体育竞赛更直观的例子了。对于任何形式的比赛,在赛前都会有双方的粉丝讨论。讨论时,大家都会拿出立得住脚的理由认为自己支持的一方会赢。尤其作为铁杆粉丝,是绝对不会认为本方会输的。

可直到输了以后,才发现总有自己没有考虑到的因素,比如隐性伤病、天气突变和交通问题等等。总之,不管我们抱定何种立场和信仰,如果我们只重视自己喜欢的信息,而无视自己不喜欢的信息,等待我们的就是故步自封。

总结一下,无意识对生活的影响,比你想象的还要大。无数事实证明,你的大脑“想要的”,常常并不是“需要的”。大多数让我们大脑感到“快乐”的东西都会导致错误、偏见和失真。这给思考带来了太多的漏洞,我们要做的就是知道一个打一个补丁,让自己的思维逐渐成熟。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给你带来启发。

参考书目:《疯狂行为学》[美] 戴维·迪萨尔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