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影 | 《伯德小姐》:不对抗 不青春

《伯德小姐》

谁先哭谁先赢
神父

青春,几乎是所有人都不能绕过去的话题。当我对文艺片还停留在长镜头,《Lady Bird》刷新了我对文艺片的认知。用文艺片的呈现方式来呈现青春,没有大哭大笑场景,却让情感一点点积蓄,直至喷薄而出。
看到很多影评上定义这个片子为轻松青春喜剧,我实在无法认同,这部青春剧除了年龄正美好,充斥着太多的叛逆和对抗。忧郁、焦虑和死亡被日常对话交流掩藏的很好,导演处理的越冷静,越让人在细思之后不可抑制的悲伤。
电影的基调设定,就如片中的妈妈,一边温暖一边冷静的吓人,矛盾着又紧密联系着。这种对抗,被母爱的温暖包容着,最终消融。
你是谁?我不是克里斯汀,我是Lady Bird。
是一只小小小小鸟。继承了妈妈的坚硬,不肯承认自己的姓名,自以为的不喜欢这个小城镇。
影片开始,因为无法忍受途中妈妈对自己前途的简单粗暴的定义,认为自己只能上社区大学,不学好还能进监狱再到回到社区大学,她便解开安全带,从车子跳下。到天主教学校报名开始,胳膊上的石膏就约束着自己,同时束缚住想要对抗的心。随着叛逆表现越来越多,妈妈的束缚力量已经很弱,石膏取下后,青春放飞。
青春,回避不了爱情和性冲动。伯德小姐交了第一个男友,浪漫给天上的星星起了名字,结果却撞破他是个同性恋;交了第二个男友,直至发生关系才知晓对方的并不真的爱她。好友朱莉喜欢上班级的老师,除了对着老师的太太怯弱说一声恭喜,其他的感情却无法说出口。
与伯德小姐的放飞截然不同的是,这个家庭一直在焦虑的阴影下。影片的设定背景是2002年至2003年,美国到处充满了恐怖主义气息,妈妈需要照顾好家庭,担心孩子遭遇恐怖事件。
爸爸抑郁症多年,面临失业。哥哥与女朋友特立独行。在伯德小姐一心想要去大城市的时候,家庭更多考虑经济条件的不允许,家庭作为社会的缩影,焦虑没有被刻意回避或者放大,就那么客观展现在面前。
死亡,这么沉重的话题,在罕见的在青春影片中频繁涉及。教父曾经的17岁儿子用药过量死亡,珍妮佛的表姐自杀,56岁的妈妈同事死亡,女主第二任渣男友凯尔的爸爸罹患癌症,教父独自面对的临终关怀,还有电视里时不时播报的恐怖事件。虽然都不是直接面对,但同样触目惊心。
导演借其中的女老师转述:我的责任就是教会你认清现实。理想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他们之间的距离就是轨道的两端,不同街区,不同阶级。想要跨越,谎言明显是靠不住的。
庆幸的是,爸爸虽然有抑郁症,公司倒闭,却一直积极吃药,用温暖去安抚青春的躁动。哥哥离经叛道,看到家庭经济吃紧,放弃个性,成为有担当的人。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在伯德小姐的不懈坚持下,成功跨越,到达自己想要的城市,给了整个影片赋予普世价值。现实已然是这样了,唯有积极对抗,才能成功。
既然是对抗的青春,那么影片的呈现上,有迷惘就会有觉醒。因为虚荣与最好的朋友疏远、吵架然后醒悟、和好;对妈妈说出那么过分、令人寒心的话“你给我开个价吧,从出生到现在,到底为我花了多少钱,以后我会还你”,然后懊悔不已……
曾经的逃离,在梦想的实现之后,自然回归。大学舞会之后,拿起刷子将粉色的墙壁刷白,也刷去自己曾经叛逆。18周岁生日当天,为了证明自己的长大,拿着身份证,买了香烟和成人杂志。
新城市,新生活,看到爸爸偷偷塞进箱子的信,得到妈妈的肯定,认识本心。
晚上酒吧搭讪男生,酒醉后,在医院醒来,走进教堂,给妈妈打个电话,告诉她,我爱你,谢谢你,谢谢妈妈的爱,谢谢妈妈的包容,与自己的青春告了别。对抗不在,情感得到了升华。导演格蕾塔·葛韦格将整个电影的张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你叫什么名字?克里斯汀。
看到她,就看到了我们每个人的青春。每个人的内心,曾经都有个Lady Bir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