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红楼 | 黛玉和宝钗,谁才是宝玉心中的女一号?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红楼读了不下五十遍,依然有太多不敢深究的地方,生怕因曲解而亵渎。

以敬畏之心读书,是对原著的尊重,更是对作者的尊重。

宝钗黛玉之争,已延续百年,尽管脂批指出了“钗黛合一”,依然不能服众,似乎一定要争出个女一女二的结果来才肯作罢。

谁是女一重要吗?重要,因为代表了作者的思想倾向:黛玉和宝钗,谁才是宝玉心中的最爱?

近日重读,在第五回停留良久。善读的人都知道,故事的结局、人物的个性,以及作者的倾向,都写在了第五回里。

以前死瞌判词,这次,让我有所发现的,是曲词。

金陵十二钗,曹公把黛玉宝钗写进了同一首判词,却在曲词里,分出了两首,使得读者误以为是钗黛各一首。

细究下来,发现并非如此。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这首其实很容易懂,是宝玉视角下的钗黛。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金玉良姻,是主流公认的好姻缘,木石前盟,是反主流的私情。这是宝玉对这段私情的肯定,当然也是对黛玉的肯定。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这句明确地告诉我们:最终金玉良姻成真,黛玉已去世外。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什么是美?齐人之美,两个各具风釆的优质女子,都想长期拥有。只拥其一,即是美中不足。

“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这就是得陇望蜀了。

在这首词里,钗黛依然合一,没有上下之分,只不过是“因为得不到才更想念”,黛玉的早逝,是宝玉心中的一根刺。

这是宝玉视角,更是男性视角。作者在开篇第一回就已经表明写作主旨:

今风尘碌碌, 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э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 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 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所以,接下来的这首词才更加重要。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一直被自己的主观意识所误,以为这里写的是宝玉黛玉如镜花水月般的爱情。带着这个误区,对原著就有了错误的理解,以为全书写的是宝玉黛玉不为世俗所容的爱情。

结合作者的写作主旨,再细读此词,有豁然之感:误之深矣!误之久矣!

这首词,和上一首遥相呼应:上一首是男性视角,即宝玉眼里的钗黛;这一首,是女性视角,即钗黛眼里的宝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阆苑仙葩是谁?当然是宝钗无疑了。宝钗所居之地为蘅芜苑,院内所种皆香草,与阆苑仙葩相对应。美玉无瑕,即是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惹一丝尘埃。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句是关键,以钗黛二人的视角,表明都是对宝玉有过心事的,但都成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黛玉“枉自嗟”,从自身命运出发,嗟叹与宝玉的爱情终被宝玉多情滥情所误;宝钗“空劳牵挂”,从家族命运出发,牵挂宝玉的前程终被宝玉的不思进取所误。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水中月是黛玉,清冷孤寂,看似很近,实则很远。镜中花是宝钗,高贵典雅,却可望而不可即。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这句像是宝钗对黛玉的怜惜和劝诫,也是宝钗的内心所想:既然注定要遇到宝玉,注定要心事成虚化,又何必为之伤怀哭泣呢?

这首词,从钗黛视角看女性命运,爱错了人,终落得心事成虚化的结局。这符合作者的自批: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谁爱上了这样的男人,都会心事成虚化,何况是这样两位优质女子!

读懂了这两首判词,再去回想全文,很多模棱两可的地方都清晰了起来:宝钗有爱过宝玉吗?有的,否则怎会心事成虚化?宝玉有爱过宝钗吗?有的,否则怎会美中不足?黛玉之死与宝钗有关吗?无关,她们是同命相连、同命相怜,反而因对宝玉的共同认知而更亲密投契。谁才是宝玉心中的女一?钗黛都是,二者合一,无分轻重。

如果一定要分出偏重来,那还是宝钗的份量更重一点。作者把这一倾向,写进了秦可卿的词曲里:

〔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宿孽总因情”,谁有情?谁无情?宝钗以无情著名,黛玉以情为生存之本。一切的罪孽,都因情而起!

这首曲词,是对可卿的批判,也是对黛玉晴雯的批判,更是对宝玉对作者自己的批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