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齐长城的建设,探析齐长城重要的战略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一个分水岭,也是一个政局十分动荡的时期,这个时期各国开始争霸,有合作也有对抗,为的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各个诸侯国之间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企图吞并他国,成为一代霸主。
防御和进攻成为两个国家间必不可少的战略,为了保障国家的安全,防御系统也就应运而生,所以才有了长城。
长城的来源及作用
有吞并战争便会有防御,那建筑防御体系便随着战争的出现应运而生,一般我们便将这个系统称为长城。
但是长城这个词儿并不是特指万里长城,而是泛指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所建立的防御系统。
'长城'其实在各个朝代有不同的称呼,长城这个称呼是到了现代社会才有的,像是楚国叫'方城',齐国叫'巨防',明代叫'边垣'。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学者也没有对长城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专家根据其构成,作用,形式等方面做出分析,也得到了不同的名词解释。
比如罗哲文在《长城》一书中指:
“长城是由烽火台和列城等单体建筑发展起来的。初建的是彼此相望的烽火台,或是连续不断的防御城堡,而后用城墙把他们联系起来,便成了长城。'
在《中国长城史》中则认为:
“长城是古代边境御敌的军事工程,系以土、石,砖垒筑的连续性高的城墙。'
这算是对长城比较系统全面的一个认知。
关于长城的起源,有人认为是起源于夏商时期的奴隶社会甚至是更早时期的原始社会,他们已经有了安全意识,在他们管辖的边境地区就已经有了防御措施,像防御的院墙,便是最早的长城。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争不断,为了扩大自己的疆域,便会讨伐入侵各国,而反入侵的方式便是这个防御系统。
在长城面前,战马受阻,骑兵无法驰骋,难以奔杀,为了御外而筑长城,这是长城产生的外部原因。除了外部原因,长城的产生还有其内部原因,长城的出现与井田制的废除有关。
齐长城的建设
齐长城修建于杀伐不断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个分裂的时代,有分裂便会有人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们的目的便是掠夺财富,竞相征伐,而修建齐长城的原因便是用来防御鲁国的,这和当时齐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有关,齐桓公争霸的时候自然不必说,那个时候的齐国自然是无人能与之争锋,但是花无百日红,齐桓公之后的齐国再也没有了以前的光彩。
齐国最大的敌人便是晋国,而鲁国和莒国也投靠了晋国,所以齐国面临最大的敌人便是周边离得最近的鲁国和莒国,而晋国衰落之后,两国又墙头草倒向了吴国。
战国时期,楚国成了后起之秀,除此之外便是韩赵魏三家分晋,战国后期秦国又成为了强国,所以到了战国时期的齐国便更衰落,面对这样的危机,齐国虽然斗志下降,但是防御却是必然的,即使是在最强盛的齐桓公成为霸主的时期,也要有这样的防御系统,所以齐长城就是这样修建起来的。
但是它从东到西贯穿了大半个山东省,这样巨大的工程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的修建是阶段性的。
在《山东周代的齐国长城》中有这样的论述:
所谓齐国长城,应该分为两部分:最初一段在西,绝大部分专为防鲁而设,建于春秋时期;以后继续向东展修直到滨海的一大段,专以防楚,则在战国时期。'
所以这项巨大的军事工程,其实是贯穿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整段历史的。
齐长城的修建年代,一般认为始建于春秋时期。
《史记·楚世家》记载:
'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 东至海, 西至济州千余里 以备楚。'
《竹书纪年》 中则出现齐威王 '筑防,以为长城' 的记载。'
最早的长城,大致在齐桓公时期就开始修建,最终完成在齐宣王时期。
齐长城也因此成为齐国重要的国防防御战线,在春秋战国时期有重要的地位。
整段齐长城的走向比较蜿蜒,途径了山东的泰安,历程,莱芜,章丘,诸城等十八个县市区,一直到青岛的黄岛入海口,跨了一千余座山峰,充分利用其山脊线的优势,修建在陡峭险峻的地方,就地取材避免了运送石料的麻烦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更利于达到防御的目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防御系统
齐国的战略地位
齐国在齐桓公的经营下成为了春秋霸主,自此后逐渐衰落,也就不断面临巨大危机,这个时候齐长城开始渐渐走上历史舞台,它作为重要的战略防御要地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段长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齐国和晋国、吴国两国之间的恩恩怨怨。
齐国和晋国的和睦源于郄克出使齐国。
郄克,我们在《左传。鞌之战》中比较熟悉。
'郄克伤于矢,流血及屡,未绝鼓音。'
他作为使臣出使齐国得到了齐国不公正的待遇,因为自己的残疾被齐国人所笑话,郄克受辱也成为齐晋两国矛盾冲突的转折点。
齐国悍然发兵伐鲁,鲁求救于晋,晋出兵援鲁,也成为二军交战的一个契机。
此后齐晋两国经历了一段比较和平的时期,而后来晋越相约伐齐,这便是齐长城修建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个时候的晋国已经逐渐变成强国,而齐国却逐渐衰落,为了更好防御其进攻,所以进行了齐长城的修建工作,这个时候的齐长城主要用来防御晋国和越国,所以在西边,起到了很好的防御作用,除了晋国,赵国也曾讨伐齐国,而齐长城的存在便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保护着齐国。
势力就是这么此起彼伏,吴国势力开始强大起来,也不断与齐国发生冲突。
哀公十年'公会吴伐齐。'
哀公十一年'齐国书帅师及吴战于艾陵,齐师败绩。'
这与吴国争霸的野心是分不开的,吴国要想争霸北上,首先需要攻克的便是齐鲁两国,此外还有越国伐齐等等。
这些战争,齐长城均作为战略防御要地,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像是章丘和莱芜段的锦阳关,是军事要塞,所以这里修建了城堡抵御敌军,另外在咸丰时期,为了抵御捻军,这个要塞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齐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通过齐长城的历史,我们更为深入的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以及齐长城作为战略要地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虽然现在的齐长城已经经历了2500多年的沧桑,可那段岁月最为凄惨,也最为悲情。
战争与杀伐,战火与硝烟。
更多的时候,长居于和平时代的我们,虽然早已无法真切的感知当时修建齐长城的困难,可终究,这段历史值得我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