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出:身体素养与青少年体育改革

论文导读
任海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学术大家,做人、做学问都是我等后辈学习的楷模。早年在《体育与科学》编辑部工作时,我就读过任先生的多篇大作并获益良多。我与任先生真正相交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9年,我到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学习,有幸聆听到了当时国际奥林匹克学院中国唯一讲师任海先生的授课。从内心来讲,我真心崇敬先生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品。
此后,我虽与先生联系不多,但一直关注先生的每一篇大作,从中得到了不少的启发。2016年到南京体院工作以后,任先生便一直关注南京体育学院的发展,并时时对学校的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给予很多的鼓励、关心和支持。
去年,中国学术界第一本体育集刊《体育文化与产业研究》即将创刊,编辑部邀请我担任编委会主任。那如何将这本刚创办的学术集刊办成有特色的精品期刊呢?我想,一本好的刊物要有大家、名家的大作,这样才会有社会和学术双重影响力。当编辑部一再请我出面为创刊号约稿时,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任先生,希望得到先生的大作,来提振我们办刊的信心。于是,2020年5月27日,我发微信向先生提出约稿请求。不巧的是,先生正在赶一个即将过期的项目,说已是手忙脚乱,分身乏术。不过,先生即使在不敢确定能否给稿的状况下,依然表示了“我当争取”的态度,且询问了论文交稿的最后期限和文章写作的具体要求。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2020年9月9日,任先生发信息告诉我拟写一篇关于青少年体育的论文,大概十月中旬可以交稿。我顿感十分惊喜。这期间,先生的父亲又因病住院,文章又有所耽搁。是年11月初,先生给我发了信息:“因公事私事干扰,文章写的断断续续,实在抱歉。现基本完成,不知是否已过收稿截止日期?”我急忙回复先生说时间恰好。
得到此稿,我如获至宝,总算不负编辑部所托。令我十分感动的是,先生在交付稿件以后,发现了原有文章的两处小错误,亲自修改并一再嘱咐我们要好好校对。细微之处见风范,这足以看出先生治学之严谨。
从这篇论文来看,任先生的确具有深邃的学术思想。先生以敏锐的洞察力,观察到了青少年体育发展陷入困境,面临着有史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健康体质下降危机。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形成于青少年时期,身体活动不足导致的健康问题与人们在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体育参与的习惯有直接关系。但与青少年关系最为密切的学校体育和竞技运动均令人担忧,一是学校体育持续低迷,二是竞技运动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下降。为了破解这两个难题,任先生以身体素养为突破口,为回答当代青少年体育的这两大问题提供了依据,成为引导当代青少年体育改革的核心理念。
任先生把如此有学理深度的一篇大作给了一本还在创刊、尚未有任何名气的期刊,让我为之动容。文章刊登后,《中国体育报》分三次进行了转载转发。这不仅传播了先生的学术思想,也大大提升了这本尚在襁褓中的刊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再次感谢任先生对这本刊物的关注、关心,也发自内心的真诚感谢先生对我的信任和帮助!
2021年8月18日
《体育文化与产业研究》 编委会主任杨国庆

作者简介

任海,1950年4月出生,山东省平原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获北京体育学院教育学硕士学位,1988年在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首席专家并兼任该所奥林匹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会理事、体育社会科学学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研究中心研究理事会理事,国际比较体育学会执委。主编及作为主要作者完成的著作有:《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研究》《奥林匹克运动百科全书》等。

本文引用格式:

任海.身体素养与青少年体育改革[J].体育文化与产业研究, 2021(1):9

论文摘要
青少年体育发展事关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建设。本文分析了当代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困境及成因,指出青少年居体育发展的主体地位,要破解青少年体育发展困境;探讨了竞技运动领域身体素养导向的 “长期运动员发展模式” 和学校体育领域基于身体素养理念的体育教育改革。“长期运动员发展模式”,以身体素养为依据,统摄运动参与者的长期 目标和整体发展;基于身体素养理念的体育教育改革,将身体素养增强置于 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从而使优质体育教育成为可能。青少年由 “被体育” 的客体变为体育的主体,青少年体育的功能定位由短期变为长期,青少年体育的组织由分割变为整合,学校体育的作用大为增强。身体素养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
论文内容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健康状态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 展。体育是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在国家的教育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青少年处在人生最重要的生命阶段, 适度的体育运动可使青少年获得强健的体魄、健全的心智和完整的人格。青少年体育的发展程度既反映了一个国家体育的发展 程度,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的发展程度,还反映了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状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青少年体育面临的主要挑战不同,应对挑战的内外条件也不同,因而,青少年体育在挑战和应战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以满足社会的、教育的和体育的需求。今天,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在享受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有史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健康危机,青少年体育发展也陷入困境这种现象是世界性的。如何让青少年体育尽快走出发展困境,重新发挥其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今天国际社会和许多国家试图破解的时代课题,也是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 当代青少年体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21世纪以来,人们在享受现代社会文明成果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切地感受 到这种文明对健康造成的威胁。上网久坐,加之高能量饮食,直接导致肥胖人数激增,肥胖诱发的慢性病在全球流行。比如美国,1965~2009年的 44 年间其国民的身体活动量下降了 32%,6~11岁肥胖儿的比例从1980 年的7%上升到2010 年的 18%,在12~19岁的少 儿中, 这一比例从5%上升到18%。照此趋势,到 2030年其国民身体活动量下 降幅度将会达到46%。近 1/3的儿童肥胖或超重,与之相关的疾病可能会导致其 成为第一代寿命短于其父母的人。与这一趋势相伴随的是巨大的经济损失,到 2030年,在美国因肥胖引发疾病而产生的医疗费每年会升至660亿美元,生产力损失高达5800亿美元。2013年在17个发达国家中,美国5~19岁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率最高。
2008年英国2/3的成人和1/3的儿童超重或肥胖,如果不采取干预措施,到 2050年将有 9/10 的成人和2/3的儿童超重或肥胖。是年,英国政府推出《健康体重,健康生活:英格兰跨政府战略》,宣布 “我们的雄心是让每人都能达到并保持健康体重,从而成为第一个扭转肥胖势头的大国”。然而,事实证明,实现这一 “雄心” 并非易事。2016,英国 2~15岁的少年儿童仍有近1/3 超重或肥胖,成为潜在糖尿病患者。英国每年用于治疗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开支已超 出其用于警察、消防和司法系统的总和,高达51 亿英镑 (2014~2015年度)。因此政府于 2016年启动专门针对儿童肥胖问题的行动计划 (Childhood Obesity:A Plan for Action),从营养和身体活动两方面推出多项措施。
久坐缺乏锻炼,导致澳大利亚56%的成人肥胖,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胖人最多的国家之一。在 5~17岁的澳大利亚青少年中只有 19%的人达到每天60分 钟中等以上强度体育活动的标准,而这一群体每天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却为 2~3个小时。
世卫组织警告人们,缺乏锻炼是世界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让青少年动起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以扭转其健康状况持续恶化的趋势,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焦点,世卫组织等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具体如下。
(1)2004年5月, 第57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WHA57.17 号决议 《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全球战略》,敦促成员国制订本国的体育行动计划和政策,旨在 “通过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来改善公众健康”。
(2)2007 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基于人口的提高身体活动水平路径:世卫组织关于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全球战略实施指南》。
(3)2010 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关于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议》。对5~17 岁、18~ 64 岁和65 岁及以上三个年龄组提出相应的身体活动的频度、时间、强度、形式和总量及其与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关系。5~17岁的青少年应当每天做中等以上强度身体活动至少60分钟,才能获得有益于其身心健康的效果。
然而,调查数据显示,西方40国11~15岁少儿中只有16%~26%达到此标准。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形成于青少年时期,身体活动不足导致的健康问 题与人们在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体育参与的习惯有直接关系。于是,人们将目光 转向青少年体育一探究竟, 看到的图景却让每个人心情沉重:与青少年关系最为密切的学校体育和竞技运动均令人担忧, 表现如下。
1.学校体育持续低迷
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与成立于1925年的英国西北县体育教育协会(the North-Western Counties Physical Education Association,NWCPEA)合作,进行了一项体育教育现状的全球调查,发现尽管世界上97% 的国家宣布体育为必修课,但有规定课程(prescribed curricula)的只有79%的国家,体育课在54%的国家中的地位低于其他课程,1/3的国家未能将体育教育方案付诸实施,有专门体育老师的小学仅占53%。这些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0年和2009年组织过的世界范围的学校体育调查(World-wide surve of school yphysical education)得出的结论,即学校体育在全球 呈持续下滑和被边缘化的趋势。
2.竞技运动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下降
青少年体育的另一大分支是竞技运动。这一让青少年龙腾虎跃的领域,也遇到不曾有过的发展瓶颈,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持续下降, 即使体育竞技强国美国也是如此,而且,青少年对竞技运动的冷漠居然出现在美国社会万众瞩目的主流运动项目中。2008~2013年五年间,美国6~12岁儿童少年参加集体球类运动的比例由44. 5%下降到40%。其中篮球下降 3.9个百分点,棒球下降14.4个百分点,垒球下降31.3个百分点,足球下降10.7个百分点,美式足球竟然下降高达28.6个百分点。
青少年对传统运动项目兴趣的降低,也表现在奥运会上。让全世界青年欢聚 一堂的奥运盛会的观众年龄逐渐增大,青少年观众流失严重。国际奥委会忧心重重地将 “青年”、“公信力” 和 “可持续性” 列为奥林匹克改革的三个关键词,将青年拉回奥运会作为其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今天的青少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体育,现实中他们却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在更快地脱离体育。21世纪以来,青少年与体育的相互疏离,形成时代悖论。这一悖论表明,当今世界的青少年体育存在重大缺陷,国际社会开始重新审视青少年体育的状态,反思其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是既有的青少年体育模式已经失效,未能让广大青少年广泛参与,并在参与中持续发展。青少年体育改革势在必行,其核心是让青少年摆脱静态的坐姿生活方式,引导其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恢复并保持他们应有的活力。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自21世纪初开始,世界青少年体育发展进入一个深刻的变革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体育科学和体育教育理事会(ICSSPE)、国际奥委 会(IOC) 等国际组织及一些国家的政府与体育组织开始倡导改革,以破解青少年 与体育相互疏离的悖论。
青少年体育改革涉及两大核心问题:如何让青少年自觉自愿地参与体育,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将精英竞技运动与群众健身娱乐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青少年的多种需要?这两个问题涉及的核心要素是参与体育的动机和能力。动机是要让体育参与成为亿万青少年发自内心的需要;能力是要让青少年在体育参与过程中,感受将自己身体潜能开发到极致的愉悦,享受终身健康的 生活状态。这就需要一种新的理念,激发其内生的参与动机,奠定参与体育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各种相关要素,为青少年持续一生的体育参与提供适宜的环境支撑。身体素养为回答当代青少年体育的这两大问题提供了依据,成为引导当代青少年体育改革的核心理念。
二 身体素养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国际身体素养协会 (International physical literacy association )将身体素养界定为 “为了生活而重视并承担参与身体活动的责任所需要的动机、信心、身体能力及知识与理解”。身体素养具有明确的意义指向,即人们自己的生活。生活不同于生存,它不仅是活着,而且是有意义地活着。增强身体素养旨在通过身体活动来完善生活的主体———人自身,从而让其生活更有意义,幸福而美满。这就构建起了人—身体活动—生活三者间的结构关系。在这一结构中,身体活动的价值凸显,它是将人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中介,使生活的意义具有切身性,使人的价值追求有生活依据。因此,身体素养具有内生性,内生于人的生活需要。
人要经历由婴儿到老年、从生到死的自然过程。人的身体状态和生活需要呈现鲜明的阶段性特征,身体素养的结构不变,但其要素却因时而异,从而纵向贯穿各个阶段。此外,人既是生物的,又是社会的;既是情感的,又是理性的;既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身体素养将身体活动承载的多领域多维度意义横向整合为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这就形成了身体素养纵横交错的贯通性或整体性。
身体素养包括两大类:一是基本动作技能(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如跑、跳、投、接、踢、击、游泳、滑动、平衡、灵敏、协调、节奏等;二是基 本运动技能(fundamental sports skills),即基本动作技能在各项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基本动作技能极为重要,不仅囊括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身体活动,而且以其不同的组合和变式构成了各种运动项目。基本动作技能的作用相当于英语学习的字母,掌握了26个字母就有可能组成无数美妙的词语,写出漂亮的文章。而能否写出美妙词语和漂亮文章,则又取决于能否纯熟掌握字母,并根据语境灵活应用.而身体素养也同样,需要将基本动作技能用于竞技运动,在复杂多变的运动环境中将动作技能转化为具有应变性和高效能的运动技能。基本动作技能是一切 身体活动的内核,是竞技运动的基础,而基本运动技能又反过来强化这个基础。两者相辅相成,良性互动,使人在各种需要身体活动的场合应对自如。因此,基本动作技能是培养身体素养的基本构件(basic building block),这种构件又离不开竞技运动的锤炼。对基本动作技能和基本运动技能关系的这种诠释,不仅在学 理上明确了体育的基础,而且在机理上解决了体育各种形态的关联问题,破解了体育与非体育活动分隔的路径问题。
身体素养的基础性还体现在,基本动作技能的学习有其年龄窗口期,须在少儿期基本完成,才能为其一生的体育参与奠定基础。
将身体素养与青少年体育相结合,其意义就是旗帜鲜明地将青少年置于体育发展的主体位置 激发并培养其基于自身需要的主观能动性,着眼发展的长远目标,着眼人的整体发展,将基本动作技能与基本运动技能融为一体,让一切体育形态服务于青少年,从而使体育教育和竞技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将体育参与过程融入青少年生长过程。身体素养的这些含义,切中当代青少年体育问题的要害,极具针对性,为青少年体育走出发展困境提供了新的方向,具体表现在为竞技运动和学校体育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使得这两个与青少年关系最为密切的领域开始出现令人鼓舞的新气象。
三 身体素养导向的“长期运动员发展模式” (LTAD模式 )
让青少年重新喜爱竞技运动,首先需要探明竞技运动对青少年吸引力下降的原因。美国学者研究表明,孩子们放弃竞技运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青少年负面的运动体验有关。比如受到的批评和训斥太多、没有玩的时间、强调获胜、缺乏交流、害怕犯错、无聊、学不到东西等。今天,尽管社会各界强调竞技运动对 青少年身体、情感和社会成长的各种益处,然而,并非所有的青少年体育项目都能为他们提供积极的体验。竞技运动本身蕴含的放松、娱乐等功能已逐渐被商业化、精英、奖学金驱动和专业化所取代。要把竞技运动还给孩子们,重点在于他 们的乐趣、能力和内在动机。对比赛结果的强调,使健康的竞技运动受到影响,并对孩子们及其家庭生活造成威胁。太多或太早的竞争活动对孩子也是有害的。有人甚至提出,不要让这样的青少年竞技运动 “绑架了你的生活”。
美国 Texas A&M University的两位学者Tek.B.Dangi和Peter A.Witt,综合了 多种批评意见,提出要重新定义竞技运动 (spores)的目标,将旨在取胜转向获得乐趣(fun),主张家长和教练应让孩子们保持参与乐趣并获得终身体育的技能,以此来重新认识什么是成功。成功并非不惜一切代价取胜。体育比赛的关键 是让参与者获得乐趣并尽其所能,同时赢得教练、家长和队友的尊重。
美国青年体育联盟 (National Alliance for Youth Sports)认为,既有的青少年 体育多从成人而非青少年的视角来考虑和处理问题,造成许多青少年体育活动不过是成人项目的简单复制,其规则、技能及标准多照抄成年体育。应当重新设计和管理青少年体育,使每个少年儿童,无论其能力如何,都能从体育参与中获得积极的体验。
Côté,J.和Hancock,D.J.(2016)综合多种观点,提出了 “竞技运动参与 的发展模式” (The Developmental Model of Sport Participation ,DMSP)。该模式强调在青少年体育中,运动成绩、参与和个人发展要保持均衡,13岁以下的儿童尤需如此。其内容主要是:提供健康的竞争机会,不过分强调获胜及未来夺冠;不早期专注于单一运动;让孩子们尝试一项运动中的各种角色 (如前锋、后卫等);让孩子们在组织化的及自由的体育活动中玩耍;设计有乐趣和短期回报的游戏和练习;理解孩子们的需求,不“过度指导”。该模式还将青少年的体育发展划分为6~12年、13~15年和16岁及以上三个阶段,各有其重点。 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对竞技运动的反思与美国学者相似,但在如何改革青少年竞技运动方面,加拿大因其提出的方案较为系统且完整,故形成颇具国际影响力的 “长期运动员发展模式”(Long-Term Athlete Development model)。
(一) “长期运动员发展模式” (LTAD模式)
LTAD模式的基本思路由国际知名体育学家Istvan Balyi 提出,2002年首先用于英国体育系统,继而于2005年经加拿大加工、创新,使之系统化,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竞技运动发展模式。Istvan Balyi 是加拿大17支国家队的顾问,在世界各地推行过  LTAD模式,担任过7个国家 50个运动项目的 LTAD顾问。LTAD模式,以身体素养为依据,着眼于参与者的长远目标和整体发展,贯穿其从婴儿到成年的所有时期,前后衔接,循序渐进,以求让所有参与者充分开 发其潜能,享受竞技及健身娱乐的过程,既让天赋异禀的苗子登上世界体坛的巅峰,也让普通青少年终身参与体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进,该模式已更新到3.0版,名称改为 “竞技运动和身体活动的长期发展” (Long-Term Development in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模式,以突出对参与者的包容及精英竞技与大众参与的关联。该模式有以下特点。第一,层次分明,衔接连贯。LTAD模式是以身体素养为基本依据建构的。它围绕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内生动机、参与技能及信心诸维度,依据生命过程不同阶段人的具体状态,层层衔接,渐次展开,以确保每位参与者在其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体育参与动机、技能和自信。它将精英竞技与大众体育 置于共同的身体素养基础之上,从而打通精英竞技与大众参与的界限,让每位参与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身体素养体验,终其一生积极健康地生活。该模式由任务不 同的七个阶段构成,用于指导体育参与、训练、比赛及终身体育。这七个阶段 是:①积极开始(Active Start);②奠定基础(FUNdamentals);③学习训练(Learn toTrain);④进入训练(Train to Train);⑤为赛而练(Train to Compete);⑥训练致胜(Train toWin);⑦终身活跃(Active for Life)。

图1体育运动和身体活动的长期发展模式

资料来源:Sport forLife, Long-Term Development in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3.0)

第二, 重点突出,注重基础。身体素养可伴人终生,享用终生,但它必须在幼儿时期着力发展,只有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在青春期发展,在成年期保持。这不仅是因为幼儿时期形成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是因为幼儿期是发展基本技能的窗口期,而基本技能是身体素养的基础,一旦错过了这一宝贵的窗口期,身体素养的建构便会留下无法补救的缺憾,而抓住了这个窗口期,基本技能的学习过程与生长发育的自然过程相互契合,有事半功倍之效 (见图 2)。

图2,发展基本动作技能的干预时间点

资料来源:AspenInstitute, Physical Literacy in the United Stateshttp://plreport.projectplay.us/introduction)

因此,LTAD模式将奠定身体素养基础的前三个阶段视为重中之重。
“积极开始”,旨在学习身体基本动作,培养身体活动的习惯;
“基本技能”,旨在发展基本动作技能,享受身体的活跃状态;
“学习训练”,旨在学习多种基本运动技能,以获得更多更好的参与体验。
该模式强调身体素养基础及各阶段的连续性,将竞技运动发展与青少年生长 发育阶段相匹配,并在对青少年培养时增加一个学习竞赛阶段,以让青少年正确地理解比赛,减少比赛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见图3)。

图3 加拿大运动员长期发展模式

CanadianSport Centre,DevelopingPhysical Literacy--A Guide For Parents Of Children Ages 0 to12

第三,尊重个性,包容发展。由于LTAD模式以参与者为中心,尊重个体差异,强调包容,反对排斥,因而可以覆盖包括残疾青少年在内的整个青少年群体。参与者的身体状况各异,生活环境不同,其参与竞技运动和身体活动的途径也多有不同,每个人的身体素养发展轨迹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给予同等的关注 并提供有效的支撑环境,这样就会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潜力,并能够在一生中保持活跃状态。LTAD 模式包容各种发展轨迹,让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呈现出生生不已的动态发展图景。图 4显示参与者身体素养不同的发展轨迹。
参与者A, 保持参与其最初接触的运动项目,直到走上国际体坛颁奖台。
参与者B,始于不同的运动,或启动较晚,在青春期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直到参赛残奥会或奥运会。
参与者C,始于某项运动,小有成绩,移情另项运动,再回到最初项目。
参与者D,始于某项运动,成绩良好,转至新项目,经过一系列训练,在新项目上获得成功。
参与者E,参加多项运动,不希望进入训练阶段,但有高质量的体育参与体验 保持终身活跃。
参与者F,较晚才有参与意识,通过初期参与而变得终身活跃。
①在LTAD模式的框架中,不管参与者选择哪种途径,经历何种发展轨迹,都被统摄在终身参与体育的总目标之下,殊途同归,让每个人成为终身活跃的体育参与者.基于身体素养的LTAD模式突破了不同类别体育的壁垒,将封闭分割变为关联互动。这是对大众体育与精英竞技关系的新认知,不是让青少年去适应不同类型的体育范式,而是让体育范式根据青少年的需要灵活调整,这也正是奥林 匹克运动所主张的:将体育运动置于服务人的位置。LTAD模式的创新性与合理性,为多个国家所采纳,进而基于各国国情演化出不同的变式,如美国的AD模式。

图4包容的LTAD模式

资料来源:Sport for Life, Long-Term Development in Sportand Physical Activity 3.0

(二)AD模式——— “美国发展模式
2014年, 美国奥委会与该国各运动项目协会联合推出了LTAD 的美国版———AD模式 ( “美国发展模式” ),旨在让美国青少年将竞技运动作为通向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途径,并为充分开发运动员潜能创造机会。AD模式由五个阶段构成:阶段1(0~12岁),探索、学习和玩耍;阶段2(10 ~ 16 岁),成长与挑战;阶段3(13~19岁) 训练和比赛;阶段4(15岁以上),达到高水平;阶段5,终身活跃。在AD 模式中,身体素养同样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所有与运动员相关的组织和人员有责任帮助运动员发展身体素养。比如,全国单项体育协会要 “促进与年龄和体能相匹配的各年龄层次身体素养的发展”;俱乐部要 “提供身体素养训练 (如灵敏、平衡、协调训练)”;教练员要 “在各层次的练习中进行身体素养训练(如灵敏、平衡、协调训练)”;家长要 “要让孩子在 12岁前参加几种不同的运动项目,以培养身体素养,让孩子们找到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运动员的首要任务就是 “每天培养自身的身体素养和运动技能。用多项运动/身体活动的交叉训练,提高水平并全面发展”。
AD模式特别强调让青少年获得积极的运动体验,认为如果没有积极的运动体验,会出现以下问题:在奥运会和残奥会中夺冠的运动员越来越少;对体育的需求越来越少;以竞技运动向青少年传授宝贵生活经验的机会越来越少。
AD模式提出须遵循的五项原则:①为所有运动员创造机会;②活动要适合青少年发展基本动作和运动技能;③参与多个运动项目;④有乐趣、有吸引力,逐步增强挑战的氛围;⑤各年龄段要有好的教练。
四 基于身体素养的体育教育改革 
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主要是在学校以体系化的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方式实施的,其基本对象是青少年,因此意义重大。体育教育出现的世界性滑坡趋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应对。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体育部长会议(MINEPS V)在其柏林宣言中进一步强调了体育教育的价值,指出:“体育教育是向所有儿童和青少年提供终身参与社会的技能、态度、价值观、知识和理解的最有效手段”。国际社会进而提出诸多改革措施,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发展青少年的身体素养为依据实施。2010年国际体育科学和体育教育理事会(ICSSPE)代表国际社会起草了《关于体育教育的国际立场声明》强调指出,体育教育培养孩子们的身体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安全地活动,并能理解自己的活动。“身体素养”(physical literacy)“是体育教育的结果,是孩子们全面发展和取得成就的必要基础。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力推的优质体育教育(QPE)
“优质体育教育”(QualityPhysical Education -QPE)是近年来国际社会针对学校体育改革提出的新概念。什么是“优质体育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界定为“是构成学前、小学和中学教育课程的有计划的、渐进的、包容的学习体验(learning experience),它是终身参与身体活动和体育运动的基础。通过体育课向儿童和青少年提供的这种学习体验要适合青少年的发展,帮助他们掌握身体活跃的生活所需要的运动技能、认知理解能力、社会和情感技能”。优质体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青少年的身体素养。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合作伙伴推出“优质体育教育政策包”  (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QPE) PolicyPackage),主要目标之一便是: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儿童认知和非认知的技能,让他们具备身体素养,帮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公民。
2017年喀山第六届体育部长和高级官员国际会议(MINEPS VI)制定的 “喀山行动计划” (Kazan Action Plan),再次强调学校体育的重要地位,并指出“身体素养是终身参与身体活动并由此增进健康的基本条件,对青少年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各类教育环境重要的学习成果之一”。
为了将体育教育的新主张落实在行动上,以解决政策制定与执行相脱节的问题,国际社会出台多种举措,其中最重要的是《优质体育教育—决策者指南》(QualityPhysical Education,Guidelines for Policy-Makers)。该指南是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多个国际组织合作制定的,这些组织包括国际体育科学和体育教育理事会、国际奥委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国体育促进发展与和平办事处(UNOSDP)和世界卫生组织等。该指南针对小学和中学的体育教育问题,提出可操作的建议。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称,这个指南基于三个原则:平等、保障和参与体育的意义。决策者要让全体青少年获得教育教育的机会,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体育参与要有清晰的意义,以确保每一个青少年提高其“身体素养”(physical literacy)。
《优质体育教育—决策者指南》清晰地描述了拥有身体素养的人的具体状态: “具有身体素养的人具备运动能力且对其能力充满自信,表现出良好的协调力和控制力,能对环境的持续变化做出反应。他们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敏于言语和非言语的交流,富有同情心。有身体素养的人热衷于开发新的身体活动,并欢迎他人的建议和指导,相信知识会使自己的体验得到成功。他们既理解身体教育的内在价值,也明白体育教育对人的健康和适宜状态的促进作用,能以参与体育始终是其生活组成部分的立场来预期其生命进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将身体素养置于体育教育的核心地位并全力推行,反映了当今学校体育改革的基本趋向。
(二) 一些国家的学校体育改革 

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力推身体素养的举措相呼应,为了扭转学校体育持续下滑的趋势,让青少年在校学习期间就为其终身参与体育打下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围绕身体素养的培养,开始对既有的学校教育实施改革。这里以美、英两国为例,观其趋势。
  1.美国的学校体育改革 
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体育教育组织健康与体育学会(Society of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于 2013年推出美国  K-12 体育教育的国家标准 (America's National Standards &Grade-Level Outcomes for K-12 Physical Education),以指导各州修订其既有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体育教育标准。该标准指出,体育教育的目标是 “培养具有知识、 技能和自信的身体素养者physically literate individuals),以终身享受健康的身体活动”。要成为拥有身体素养的人需要做到如下几点:掌握参加各种身体活动所需的技能;理解参与各种身体活动的含义和益处;定期参与身体活动;身体健康;重视身体活动及其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该标准进而细述具备身体素养的人的五个具体标准:①会在各种动作技能和类型中显示其能力;②会应用与运动和比赛相关的概念、原则、策略和战术方面的知识;③具有知识和技能,将其身体活动水平和适应状态提升并保持,以促进健康;④会表现出负责任的个人和社会行为,尊重自己和他人;⑤理解身体活动对健康、快乐、挑战、自我表达和/或社会交往的价值。
2.英国的学校体育改革
2019年英国政府教育部 (DfE),数字-文化-媒体和体育部 (DCMS) 与卫 生和社会保障部(DHSC)联合发布的 《学校体育活动行动计划》(School Sport and Activity Action Plan)指出:身体素养是早期学习的核心要素,应成为青少年一切体育运动和身体活动的中心。为青少年提供的所有体育运动和身体活动须围绕身体素养的培育原则设计,注重乐趣和过程享受,帮助青少年(尤其是女孩和不爱动的群体)树立信心,建立与体育运动和身体活动的良性关系。英国一 项对13 万儿童和青少年的调查表明,青少年拥有的身体素养要素(乐趣、自信、能力、理解和知识)越多,就越喜欢活动,其身体活动量是其他孩子的两倍,而且幸福感、社会信任度和适应能力也更强。乐趣和享受是获得和保持孩子们活跃的最重要因素,应该用于学校内外的所有身体活动。
英国学校体育改革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注重竞技运动对青少年独特的教育价值,认为只要竞技运动教育实施得当,它会激发每一个青少年的最大潜能,无论他们是未来的奥运选手,还是保持健康与在学习新的运动项目和游戏中获得乐趣的普通孩子。英国政府于2000年制定的体育政策明确提出,良好的竞技运动表现与良好 的学业成绩是携手并进的。2010年底,英国政府对其学校体育教育标准做出重要修订,称之为 “体育教育和体育运动的新战略”。其突出特点就是强调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2014年9月生效的新的 《国家课程框架》(national curriculum framework) 将体育课的学习目的规定为 “优质体育课要激励所有学生在竞技运动(competitive sport)和其他身体活动中获得成功并提高水平。它应该以支持其健康和健身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在身体方面树立信心。在竞技运动和其他活动中竞争的机会,可培养人格并有助于培养公平和尊重等价值”。其课程力图将竞技运动技能与基本动作技能相结合,将精英竞技与大众参与相结合,最终目标落实在终身参与体育的健康生活方式上。体育教育要促使学生达到课程设定的四个目标:①具有胜任多种身体活动的能力;②可在相当时间内持续身体活 动;③参与竞争性的体育运动和身体活动;④过健康而积极的生活。
美、英两国学校体育改革都是基于身体素养的理念,在身体素养的构架下进行的。
五 启示与讨论
当代青少年体育改革是全面而深刻的,改革的进程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未来的发展如何?能否取得预想的结果?尚待观察,现在还远不是下结论的时候,但有以下几点启示似可讨论。
(一) 身体素养导向的青少年体育改革的深刻性
在人类文明既往的进程中,身体多作为实现外在功利目标的工具。这种工具 性的身体使用,使真实的身体处于被屏蔽状态,人们难以正确地感知身体,认识身体和运用身体。身体活动不过是实现功利目标的手段,一旦功利目标消失,身体活动便不复存在。身体素养将身体活动的目的转向人自身的发展,转向对生活意义的开发,从而使身体活动与人的主体性一致起来 被屏蔽已久的身体得到重视。其结果是主体性的身体意识凸显,身体感觉敏锐,身体控制精确,身体行动在不同场合应对恰当,运用自如。这就从根本上消解了坐姿生活方式的基础,解决了今天人们为什么要主动选择身体活动和如何活动的问题。青少年体育改革以身体素养为导 向,就是要激发青少年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爱体育、懂体育、 会体育、能体育,充分享受体育带给他们的成长乐趣并终身保持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

    (二) 青少年体育改革的基本特点
1. 青少年由 “被体育” 的客体变为体育的主体
长期以来,青少年在体育中多处于被规范、被训诫和被领导的客体位置,依照家长、老师、教练等成人的意愿参与体育活动。青少年体育改革将他们由唯命是从的 “被体育” 状态解放出来,依照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成长特点,设计活动,提供指导、配置资源,组织活动,以让每个青少年获得积极的体 育体验。家长、老师、教练不再是按照自己想象塑造青少年的 “工匠”,而是辅 助青少年体育成长的 “园丁”。这种主客易位的实质是,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驱动由外在的压力变为内生的动力。
2. 青少年体育的功能定位由短期变为长期
青少年体育的目标由着眼于青少年阶段的短期发展,变为支撑其一生的长期发展。一个人终身参与身体活动,取决于其身体素养的状况,而培育身体素养的 最佳年龄在12岁之前。这就意味着儿童少年时期的体育至关重要,少儿体育不仅是青少年体育也是全社会体育的重中之重。只有在这一时期打好基础,才有可 能实现终身保持活力生活的目标。这也正是国际上青少年体育改革的重点所在。
3. 青少年体育的组织由分割变为整合
既有的青少年体育的组织多处于分割和分散状态,家庭、学校、社区、体育组织等各有自己的领地。以身体素养为导向的体育改革,为青少年体育相关的所有个体 和组织提供了共识,使其以培育身体素养为目标,从而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4. 学校体育的作用大为增强 
身体素养不仅构建了精英竞技与体育教育的共同基础,而且建立了体育与非体育身体活动的共享关系。身体素养不是体育素养,但是只有而且必须通过体育教育才能有效而完整地培养素养。青少年体育改革扩充了学校体育的领域, 强化 了学校体育的基础性功能。

委员会刊物介绍

《体育文化与产业研究》是中国学术界第一本体育类集刊,旨在汇聚全国关心体育文化、体育产业的管理者、企业家、一线工作者、专家、学者,洞察体育学术脉络、记录体育学术变迁,发出时代体育强音,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繁荣中国体育学术,传播体育学术思想,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进而促进体育文化交流,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助力体育强国、文化强国、人才强国、健康中国建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