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中药性味之谜——五味酸、苦、甘、辛、咸

药物区分寒热温凉,以应对不同寒热属性的疾病,这是中药发挥治疗作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和前提。然而,单靠寒热温凉,还不足以来指导药物治疗千变万化的疾病。

下面我们继续介绍中药学理论的第二部分内容——五味。

五昧,即指酸、苦、甘、辛(辣)、咸这五种味道。我们的古人,根据药物的味道,对千百种药物进行了分类,用于指导治疗临床的各种疾病。有一点需要提示:随着古代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古人对药物五味属性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参考了药物的治疗作用。也就是说,今天我们在书本上见到的药物后面的五味,已经不完全是原始的五种滋味了,更是对其药物功效的一种归纳形式。

五味各有其独特的性质和治疗价值。总体来说,辛辣的药,擅长于行走,发散。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吃麻辣诱惑,常常会见到一两位,一边疯狂地吃,一边不住地擦拭头上身上涌出的汗水。这就是辛味发散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苦味的药,擅长于清泻,我们平时上火吃的牛黄解毒丸一类的药,一个比一个苦,就是明证。甜味药擅长补益。

回忆一下我们去看望大病之后身体虚弱的朋友,都会带去哪些礼物呢?

不论苹果、橘子,还是糕点美食,几乎都是甜味的,因为甜味善于补益。酸味药擅长于收敛。

不小心吃到一枚酸酸的橘子,你会作出怎样的反应呢?通常是深深的吸一口气。实际上这就是酸味令气机收敛的一种表现。咸味药擅长于软坚。冰块坚硬,得盐则化;便结坚满,得咸则泻。在定位上,咸味药往往有入肾的特点。有些药原本不咸,医生为了让它入肾中疗病,还可以通过盐炒的方法来实现,比如黄柏。

当我们利用五味来治疗各种病症时,必须将一点谨记在心。凡物有偏,有偏则有用,有偏则有弊。五味除了可以为我们提供上述的治疗作用以外,各自又都存在着一些弊端,不可不知。

辛味能发散行走,但发散行走的同时就很容易带来对气血的损耗。所以气血不足的人,如果需要用辛味药来发散,就需要酌情减量,以免对气血损耗太过而伤正。苦味药能清热,但是清热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对胃气、阳气的损伤。

所以平素脾胃不好,阳气不足的人,如果必须清热,就需要慎用苦寒,可以部分的用甘寒药来代替。甜味药可以补益,但是补益就很容易造成壅滞,平素体质肝郁气滞,或者湿热较盛的人,就必须注意。酸味可以收敛,但如果外感病邪气还有停留时,用酸味药就很容易把邪气留在体内,中医谓之“敛邪”。

咸味药可以软坚散结,但也最伤阴血,试想现在正口渴的一个人,再让他喝上两口酱油,他的反应一般都不会是很情愿吧。

(一)辛味药

1.辛散类(解表药)麻黄、桂技。

麻黄、桂枝两味药作为辛散药的代表,可以说最合适不过。《伤寒论》中一个重要的解表方剂——麻黄汤,其中最重要的两味药就是麻桂。两药配合在一起,可以发挥非常强大的解表作用。

医案:

2004年夏秋之际,笔者因感染寒邪,病了一场。恶寒、高热,无汗,头痛,烦躁不安,脉浮数而紧,体温在39.5°C左右。此证属风寒之邪束表,寒主收引,汗孔闭合。虽正邪交争于体内,热大发,但邪气排出无门。当务之急,需解表将汗孔打开,令邪有出路;同时以药力助正气,一举驱邪外出。处以麻黄汤原方。半副药后,遍身大汗出,热退身凉病愈。一副麻黄汤1.6元,半副治愈。感慨。

2.辛行类(行气血药)香附、川芎。

香附、川芎皆味辛善行气血。香附更善理气,川芎更善活血,是妇科很常用的一对药。

李时珍赞香附“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也。”川芎的应用范围相对更加广泛一些,《本草汇言》谓川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除了活血行气的功用,川芎还有一个功效尤其受人关注,就是治疗头痛。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头痛,或虚或实,或寒或热,川芎都可以发挥很好的止痛作用,所谓'头痛不离川芎”。

(二)酸味药

茱萸有二,一谓山茱萸,一谓吴茱萸;性味功用完全不同,不可记混。

山茱萸味酸,善收敛固涩,五味子同。但山茱萸作用偏下,以治遗精、遗尿之类为其所长,又能补肝肾之阴;五味子的作用范围更加广泛,在表能敛汗止自汗盗汗;在上可敛心而平悸动,敛肺气而定咳喘;在中可敛气生津而止口渴;在下敛精固脱,涩肠止泻。

着重讲一下五味子敛气阴的功效。

暑热邪气最典型的特征有二,一是耗气,一是伤阴。

所以中暑后,人常会出现两个症状,一是乏力,一是口渴,即是气阴被暑邪耗伤的表现。气阴既伤,益气养阴即是正法。但临床实践中发现,单纯靠补益气阴还不够,还需要用五味子来收敛气阴。

思其缘由,药物本身并非气,并非阴。能补益气阴者,总不能离开人体自身的气阴做基础。现在暑热令人体之气阴大耗,想要恢复正常的气阴水平,一是保护现存气阴不再继续耗散,二是保护新生之气阴不会继续耗散。五味子有酸敛气阴的功效,用在这里恰到好处。

(三)苦味药

1.苦寒类(清热药)黄连、黄芩、黄柏。

黄连在上文已讲过,此处对比一下这三味性味相近的药物。三味药同属大苦大寒之品,最善清热,亦可燥湿,但各自所善清泻的部位有所不同。黄连清心,厚肠胃,着力点以中焦为主;黄芩最善清肺火,兼清少阳胆火,以上焦为主;黄柏性驱下,善于清燥下焦之湿热。若患者一身上下,火势凶猛,亦可三黄并用,以求直折烈火。

2.苦燥药(燥湿药)苍术、白术。

苍、白术以其味苦,皆有燥湿之功效。而苍术又兼辛味,善于行走,令燥湿之性更强;白术又兼甘味,善于补益,从而健脾益气之功更显。

脏腑经络一章中,我们提到脾脏的运化功能,当时主要讲了运化功能的一部分,即运化水谷,将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成为精微物质而为人体所用。

实际上脾主运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是运化水湿。水液从我们喝进去的液态水形态转变为可以被人体利用的、有濡养润泽功能的津液、血液,都离不开脾气的推动。

一旦脾的运化功能不足,无法正常地推动水液,水液就可以停聚为痰湿。而脾脏能化湿,也最怕湿。体内如果有湿邪停聚,首先出现症状的往往是在脾脏。所谓脾脏“喜燥而恶湿”。

苍、白术的苦燥,正好可以帮助脾脏解决湿困的问题;其性温和,不会像上面苦寒药一样有损脾胃阳气之弊,所以经常用于脾气不足湿困的各种病症上,尤其是白术。古人赞白术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可以为证。

(四)甘味药

1.甘温类黄芪、当归。

黄芪味甘性温,是最常用的补气药之一。

生用则其力向上、向外。向上则在补气的同时,升提气机,位居四大升药之首(四大升药:黄芪、柴胡、升麻、葛根);向外则益气固表,对于气虚引起的自汗,以及反复外感等都有很好的效果。用蜂蜜加工后,其作用就会主要集中在脾胃,用于脾胃的气虚证。

血得温则行,得辛则行,得甘则补,而这甘味、辛味和温性,恰好都为当归所有。所以当归善于养血活血,自古为妇科要药。譬如一位贤良的妻子,性情温和(甘温),又颇具智慧(辛),将家事处理的井然有序,那么再过蛮横的家人(失常之血运),也当早日回归家中了。

2.甘凉类麦冬、沙参。

麦冬前文已讲过。再说说沙参。沙参有南北之分,本不是一类植物,但性味功用都很接近,这里就合起来讲。沙参与麦冬一样甘凉,善入肺胃,凉润热病之后造成的肺胃津液损伤。

这两种药的养阴作用,与前面讲到的熟地黄不同。地黄本性黏腻沉重,再经过酒加工后,黏腻之性更甚。对于肺胃阴津损耗的病症来说,脾气多有不足,试想哪位朋友会在一场大热病之后,胃口大开呢?此时最适当的养阴方法,就是用沙参、麦冬这类质轻性凉,补而不腻的药物了。

(五)咸味药 

治疗便秘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攻下,可以行气,可以润肠,可以健脾。

肉苁蓉治疗便秘的方法,与这些都不同,这种思路,叫作温阳。肉苁蓉味咸,本身可以软坚,从而发挥通便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本药还有甘味,能补,温性助阳,治疗由于阳虚所致的便秘,自然就是首选药了。

桑螵蛸,记得小时候随处可以采到,据说可以治疗尿床。读过大学才知道,所谓桑螵蛸,原来就是螳螂的卵鞘,味咸入肾,善于补肾、固摄尿液和精液,治疗遗尿和遗精。除此以外,很多入药的动物,如地龙(蚯蚓)、穿山甲,以及海产品如海藻、海蛤等都有咸味,也都可以起到软坚散结的作用。

由于食物、药物要被人体所用,必须首先经历脾胃的运化。食物只有经过运化才可以转化为气血,药物只有经过运化才可以发挥其功效。食物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必备的动力来源;药物是医生济困除病的利器。

鉴于脾胃的作用如此重要,所以中医历来都非常重视“保胃气”的原则。下面几种药,很容易对胃气造成损害,是我们在选择药物时不得不考虑的。

① 寒败胃。
脾胃之气是人体一身生气的来源,喜温暖,恶寒凉,尤恶苦寒,因为苦寒攻伐生气最甚,即所谓败胃。常见的苦寒败胃药有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栀子、龙胆草等。

② 滋腻碍胃。
脾胃居于中焦,枢纽之所在,喜动而不喜静。而滋腻之药,往往厚重难行,久服很容易引起人的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常见的滋腻药有熟地黄、阿胶等,所谓“用地(黄)则碍脾”。

③ 辛燥伤胃。
脾脏喜燥而恶湿,但胃腑则喜润而恶燥。可以想像,胃作为容纳食物的场所,要对毎天摄入的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离开津液的濡润是万万不行的。而行气活血类药物,往往具有辛燥的特点,对于胃阴不足的患者,就必须小心了。此外活血药中有一个大的类型,叫作虫类药,如地龙、水蛭、土鳖虫之类,煎药后,味道往往不太好,对胄的损伤更大。尤其需要小心。


除四气五味之外,药物还有一个特性,是应用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就是药物的升降浮沉。升降言上下,浮沉讲内外。

大部分中药来源于植物,如枝叶、根茎以及花果。枝叶、花朵的方向,通常是向上、向外来长;根茎、果实的方向,通常是向下、向内来长。这也就决定了植物不同的部位入药,常常可以发挥不同的治疗作用。

比如麻黄,草茎的部分长在地上,其气升散,可以用来发汗;相反麻黄根的部分长在地下,其气沉降内敛,可以用来止汗。再如紫苏,茎叶的部分称为苏叶,用于解表;果实部分称为苏子,用于降气化痰。

(0)

相关推荐

  • 在味为酸

    ​在味为酸: 中药性味之谜--五味 酸.苦.甘.辛.咸 药物区分寒热温凉 以应对不同寒热属性的疾病 这即是中药发挥治疗作用的 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然而单单 靠寒热温凉还不足以指导 药物治疗千变万 ...

  • 中草药归经入味心法

    凡药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此五味之义也.凡药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此五色之义也. 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 ...

  • 21.中药性味之谜——四气寒、热、温、凉

    下面我们逐个来看一下中药的寒.热.温.凉这四种性质. (一)寒性药说 药性有寒,以泻人体火热之邪.烈日炎炎,火邪可从外而侵袭:烦怒焦躁,火邪可内生于五脏:膏粱厚味,火邪可积聚于六腑.凡此种种,大火熊熊 ...

  • 五味是指中药所具有的酸、苦、甘、辛、咸五...

    五味是指中药所具有的酸.苦.甘.辛.咸五种与味相关的特性.除此之外还有淡味和涩味,但酸.苦.甘.辛.咸是与五行.五脏相配属的主要药味,所以一般称为五味. 1.辛 能行.能散.能行是指辛味药物能促进气血 ...

  • 中药使用常见的五个认知误区,别踩坑!

    中医药是我们的民族瑰宝,漫长的历史当中积淀下许多经典药方.但是如果使用不对,会大大影响中药的治疗效果. 那么,在中药使用中,存在哪几种常见误区呢? 误区一:觉得中药越贵越好! 俗话说"一分价 ...

  • 【中药配伍】中药性味配伍技巧 丁光迪中医临床处方大解密

    (十二)咸以软坚 这种用药配伍,是用咸味之药,取其咸性浸润,柔软坚凝,使块肿顽痰消散:亦有取其咸能益肾水,从而降虚火者.常用于结核.瘿瘤.顽痰等证.具体配伍,从病种之异,又可分为二类,即软坚散结与软坚 ...

  • 补肾壮骨的中药有哪些 推荐五种补肾壮骨的中药

    中医认为肾脏具有主骨生髓的作用,也就是说肾气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治疗骨质疏松症时也要使用一些补肾壮骨的中药.下面来看一下具体的中药有哪些,以及关于它们的一些具体的功 ...

  • 中药|中药百科|中药大全|中药性味归经|中草药常识

    中药性味归经 归经 大肠经 胆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脾经 三焦经 肾经 胃经 小肠经 心经 心包经 药性 寒性 凉性 平性 热性 温性 药味 淡味 甘味 苦味 涩味 酸味 咸味 辛味 中药按药味细分 ...

  • 每天一味中草药王不留行性味归经:味苦,性...

    每天一味中草药 王不留行 性味归经:味苦,性平:归肝.胃经 功能: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 主治:1.血瘀经闭.痛经.难产:本品善于通利血脉,活血通经,走而不守.2.产后乳汁不下,乳痈肿痛:本品 ...

  • 每日辟谣|中药使用常见的五个认知误区,别踩坑!

    中医药是我们的民族瑰宝,漫长的历史当中积淀下许多经典药方.但是如果使用不对,会大大影响中药的治疗效果. 那么,在中药使用中,存在哪几种常见误区呢? 误区一:觉得中药越贵越好! 俗话说"一分价 ...

  • 中医中药——性味、归经、功效

    总结中药方剂组成中易混淆的几个中药(甘草.姜.桂.地黄.枳),巩固一下中药的功效.  四气 :温.热.凉.寒.(平)四种药性. 对于有些药物:温.热.寒.凉.大寒.大热.微温.微寒,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