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以木《Personal Dictionary of America》
Personal Dictionary of America
屋以木
闲暇时候,写一部自己的字典,关于美国的碎片式记忆,串联起来,形成我对这片土地纯私人的理解与收藏。
所有故事是从2015年8月开始的。
—————————————————————————————————————
[Ball]
Chelsea在去之前询问了我好久关于她礼服的建议,我看了照片想这样是不是太夸张了点。
等真的到了舞会现场,才知道,是。我。想。多。了。
以前在美剧和小说里见到过很多西方的舞会,也幻想过自己在美国可以真正体验一回。平日很严肃的历史系小楼被改造的热闹夸张,美国姑娘和小伙们三三两两聚在门口闲聊,个个盛装,用惊艳来形容简直不夸张。小楼里面有满屋食物饮品的房间,全是增脂佳品啊,碳酸饮料,炸鸡,糖分过高的蛋糕,派,饼干,分门别类摆在长桌上自助食用。有一些玩游戏的房间,美国人玩High了像小孩儿一样,童心简直可以被奖励一百颗棒棒糖。
我后来跟着Chelsea去到了舞池里面,哈哈是平日世界历史课的大教室。你以为舞会都是灯光闪烁,觥筹交错,王子和公主成双成对跳国标吗,哈哈stereotype这个东西和现实是很脱轨的。现在我来告诉你我看到的事实。事实就是,灯光很暗,很闪,流行舞曲一首连一首(不敢想象在国内是否相当于凤凰传奇),甭管你穿的再奢华,再典雅,进了舞池就只管尽情释放。我刚开始很犹豫,自己穿了个正红小礼裙,拉不下脸去跳。没想到Chelsea扔下包,甩了高跟鞋就进到人堆里了,那叫一个潇洒。一袭长裙啊!一袭长裙啊!就开跳了。你问我是怎么跳的,事实是想怎么跳就怎么跳,只管开心就行。人在真正开心真正放松的状态里是最自然最美的,Chelsea那时候每一个动作都那么可爱动人。不管了,我也进了,拖鞋开始光脚狂High。我特别惊喜的发现每个人其实天性就是会跳舞的,把肢体完全交给节奏和律动,放松,特别放松,就觉得自己和耳朵里的音乐是融为一体的,和每个人都是融为一体的。
舞会真的是很传统的西方文化符号了吧。这次算是体验了美国乡村舞会,以及美国同龄人的社交方式和充沛热情。十二月份,密苏里气温可以容许你穿礼裙不被冻,也算是挺神奇的事情。
[Cafe]
在国内是一定会幻想自己出国以后泡在咖啡馆里看书,聊天,写作业的。
国内咖啡馆是很奢侈的地方,一杯不怎么样的咖啡三十人民币以上,可以大吃一顿呷哺了,每次花钱的那种不安感都告诉我自己是平民不是什么小资产阶级。咖啡馆一定要和文化结合起来,北京有798艺术街区的咖啡馆,三联韬奋楼上是雕刻时光,我自己最心水的是北语家门口新开的三联分店,有漫咖啡作陪。炎炎夏日,进了三联冷气充足的写字楼真是舒服,小小的空间,地上台阶上散坐着读书的人。此外一定要有和知心好友共同刷夜的经历,打破常规,身心在这个压抑快节奏的城市缝隙里完全自由。
美国住的地方附近有家Garden Cafe,在很静谧的街区,周末一杯咖啡一卷书,落地窗外是闲谈晒日光的当地人,可以懒散到忘记时间。有一次,一个小乐队来这里举办小型演出,挤在一个小角落里,周围坐满了观众,听主唱弹吉他,哼唱乡村民谣。我在书里读到过一个特别美的表达,关于弹吉他,strumming the strings,唇齿间都流溢着美国人骨子里慵懒的自由气息。
Starbucks也是常去的,前几天在那里看到了美国文学课的同学,男生,美国人,长得很帅很有贵族那种冷酷绅士的气质,他跟我吐槽期中考试Matching很难,我说我也觉得是。店里有老年人或是上班族喝咖啡读书,也有穿着格子校服裙的中学女生成群来买咖啡,然后再成群离开。
说到Starbucks不得不提西雅图,或许是主观情感因素作怪,老觉得西雅图的Starbucks和别的地方的不一样,更有咖啡馆而不是连锁店的感觉。第一家Starbucks附近有很多高水准的街头艺人,排队进店瞻仰的队伍永远那么长,破旧的小空间永远那么拥挤。很奇怪,在圣村,当聊到咖啡时,我认识几乎所有的美国朋友都表示不喜欢,还是更倾向于英式茶,或是碳酸饮料。可西雅图人不一样。不知是出于自豪感还是长久以来的习惯,他们似乎特别热衷于喝咖啡这件日常事,清早十点我光顾的一家小店已经很难找到座位了,可是人多也不觉得拥挤,因为每个人都在安静的读书,看报,或是低声交谈。有一个亚裔大叔很有作家气质,坐在离我最近的地方,在小卡片上专注地写字。我突然想到J.K. 罗琳最初写Harry Potter也是坐在一家普普通通的咖啡店里,没有钱买纸就在小纸片上写故事。还有一个妈妈在教小孩子读画册,样子很慈祥温和,小朋友也很乖。
Cafe这种地方在国内仿佛是小资的文化名片,在美国却是白人群体的生活常态,而且更自然合理些。
[Church Service]
有很多名词因为文化观念差异,在国内找不到存在感,比如人权,比如信仰。
来到这片新大陆,我在宗教上的知识或体验几乎为零,但庆幸从来没相信过高中政治课本上一切暗含“宗教是唯心主义,要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观”等等论述。在美国上过一节世界宗教课,接触了一群基督教朋友,以及他们的信仰世界。
似乎美国的年轻人大多数都信仰新教。
第一次参加Church Service是和印尼朋友,一个小小的教会,聚集着一群华裔,教会的人很谦卑,很热情,连拿给我的圣经是繁体版还是简体版这样微小的细节都很注意,错了会急忙道歉。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祷告方式,speak in tongues,跪在地上用每个人自己的语言与上帝交流。刚开始是觉得被吓到了,有点不敢相信,后来感觉,可能有宗教信仰的人和我这种无信仰的人真的是不一样吧。
第二次是和Chelsea,她带我去了一个很现代化的教会,大厅里是演唱会现场一般的场景,灯光集中在舞台上,几个歌手在唱歌,流行的曲调,但是歌词却是对上帝的赞颂。地下密密麻麻的观众跟着一起唱,边唱边挥手,有些甚至激动的哭了出来。唱过之后和周围的陌生人互相握手,打招呼,就像亲朋好友一样。接着是一个脱口秀主持人一样的小哥开始在舞台上讲解圣经,一股综艺范。这种讲解通常都只围绕圣经里的一两句话,把它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指导人们如何与自己相处,与周围世界相处。我想,宗教在西方人的世界里,可能有在精神道德层次上约束与指导个体的作用吧,在推崇个体与自由的文化里,宗教无形之中就规范了个体自由的限度,避免这种自由引导社会陷入无序与虚无。结束以后,Chelsea问我,你们中国人的宗教是什么,我说我们有孔孟之道,老庄之道啊,西方人是把这些都看成东方宗教的,可于我们自己人而言,与其说是宗教,倒不如将其定义为中国的哲学与文化,一代代传下来,也塑造了这个古老的民族上千年了。只可惜,在当今时代里,越来越难看到这种文化的影子了。
第三次是在西雅图,平安夜和朋友路过了一个天主教教堂,进去听了听。朋友是中国人,也信新教,家里有一棵很漂亮的圣诞树。在美国过圣诞节,就如同在国内过除夕一样,都是家里热闹,街上冷清。
第四次是去Samuel Church,这次真的是很正式的一个大教堂,是我想象里的那种长长的过道,一排排长椅,最前面有讲台,有钢琴,连service的流程都印在传单上,发到每一个人手里。不过也是新教,基本的东西与其他教会一样,大概就是唱赞歌,祈祷,握手,聆听布道这些。
我觉得基督教里面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爱最不可能爱的人。” 如果真的能做到这样,生活里还会有什么不如意呢。可是这太难了,我只在美国一些老太太的身上看到过如是的豁达与真诚。因为难,所以作为年轻人,要用一生修行。
作者简介
屋以木 美国留学僧一枚 文学电影爱好者 志在游行世界 博览群书
▼
有事您就联系猪老三
微信:ahqw1989
QQ:1465417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