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专栏】程峥:斜风细雨不须归斜风细雨不须归 ——嵩山少林寺印象散文诗
斜风细雨不须归
——嵩山少林寺印象散文诗
文/程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寺不在大,有佛则灵。 ——题记
那一日,我们踏着天边的云雨,从百里外的闹市,驱车慕名而来。
香火缭绕的大殿里,一眼万年。
从前,也曾行遍祖国河山,却没能像今天这般深陷。
登高而上,木鼓阵阵,佛号悠扬。
一声声,和着滴答滴答的空响,滴落在我眼底。
大雄宝殿上端坐的金身佛祖,有着千古不变的宁静,庄严。
用慈眉慧眼,注视着少林寺的今夕与明朝。
日出高山坳,
晨钟惊飞鸟。
我双手合十,跪下的一瞬间,听到了遥远的传唱。
自大唐穿越而来,经由世世代代,祈福着风调雨顺的夙愿。
门外四大天王,怒目圆睁,守护四方平安。
待我转身沿着长廊寻声望去,
看到了高悬的匾额:“宝树芳莲”。赫赫生辉。
两侧的十八罗汉,是当年奋勇救主的天兵神将。
此时的我们,比沧海的粟米还小。
匍匐于任何雕像跟前,
扬起的是一颗颗肃然起敬的虔诚的心。
小心翼翼地从青花石板上一步步趟着水圈,
朵朵莲花就惊喜地绽放开来。
我沉醉于脚下的轻盈,
目光却被不远处你酝酿的芬芳,牢牢牵引。
这朱梁画栋的八角楼,不知又存藏着多少古人的笔迹,留住多少骄子的青睐。
脑海中不禁闪过一幅幅鲜活的画面。
这一层,道行高深的方丈开设讲坛,弘扬佛法。
那一角,达摩苦心参禅,武僧切磋功夫,凝聚成字字珠玑的经文典籍。
忽然,顷刻间,电闪雷鸣。
像极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那场大火,若不是遭到这灾难性的破坏,
北魏两汉各朝的文化会依托一页页纸,汇合儒释道文化的支流,流向更广阔的神州大地。
我触摸着林立的碑石,
感慨之余,又庆幸我出生的同年,强大的祖国沿着你顽强的筋骨,
为你塑造了更加健硕丰美的外形。
嵩山巍峨的峰峦叠嶂,
为你隆起了天地之中傲立的脊梁,为你保驾护航。
而你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存在,风淡云轻的姿态。
反过来美丽了一座山的岁月和荣光。
站在两万多平方米的墓塔前,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我的双脚变得沉重,再不忍向前一步。
飘来的一根根雨丝,打在脸上,化成了柔和的泪珠。
两百座砖石堆砌的坟墓,巧夺天工,直耸云霄,延伸成一片森林,
仿佛要和苍穹拼个天荒地老。
任凭青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恍惚间身影重现。菩提树下,洞见般若的释迦摩尼。身着素服,得道涅槃。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大言稀声。
以心印付嘱摩诃迦叶。再将福音传至中华本土,众善奉行,诸恶莫作。
庄子曾说: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在充斥着功名利禄气息的红尘活着,众生会迷失方向,
到这儿瞻仰,顿悟,再经过禅意的洗礼和光阴的点化。
或许能让滚烫浮躁的灵魂,宠辱偕忘。
一代代的僧侣,继承衣钵,慈悲为怀,白骨炼就舍利子。
改变的是活着的皮相,不变的是普度苍生的信念。
我顶礼膜拜,静静地许愿:
渡人先渡己,愿得四海升平,心安即是归处。
程峥,90后青年女教师。湖北省黄石市人。喜爱读书,希望以文会友,用文字叩问远方。多篇见诸于微信平台,如《大冶作家》等。创作心得:一为手写我心,将所思所想抒发出来,感受生活的馈赠,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二为读书所感,想在字里行间留住阅读的印记。三为锤炼文心,让自己的品行修养得到沉淀和升华,同时保持对时政民生的关注和悲悯。
请参加杂志征文的作者加微信:shuai_pengju以便保持沟通
《文学百花苑》纸刊杂志征稿正在进行时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征文】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2、小说、散文、故事、随笔2000字以下为宜,诗歌不超过30行。
关于赞赏返还新规定
即日起,每篇作品七日内打赏金额20元以内者不返还,20元之外全部返还。
1258873875@qq.com
作者必须主动索取打赏细目及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