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泰昌通宝”,一枚体现传统孝道的年号钱

明代“泰昌通宝”钱,质地青铜,阔缘。表面看来就是一枚普通的年号钱,与其他制钱并没多大区别,但要稍加细考便会发现,该钱的铸行背后还有一个与孝道有关的故事,非常有趣。

泰昌是明光宗朱常洛在位时的年号,但实际上朱常洛只在位29天就病逝了,史称“一月天子”。此时纪年还是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所以,从当年正月至七月仍为万历年号,自八月始到年底定为泰昌元年(1620年),此年号仅有五个月。

由于明光宗在位时间很短,根本来不及铸行钱币,泰昌年号钱是由其长子朱由校继位后所补铸,明熹宗即位后仍沿用泰昌年号,次年(1621年),改元天启,在铸行“天启透宝”钱的同时又加铸了“泰昌通宝”钱,以示对他老爸的纪念。

哪知道明熹宗也是短命鬼,只当了七年皇帝。因死后没有子嗣,由他的同父异母兄弟朱由检继位,这就是明毅宗,也就是在煤山自杀的崇祯皇帝。崇祯元年(1628年),在始铸“崇祯通宝”钱的同时,也铸行了他父亲光宗的“泰昌通宝”年号钱。

上面就是“泰昌通宝”钱铸行的来龙去脉,像这样子承父业来铸行钱币的做法,在我国货币发展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故而一直受到后人称道。

有关这一点,可从一些泉币书籍上得到印证:

初尚龄《吉金所见录》载:“泰昌匝月,未及铸钱,乃命宝源、宝泉二局并铸泰昌天启钱,流通天下,民间致有见光宗钱。而堕泪者此闻主一念孝恩,亦有足取。”

粱博正《钱录》载:“现存的泰昌钱为天启朝所铸,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丙午朔,光宗即位,诏以明年为泰昌元年。九月乙卯朔熹宗即位,诏以明年为天启元年。改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为泰昌元年,光宗之立甫一月,此钱或熹宗即位后所铸,然是冬尚未改天启,故仍称泰昌也。”

《明史稿》云:“天启元年,铸泰昌通宝钱,”从以上诸多史料记载来看,可以肯定泰昌通宝钱是光宗朱常洛去世后由他的儿子们所代铸的。

“泰昌通宝”钱版式较多,主要是“通”字分为“单点通”。“双点通”;另外,“隶昌版”,较为少见。最为珍稀的就是“心泰版”。有大字、小字之分,其“泰”字下部非“氺”,而是优,字同音俗书,故名。

总之,“泰昌通宝”钱的质地优良,制作精美,抛开崇祯两位皇帝的政绩不说,两人的孝道表现倒是值得赞誉。

说明来源: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处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