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执着的诗人,为了两句诗琢磨了三年,而它们也是千古名句
在文学界,一直存在着一种说法,那就是诗歌比别的文学形式更需要天赋和灵感。往往很多小说家、散文家需要长期的积累,沉淀了足够的人生阅历之后,才能一飞冲天。诗人却不同,在上天的眷顾之下,年少成名的诗人比比皆是。
比如最著名的诗仙李白就是如此,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不无羡慕地说“李白斗酒诗百篇”,这也说明谪仙人作诗一定是不假思索,一挥而就。大部分人的天赋都没有那么高,而诗歌的山峰是那么迷人,那该如何?他们之中的部分人,选择了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发扬死磕的精神。
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贾岛,他也是“苦吟派”的杰出人物。一个“推敲”的典故,就能体现他对于诗歌是多么入迷和执着,因此也被人称为“诗奴”。其实,还有一首诗,是这位以诗歌为生命的诗人的名作,而其中两句更是传唱千古,那就是《送无可上人》: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贾岛为人他孤僻冷漠,又因为怀才不遇且得罪了不少人,所以在诗歌中经常满腹牢骚。然而,这首诗,却诗清新隽永,因为它是为了赠别自己的好友和堂弟无可上人所作。相传两人的关系非常好,当时也同为出家人,在同住长安草堂寺之后,无可上人要去庐山游历,贾岛便以此诗相赠。
在第一句“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中,作者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点明了写诗的目的、时间和周围的环境。在雨后初晴之时,送走自己的堂弟,心情并不算太坏。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是紧紧承接上句而来的,上一句写“送”,这一句则写“别”,自然而然由两人过渡到一人。蛩就是蟋蟀,作者没有明言,却让蟋蟀的叫声,衬托了离愁别绪。这与刚刚还晴朗的天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是作者情绪低落的起点。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是这首诗最大的亮点,也是被后世夸赞了千年的名句。前一句是写堂弟孤单的行走,深潭映照出他孤单的影子,这当然是作者的联想,也寄托了对形影相吊堂弟关爱之情。后一句同样是在想象,堂弟要步行这么远,必定会多次倚靠着大树休息,无家可归之人是多么的可怜!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是紧接着上一句而来。因为贾岛和无可上人都是僧侣,虽然也有片刻的愁情,但很快也就豁然开悟,并不滞于境。他立即想到,离别之事不应该看得太重,因此才发出感慨,认为堂弟将会赴烟霞之约,将天台山作为近邻。
全诗之中,感情一波三折,不可谓不经典。然而,让全诗最为出彩,也是最为著名的,还是这句“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它们对偶工巧,语境奇特,却又清新自然,形成了独有的幽冷奇峭风格,因此也被后人称赞不已。贾岛自己也非常得意,在原诗的下方,又专门为此写了一首《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也就是说,贾岛并不自夸天赋,而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的平生最满意的两句诗,花了三年时间精心打磨。这种钻研的态度,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快节奏的今天,都是值得学习的。但是在文学创作的角度上来说,有人却不太相信。比如明朝诗人谢榛就表示:“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其词意闲雅,必偶然得之,而难以句匹。”亲爱的读者,你们觉得这两句诗,真的花了这么久时间吗?